由於0~6歲的孩子大腦發育尚不成熟,在這個時期對孩子進行培養也是需要掌握技巧和方法的。
現在,請家長認真在以下兩首詩中選擇一首念給孩子聽,反覆5~8次,然後觀察孩子的背誦情況。
靜夜思——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鹿柴——王維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
如果第一次唸詩的時候,家長髮現孩子的注意力並不集中,那麼家長就需要先把這件事情放在一邊,等孩子回過神來之後再繼續測,但一定不要強行扭轉孩子的專注力。
大概重複3次之後,大多數孩子已經差不多記住詩句了,這時家長可以要求孩子試著背誦。不過,有一個極為普遍的現象就是,0~6歲的孩子在背誦古詩、課文的時候,往往會停頓,似乎有一條看不見的線串聯著他的思維。比如:“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這種現象真實地反應了幼兒識記事物的特點:由於還不能完全記住詩詞的內容,孩子只能憑藉一個帶有濃烈“拼湊感”的印象來完成大人交代的任務。但是,千萬不要小瞧這種看起來磕磕絆絆的“拼湊感”,它正是兒童識記規律中最常見的“點劃法”。
讓0~6歲的孩子快速記下一首古詩無疑是非常困難的,而幾次傾聽之後,某些能夠讓他產生深刻印象的字或者詞語,就自發地作為“喚起點”儲存了下來。而剩餘的語句則被淺顯地記錄下來,並且處於一種近似休眠的狀態。那麼,如何確認孩子不自覺地使用“點劃法”時勾勒出來的“喚起點”?比如孩子背誦以上兩首詩時,當你聽到他某一個字或者詞語出現重讀音或者語氣明顯加重的時候,那個字詞就是他主動劃分的喚起點。
對於這樣一種狀態,我們可以用更為直觀的圖示來說明。
成人的思緒是直接的,而幼兒則需要透過多個“黑點”的中轉,才能夠完成次思維流程。結合上述理論,我們來解釋孩子背詩時出現的磕磕絆絆的情況在重複傾聽的過程中,部分字詞因為音節或者個人偏好被重點記錄了下來,比如《靜夜思》的“月光”“明月”“故鄉”等。這些被重點識記的詞語在孩子的大腦中形成了若干個離散的“喚起點”,而這些點以外的資訊就會被分攤到各個喚起點中,成為隱藏的“次起資訊”。如果要求孩子將整首詩都背出來,那他就會在大腦中搜索給自己留下深刻印記的喚起點,繼而刺激出各個喚起點背後的隱性資訊,將整條思維鏈都貫穿起來。
簡單說來,0~6歲的孩子還沒有形成符合常理的邏輯思辨能力,因此在面對記誦問題的時候,他們就不能像成年人那樣從全域性著眼,整體把握。他們會利用種極為稚拙、效率低下、遺忘率非常高的“點劃法”在大腦中不停地劃定“喚起點”然後利用“喚起點”,把處於隱性狀態的記憶資訊全都串聯起來。
那麼,瞭解孩子的這一種識記方法,對於提升0~6歲幼兒的情商又有何幫助呢?實際上,用點劃法設定喚起點,繼而由喚起點啟用隱藏資訊的思維模式,同樣能夠在輔助孩子的情緒管理、個人意志力提升方面發揮不小的作用。從思辨模式來說,0~6歲孩子在思維邏輯的整體性上還有待提升,他們更多是依賴個體意識當中的“喚起點”來幫助自己作出記憶和決策的。那麼利用這一個特性,我們就可以有針對性地作出教育引導來。
每一個孩子都希望得到父母的讚譽,但往往又很難控制自己的情緒。引導孩子克服情緒障礙時,單純用語言描述,很難起到良好作用。就像是我們教孩子記誦古詩那樣,一次又一次的閱讀依然無法在他們腦海中形成完整的畫面,但是,在他的意識當中,必然會有若干個喚起點形成了。孩子能記住的喚起點或許有誤,或者是殘缺不全的。在這樣的情況下,家長用一張更為全面、直觀的“喚起圖”來引導孩子就能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所以說,0~6歲的孩子更多是透過“以點帶線”的點劃法來識記事物的。他們的腦容量還不足以盛裝起一個寬闊的“面”,更無法理解具備三維意義的“體”因此在進行自主認知的時候,利用一些“起點”來進行引導式教育,對孩子情商的提升更為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