琪琪媽媽說:我家有個拖沓大王,就是這位2歲半的小盆友琪琪,每次跟他約定好再玩10分鐘就回家,他點頭答應的很痛快,但時間到了的時候,再喊他回家,就跟沒聽見一樣,最後肯定得生拉硬拽著回去,看書、玩玩具都是這樣的,說多久也一定不會按時結束。
念念媽媽回覆到:琪琪還小啊,我家這個娃都上幼兒園了啊,做事拖拉,永遠比別人慢一拍,在家裡吃飯吃1個小時,穿衣服半個小時,磨磨唧唧,出門聚會我家永遠都是最後一個到的,真是不知道隨了誰的性子了,我和我老公都很利索的。
這時,另一個媽媽弱弱的說:為什麼我家最拖拉的是爸爸呢?每次出門的時候,都是我和孩子收拾完畢,站在門口等他,他永遠是我們三個人中最晚收拾完的那個人,臨出門前又是喝水,又要上廁所,計劃九點半出門,實際出門時間從來不會早於這個點。
哈哈,看來每個家中都有一個拖拉王,不是大王,就是小王,如果既有大王也有小王,那估計這位媽媽要崩潰。
心理學家把做事拖拉稱為拖延行為,就是孩子知道這個事情必須得做,但卻要拖到最後一刻再做。
家長體會最深的應該會在孩子上幼兒園以後,每天早上由於起床、刷牙洗臉、穿衣吃飯這些事情忙的雞飛狗跳,最後還是遲到了,回家以後又因為寫作業太磨嘰讓家長大動肝火,每天家長掛在嘴邊最多的話是:你能不能快一點?利索一點?磨磨唧唧搞什麼呢?
拖延行為對成人、幼兒來說都是一種不良行為習慣,並且這種行為習慣並不會因為孩子還小就可忽略影響,也不會因為孩子長大了而自動修正,只要養成了拖拖拉拉的習慣,負面的影響就會接踵而來。1、影響幼兒良好的個性品質和行為習慣的塑造
幼兒期是個性心理品質和行為習慣塑造的關鍵時期,在這個階段,如果孩子養成了有規則意識、有秩序、獨立自主的品格,那麼對他以後的學習、工作都會產生積極的影響,反之,如果在這個關鍵期孩子散漫自由、沒有規則意識、依賴性強,那麼之後再去糾正,就會比較費勁,如果父母恰巧是急脾氣,那糾正的過程可能不會太溫和。
所以,與其後期費力糾正,不如從一開始就朝著正確的方向培養。
2、影響孩子進入幼兒園後的狀態
在家裡,如果孩子拖拖拉拉,家長看不過去可以幫著孩子完成,但是上幼兒園以後怎麼辦呢?老師和其他小朋友會幫忙麼?別的小朋友都能夠跟著老師的節奏完成各個任務,而你家孩子總是拖到最後,影響整體進度,就算別的小朋友不埋怨孩子,孩子也會因為總比別人慢而感到自卑、挫敗。
從表面上看,孩子的拖延行為似乎是主觀行為,我們總是百思不得其解,想不通為什麼要拖延呢?為什麼就不能快一點呢?按照計劃好的時間順順利利的做完每件事情很難麼?
事實是:在某些原因下,孩子的拖延行確實不是她們故意而為之的,你強調一百遍時間到了都是無用功,不能片面定義為:壞習慣,而另一些原因,確實是孩子已經養成了壞習慣,該怎麼區分?1、情理之中的拖延行為---來自內部因素的影響
1)時間感知能力
有時候,我們會發現,對一個2歲左右的孩子說:再看5分鐘的書我們就要睡覺了,5分鐘哦,然後我們還會煞有介事的指指牆上的鐘表,孩子當下的表現有可能是睜著圓圓的大眼睛看看你,再看看鬧鐘,一臉迷茫的樣子,或者有的孩子也會學著說一句:5分鐘,然後5分鐘過去了,我們告訴孩子該結束看書了,孩子不幹了,鬧脾氣了。這時候,我們就納悶了,剛才說好的5分鐘啊,你看鐘表現在到了5分鐘了,這孩子怎麼不聽話呢?
