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要讓孩子聽我們大人的話,慎用強硬的、命令式的語氣,這是我多年以來在養育孩子過程中的切身感受。

比如,我在和女兒溝通的過程中,我非常注重她的心理需求和感受,遵循一個原則,那就是對孩子的尊重,其中包括對孩子自主意識的尊重,對孩子生命個體的尊重,對孩子價值體系的尊重。總而言之,是儘量站在孩子的角度進行對話。

如果我們在和孩子溝透過程中,更多的是站在自己的立場上,採取類似“聽我說”這種比較強硬的、容不得商量的語氣,在大多數情況下,孩子不僅不會如我們所想的那樣言聽計從,相反還會滋生出逆反心理。如果從孩子的思維角度來說,他們至多隻是被動地接受來自父母的資訊,卻失去了積極主動地和父母來一次暢所欲言的機會。

在溝透過程中,孩子可能會出現情緒牴觸、厭煩等情況,如何讓孩子聽你說話,且愉快地和你進行溝通呢?下面為大家介紹幾個小妙招。

01 學會傾聽甚於教導

在一般情況下,我們在和孩子溝通的時候,要儘可能地運用孩子喜歡聽的、聽得懂的語氣,提出開放性的、有助孩子深度思考的問題,比如和孩子一問一答的方式等等,增強孩子參與溝通的熱情。

傾聽是一種縮短與孩子心理距離的良好方式,因此,我們在和孩子溝通中要學會傾聽,淡化和減少教導。

具體來說,我們要根據孩子的思路去傾聽,多問孩子幾個為什麼,多創造機會讓孩子說出自己的想法和疑惑。我們還可以鼓勵孩子進行有主題的辯論與探討,這種開放式的、自由的溝通模式不僅讓孩子贏得了說話主動權,增進了他們對父母的情感,更能激起他們思想的火花,從而讓他們學會真正的自主思考。

02 對孩子的表揚和欣賞需要教育智慧

不言而喻,孩子成長離不開表揚與欣賞,但這種表揚可不是不走心地對孩子亂誇一通,而是需要一定的教育智慧。

對於表揚,最忌諱的就是言不由衷或泛泛而談。表揚孩子要體現出對孩子由衷地欣賞,這樣有足夠誠意的表揚,孩子不僅樂於接受,還因為覺得自己在父母心目中有分量,提升了自信。

此外,父母在孩子面前不一定要事事都體現出自己的權威,相反,父母在孩子面前恰如其分地示弱,也是對孩子的一種特殊方式的肯定,這給孩子傳遞了一個資訊:無論是在生活方面還是在學習方面,孩子只要付出努力,都可以做得比父母要好。

在這種情況下,孩子的內驅力往往能夠最大限度地被激發出來。若能如此,其實就已初步達到我們教育孩子“聽話”的目的。我們教育孩子“聽話”,不就是希望他們能夠按照我們的設想去做嗎?

03 先滿足孩子的安全感,再教孩子做人做事的道理

有不少父母在孩子犯錯誤的時候,總是習慣於劈頭蓋腦給予孩子一頓批評與責罵,以為這樣孩子才能記住教訓。其實不然,這樣直接給予孩子講道理的教育方式是不符合科學教育理念的,還有可能引發孩子的逆反心理。

我們知道,當孩子做錯事情的時候,他內心深處必定是恐懼與不安的,此時他最需要的就是求得一份安全感,而這種安全感來自於父母和孩子之間的情感聯結和情緒安撫。只有當孩子內心深處的安全感得到充分滿足之後,我們再把相關教育道理告訴孩子,孩子才會更樂於接受,親子關係更不會受到任何的負面影響。

自由與愛融合的家庭氣氛將是孩子情緒健康發展的基石,而父母的大吼大叫只會增加孩子情緒的負擔,並且常常使親子溝通陷入無效的狀態。換句話說,只有孩子內心有了安全感之後,他才會以積極的態度接受父母的批評或建議。

結語

普天之下父母的願望就是想讓孩子既能在各方面獲得成長進步,又能擁有一個快樂的童年。兩者間能夠平衡是最好不過了,但因為種種原因,這種平衡往往會變成一種失衡,孩子不一定會按照父母所設想的教育之路去走。

在上述這種情況下,父母難免會抱怨孩子“不聽話“,處理不當,必然會引發各種教育問題。而一個有效的溝通是修正“失衡”、化解孩子“不聽話”問題的重要途徑,而以上幾種“小妙招”給我們提供了一個和孩子有效溝通的教育思路。

在孩子成長之路上,父母不只是在教導孩子,更是在和孩子共同成長;父母也不只是孩子的衣食住行的提供者,更是孩子成長之路的陪伴者!

讓我們和孩子一起成長!

9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發現“乾兒子”和自己很像,乾媽偷偷做了親子鑑定,結果讓她崩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