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孩子學會走路後,運動能力就會突飛猛進。這段時間孩子的肌肉能力會飛速發展,身體協調能力也會越來越棒。

這時候家長不能只關注孩子走得快不快,穩不穩,還需要關注孩子的一些其他方面的運動能力的提升,這樣孩子的身體會越來越好,成長的也會越來越快。那麼有哪些運動能力,家長應該重點關注呢?

孩子的蹲起能力

孩子能自己站穩,但不一定能自己熟練地蹲下。其實下蹲這個動作對於孩子來講還是比較複雜的,不僅需要孩子具有一定的平衡能力,還需要孩子能夠熟練地控制腿部的肌肉。

孩子的投擲能力

在孩子諸多會讓家長感到頭疼的行為中,亂扔東西肯定能佔據一席之地。一開始孩子是無意識地把抓在手裡的東西亂丟,慢慢地孩子會體會到扔東西的樂趣,開始有意識地用手撿起一些東西扔出去,這讓家長感到很苦惱。

其實投擲能力,或者說得通俗一點,亂扔東西的能力,是孩子運動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要想把一個物品抓在手裡,扔到指定的地方,不但要求孩子能熟練控制自己的手部肌肉,還需要孩子具有相當的視覺能力,以便於確定投擲物品的力度和方向。

可能家長覺得孩子的投擲能力和走路沒有什麼關係。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孩子是在學會走路後,才能形成一定程度的投擲能力。所以從學習的前後順序來講,家長在孩子學會走路之後再關注孩子投擲能力的養成,是有一定道理的。

孩子的跳躍能力

孩子習得跳躍技能的時間可能會比較晚,預計在孩子兩到三歲的時候,才具備真正完成跳躍動作的能力。在這之前,孩子可能只是嘗試著踮起腳尖,讓身體稍微離開一下地面,而不能讓整個腳底都離開地面。

孩子在做出跳躍動作的時候,其腿部和腳部會受到充分的刺激,有助於孩子的骨骼發育,讓孩子長得更高。有些家長喜歡讓孩子多打籃球,覺得打籃球會讓孩子長得更高。就是這個道理。

所以家長多關注孩子跳躍能力的養成是很有必要的。除去長高的因素,孩子具備良好的跳躍能力,也意味著孩子的身體協調能力發育的很好,運動神經功能很完備,這樣家長就不用為孩子的身體發育操心了。

小結

絕大多數家長都會關注孩子諸如站立、翻身、走路、奔跑等運動能力,但對其他的一些很重要的運動能力就沒那麼看重了。這不代表家長沒有責任心,只是可能家長對孩子的運動能力沒有一個全方位的瞭解和認知。多關注孩子的下蹲、投擲、跳躍能力,家長對孩子運動能力的認識就更全面,也就能更好地引導孩子全面發展。

3
  • 讓孩子早點睡的實用妙招,家長必看!
  • 孩子出生畸形維權會成功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