同樣的道理,我們命令一個2歲左右的孩子10分鐘後出門、半個小時吃完飯、40分鐘結束玩玩具時間、5分鐘後回家、15分鐘後洗澡,都會有種“對牛彈琴”的感覺,最後我們要反覆催促好幾遍,拖很久才能搞定孩子。
原因就是:這個階段的孩子還不具備“時間感知能力”,所以根本聽不懂我們的時間命令,什麼是5分鐘?10分鐘是什麼概念?時間是什麼?因此,這個階段的孩子的做事拖沓,實際上並不能上綱上線的定義為拖延行為。
那麼,什麼是時間感知能力呢?
時間感知能力包含了兩個方面:一個是人的生物鐘,一個是時間預估能力。
生物鐘很好理解,我們每天會自動的在一個固定的時間段醒來,固定的時間段產生睏意睡著,嬰幼兒在4個月的時候,就會形成生物鐘。
時間預估能力是指我們能夠提前預估完成某項任務所需要的時間,比如預計20分鐘完成作業,剛才是7點,預計現在是7:30,這種對時間的感知能力能夠讓我們做事更加有條理性、規劃性,提高做事的效率,這種能力不是天生的,而是在經驗積累的過程中慢慢掌握的,一般來說,5、6歲的孩子能夠正確區分一天之內的早中晚的時序,7、8歲對時間感知才有明顯的飛躍。
所以你看,2歲半的孩子因無法感知時間所以無法約束自己,呈現出來的做事拖拉顯然是情理之中的。
2)秩序感
在幼兒園裡,別的小朋友已經收拾好玩具準備課外活動了,你的孩子還在擺弄玩具,別的小朋友都已經站好隊伍了,你的孩子才慢慢悠悠的走出教室,總是比別人慢一點,在家裡,當我們要求孩子整理好自己的玩具時,孩子磨磨唧唧半天沒有反應,整理玩具的時候不是少裝了這個就是漏放了那個,對於規則秩序總是不理解。
如果出現這種情況,我們需要考慮另一個因素:秩序感。
秩序感是指物體擺放的空間和生活起居習慣的時間順序的適應,對孩子的行為習慣和品質有著重要的影響。
蒙特梭利認為孩子具有兩種秩序感,即內部秩序感和外部秩序感,從出生到4歲之間是形成秩序感的敏感時期。
其中外部秩序感是指幼兒對外部世界存在的規律和關係的感知與理解,孩子會對周圍環境的物品該怎麼擺放開始執著的探索,對什麼東西該放在什麼位置有強烈的要求,透過這個時期,孩子會逐漸適應周圍的環境,並學會用自己的方式來支配它,管理它。
每件事情都有自己的發展規律和秩序,吃飯前要先洗手,吃完飯要洗碗、垃圾要扔在垃圾桶裡、衣服要放在衣櫃裡、門鎖需要用鑰匙開、遙控器可以操控電視等等,無一不是有規律的,所以,我們形成這樣的秩序感以後,會自然而然的做出下一個動作,而不需要人為不斷提醒。
每個物品的擺放位置固定不變、用完的物品隨手歸位、不同的物品分類儲存,這些外部環境的秩序會逐漸內化成孩子的內部秩序感,試想如果一個成人長期處在一個混論不堪的環境,物品隨手亂丟,東西隨意擺放,大部分精力都耗費在找東西上,秩序感也會慢慢減弱。
對於還在性格塑造期的幼兒來說,混亂不堪的環境會讓孩子形成“很隨意”的不良意識,這種意識又會讓孩子的行為變得”很隨意“,沒有規則感、沒有秩序感。
所以,如果孩子的秩序感沒有發展起來,也會形成拖延行為,這種情況也算情理之中的。
2、人為造成的拖延行為---來自外部因素的影響
1、父母的大包大攬和順其自然的心態
