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常態化下,為引導家長和孩子在和諧有愛的家庭環境中高質量陪伴,北京市婦聯聯合北京市家庭教育研究會、父母必讀雜誌社共同推出“陪伴,我們在一起”線上家教課,從教育心理、兒童健康、習慣養成等專業角度出發,為廣大家長和孩子答疑解惑,提供“特殊時期特別家教”,送上一份特殊的溫暖。
● 【問題徵集】我家的陪伴困惑
前幾天,我被女兒的話嗆了一頓。
那天帶女兒逛街回來,電話突然響了,我手中大包小包的,實在騰不出手,便讓女兒接電話,她居然甩我一句話: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媽媽,你怎麼說一套做一套呢?昨天我讓你幫我拿書包的時候,你不是說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嗎?」
這話讓我語塞,但同時又讓我反思。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這句我們從小說到大的話,似乎很有道理。
只是,不分場合,不辨形勢,一味跟孩子強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真的合適嗎?
曾經看到這樣一幕:
一名剛學會走路的男孩,在媽媽的引導下,在小區公園內練習上臺階。
男孩的小腳怎麼都邁不上去,突然,一個趔趄摔倒了。他大哭不止,伸手向媽媽求抱抱,可是這位媽媽卻站在原地一動沒有動。
「寶寶乖,寶寶要自己站起來。」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摔倒自己爬起來。」
就這樣,男孩哭著站起來、跌倒、爬起來、再跌倒,如此迴圈。
我注意到,開始摔倒的時候,小男孩還會哭泣,也會向媽媽尋求幫助。
然而被媽媽一次次拒絕後,他開始變得默不作聲,最後放棄了跟媽媽求助,最終也沒有學會如何上臺階。
當時覺得這位媽媽是在訓練孩子獨立,可如今想來,我有點心疼這個孩子。
雖然說孩子邁向獨立的每一步,都會有苦痛。
然而,為人父母的最高職責,不僅要孩子獨立,還應該讓孩子學會向外界尋求幫助。
有些時候,父母的及時迴應,哪怕只是一個小小擁抱,也是在向孩子傳遞一種訊號:你的求助我看得見,你是安全的。
孩子的世界,非黑即白,父母對孩子的無動於衷,有時候會讓孩子誤以為自己是不被愛的。
安全感,是孩子心理健康的重要基石。
我們鼓勵孩子獨立,但是當孩子尋求幫助的時候,卻不能片面地說「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一定要記住,「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前提條件,是不破壞孩子的安全感。
真正的獨立是,有能力自己做的事情自己做,遇到克服不了的困難要勇於去求助。
如果父母在孩子需要你的時候,把他推了出去,一味地向孩子灌輸「自己做」,那破壞的將是孩子內心的安全感。
嚴重的還會影響孩子,讓他長大後,成為一個不懂合作、不會尋求幫助的「孤膽英雄」。
那麼向人求助的技能,到底該怎麼教給孩子呢?
對於低齡幼兒來說,主要就是從跟大人的互動中學習,學習用各種方式表達「自己需要什麼」,並且用合適的方式求得幫助。
1. 直接示範怎麼說、怎麼做
我們平時在家裡,跟家人互動時,也會說「幫我一下好嗎?」
但是這些時候,孩子並不會主動注意這些話,因為對孩子的幫助,大人們往往都是自動奉上的。
孩子想要拿一樣東西,大人要麼堅持讓孩子自己拿,要麼就主動上前給取過來,也有玩笑一句「你笑一個我就給你拿」。
這樣孩子當然不會學到正確的方式,因此「提醒注意」就要提上日程了。
給孩子正確的示範。
跟孩子用求助的方式說話。
製造互相幫助的氛圍。
——「誰能幫我把這個扔到垃圾桶裡?」如果孩子來幫忙,馬上表示感謝。
提醒孩子:互助是有趣而且有益的,但一定是禮貌而溫和的。適當時候,要跟孩子一起總結和梳理經驗,「當媽媽說,請幫我……的時候,就說明我需要幫助。」
當然啦,育兒不是媽媽一個人的事情,家庭互動中的提醒注意,需要每一個家庭成員的加入和參與,才能幫助孩子更好的感知求助方法和求助效果。
2. 角色扮演
孩子開始讀繪本、看動畫片以後,會非常喜歡故事裡的人物,也喜歡錶演裡面的情節。家長可以跟孩子扮演裡面的角色,比如《安東醫生的動物醫院》:
——醫生,你能幫我看看嗎?
——你有什麼不舒服的嗎?
對於生活裡經常出現的場景,可以帶著孩子換角色練習。大人可以扮演寶寶,孩子扮演爸爸媽媽,大人假裝尋求幫助:
——媽媽,請你告訴我,積木怎麼擺才能不倒塌呢?
——爸爸,請你教教我,這幾個玩具該怎麼收拾才最好呢?
孩子一方面觀察學習別人的求助方式,也會努力幫助別人。因為真正的社會交往中,求助和給予幫助是同步發生的。
孩子再大一點,可以進行溝通表達了,還可以這樣練習:
——當你在幼兒園遇到困難(可以更具體到某一個事件),都可以叫誰來呢?
——當你在商場裡遇到難題(可以更具體到某一個事件),是怎麼找別人來幫忙?
3. 適時、恰當的幫助
在孩子獨立做事情時,家長不能當旁觀者(旁邊看手機,做家務,完全不看孩子),應該要隨時觀察孩子,看她遇到什麼問題——樂高的兩塊總是拼不到一起,是因為孩子不會對齊,還是因為力度不夠?
如果看到孩子嘗試了好幾遍還不行,絕對不要一把搶過來說「你得這樣拼」,也不要只在一邊動嘴不動手「你再試試」。
大人要適時給予恰當的幫助,比如「需要媽媽幫忙嗎?」
或者自然而然加入遊戲,一邊拼一邊說「看,像媽媽這樣把樂高對齊了才行。」
讓孩子感受到,做不來、做不好的事情,大人幫忙之後可以很快學會並完成。
這裡的關鍵是,我在幫助孩子之前都會問「需要幫忙嗎?」如果她拒絕,我就不再要求幫忙。
另外就是家長的幫助是否真的有效,這取決於大人對孩子的觀察,找到孩子困難的原因:手的操作能力不夠、手眼協調不行、事情太複雜、記不住、不懂得原理、不會反思......
4. 當孩子求助時,及時反饋
孩子在叫「媽媽,幫幫我」的時候,有的大人會極端地回答「自己做」。家長的斷然拒絕,時間久了孩子就會經歷反覆失敗,導致「習得性無助」。
習得性無助是指因為重複的失敗或受懲罰,而形成的一種對現實的無望和無可奈何的行為、心理狀態。
孩子做事情經常失敗,會造成他們遇到類似情境,害怕失敗、產生負面情緒,不再積極主動,長此以往還會形成自我評價低、悲觀的性格。
因此建議,對孩子的求助要及時反饋。
如果家長判斷孩子可以自己做,可以進行引導,「孩子再試一下,媽媽這次跟你一起做」。如果太難了,就幫助孩子拆解任務,先完成小任務,再增加難度。
另外,要告訴「孩子,剛才遇到困難叫媽媽來,這樣很好」,這種反饋是幫孩子意識到自己的求助生效了!
為人父母,我們既要鼓勵孩子獨立,更要鼓勵孩子在遇到困難時主動尋求幫助。只有這樣,我們的孩子才會成長為獨立又懂得合作的人。
來 源
首都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