我們都很習慣照顧小寶寶這個事情,從寶寶剛出生的時候,每個家長都是小心翼翼的精心照料著,並且我們也很習慣覺得孩子還小,憑自己的力量完成不了稍微困難的事情,孩子嘛,就應該得到家長無微不至的關懷,所以,在孩子8個月就應該開始學抓飯自己吃的時候,依舊被一口一口的餵飯,在孩子2歲就該學習穿脫衣服的時候,依舊是家長幫忙,等到孩子再大點,收拾書包、洗衣服、拖地掃地這些事情孩子依舊不會做。
此時,家長也許會這麼安慰自己:孩子還太小了,做事慢一點是正常的,長大了就好了。
沒有孩子天生下來就是小懶蟲,什麼都不願意自己做,相反,在自我意識發展起來時候,所有的孩子都迫不及待的要自己來,只是家長從來不給孩子實踐的機會,沒有機會嘗試自己獨立完成一件事情,就不會知道做一件事情需要思考怎麼做。
這種感覺就好比有人質疑帶孩子有什麼難的呢?不就是喂喂奶、歡歡尿不溼、哄睡覺麼?但是如果讓這個人單獨帶一天孩子,說不定不到一小時就崩潰,全程手忙腳亂,最後的結果是孩子吃也沒吃好,睡也沒睡好,如果再把洗衣服、做飯、打掃房間這些家務活疊加進去,想拖拖拉拉都沒有機會。
換個角度來看孩子,如果孩子的吃喝拉撒等一切事情都被父母安排的妥妥當當,孩子就不會知道這些事情具體該怎麼安排,甚至無法察覺哪些事情是和自己有關的,哪些事情是需要自己處理的,舉個例子,玩具亂糟糟的灑了一地,之前都是家長主動收拾,而今天家長沒有收拾,孩子會本能的以為收拾玩具是爸媽的事情,總會有人來收拾,但那個人不是自己,如果家長此時要求孩子按照不同型別分類收存,他會怎麼做呢?有可能會出現兩種結果:來個大雜燴混在一起塞進箱子裡或慢慢分類收拾很久很久。
由於沒有機會實施,所以不知什麼是高效率。
2、拖拖拉拉的家長憑什麼要求孩子手腳利索
有一種家長是這樣的:嚴於孩子,寬於自己,自己把房間搞得亂糟糟的,但卻要求孩子的房間整潔有序,自己做事丟三落四、虎頭蛇尾,但卻要求孩子條理分明、善始善終,正如這句話所說:育兒先育己。
家長是孩子最先模仿的物件,孩子會從家長的行為中習得很多技能,並且是在不知不覺中就習得的,舉個最常見的例子:媽媽是一個特別愛乾淨愛收拾房間的人,家裡的物品總是擺放有序,關於如何保持家中整潔的規矩一大堆,我們在媽媽不斷的嘮叨中默默的執行著這些規矩,當有一天媽媽不在家,我們也會不自覺的執行那些規矩,然後長大以後變成我們的媽媽,給我們的孩子制定同樣的規矩。
潛移默化的影響是非常重要的,可能我們感覺不到,但是這些影響卻在改變著我們的行為舉止。
所以說,要想孩子不拖延,家長就不該有拖延的行為。
如何改變孩子的拖延行為前面說到造成孩子拖延的兩種原因,那麼,接下來,我們就需要找準原因採取改善措施。
1、對於因為時間感知能力不足而導致的拖延行為
這種孩子通常都是年齡比較小的孩子,前面說到這種情況也算是正常的,並不是錯誤行為,因此,我們應該這樣解決:
1)換種方式提醒孩子
雖然孩子沒有時間概念,但是孩子能夠感知秩序,也就是這件事完成以後會有下一件事,因此,我們可以透過”具體的事件“來提醒孩子,比如:
拼好這個汽車以後就去吃飯吧。
看完這本書以後就睡覺吧。
小熊丹尼已經上床睡覺了,你快去陪她吧。
佩奇已經吃完飯了,她在等你出去玩呢。
2)給予孩子選擇權
有時候大人會和孩子因為拖延而產生不愉快的對話,孩子會發脾氣、鬧情緒,很大一部分的原因在於孩子不想被支配、被控制、被要求,尤其是自我意識發展強烈的時候。
因此,家長可以變通一下,讓孩子自己做選擇,體驗實現自我意志力的感覺,比如:
寶寶,要睡覺了,你今天讓小熊陪你還是小兔子陪你啊?
寶寶,該吃飯了,你想用叉子還是勺子?
寶寶,該穿衣服了,你想穿短袖還是背心啊?
這樣說能夠讓孩子在一定範圍內實現自我意志,也不會對抗大人的規則。如果大人直接問:寶寶,要睡覺了,你睡不睡?孩子會直接回答:不睡,同理,你會聽到不吃、不回家、不看書。。。。。。
2、對於因為秩序感差而導致的拖延行為
秩序感是可以通過後天的培養建立起來的,孩子的家庭環境就是最好的實施場所。
1)建立一個整潔有序的生活環境
給孩子創造能夠讓孩子使用的生活環境,比如,給孩子準備可以夠的著的小衣架,便於進門以後脫衣服掛好,屬於孩子的幾個抽屜或者櫃子,用來歸置孩子的東西。
使用標籤做提示,家長可以在抽屜或者櫃子上貼上不同的標籤圖案,讓孩子精準歸位和拿取,在地上畫出擺放物品的範圍,提示孩子這個東西需要放在這個範圍內。
孩子在這種有秩序的環境下就會慢慢形成習慣,建立起關於先後、順序、型別的秩序概念。
2)給孩子建立良好的作息規律
作息規律是孩子最常接觸到的有關秩序的事情,什麼時間吃飯、睡覺、玩耍都有固定的時間,有了良好的作息規律,孩子首先會精力充沛,情緒穩定,其次,也能建立起”什麼時間該做什麼事情“的意識,這種意識會遷移到以後的學習中。
3)讓孩子接觸藝術
藝術是培養孩子秩序感最直接的方式之一,因為藝術能夠體現節奏、平衡、兌成、韻律、和諧,這些都是秩序的形式,比如音樂、舞蹈、繪畫等,都是很好的途徑。
不同的旋律組成不同的歌曲,不同的色彩搭配呈現出不同的美感,節奏的快慢會帶來不同的感受,孩子能夠透過這些藝術感知到秩序所帶來的美感,從而調節自己的內心世界。
3、對於因為家長的原因而導致的拖延行為
1)轉變育兒觀念,適時適度的放手
不要覺得孩子還小沒有能力獨立完成事情,事實上,孩子遠比我們想象的要勇敢的多。培養獨立自主的能力越早越好,只有經歷過吃的杯盤狼藉的場面,才能練出自己拿著勺子獨立吃飯的本事,只有打翻幾次水杯,才能學會自己端起水杯喝水。
讓孩子體會自己做、自己動手,掌握主動權和選擇權,做事才會有頭緒、有條理,積極性和主動性才能培養起來,說到底,就是讓孩子知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不做怎麼辦?
2)堅持原則,不隨意妥協
惰性是天生的,孩子也是一樣,已經形成拖延行為的孩子,在糾正的過程中,難免會牴觸,”我不會做啊,做不了啊“,然後哭鬧抗議,這時,家長要做的就是:溫柔的堅定,不妥協。
對於3歲左右的孩子,有時候讓他們體驗”自然後果“是必須的,比如;孩子吃飯拖拖拉拉,邊吃邊玩,家長可以很明確的告訴孩子:如果不好好吃飯就要拿走食物,到下頓飯之前沒有任何吃的。如果孩子並不配合,那就堅定的收走食物,並在下頓飯之前不提供任何水果、零食,孩子體會到飢餓的後果,自然就會知道拖拉的後果了。
所以,拖拖拉拉的孩子並不是不聽話的孩子,家長需要幫助孩子內外兼修,克服拖延行為,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