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我就會…
如果你繼續騙我,就會被禁足三星期。
如果你減肥成功,我們就去環球影城玩。
如果你入選游泳隊,就可以到朋友家過夜。
如果你考試得了A,就可以和同學去看電影。
如果你和我說話不禮貌,我就沒收你的手機。
如果你現在不做家庭作業,我就不給你買新鞋。
如果你再把玩具仍得到處都是,我就把他們全部扔到垃圾桶。
如果……
看著上面的這些話,是不是覺得很熟悉,熟悉到我把你說的話搬到了這裡。
回想平時對孩子說話,當他的一些行為讓你覺得難堪、失控,或者當你期待他達成你期待的目標時,是不是一直都在這樣和孩子說話?效果怎麼樣呢?
有的時候,或許還是管用的,但如果仔細回想,當時孩子是不是充滿了恐懼、無奈。多數時候,我們用這樣的說話方式也沒達成想要的效果。
為什麼我們明明百般努力,各種威脅更替出場,自己累得一塌糊塗,孩子卻依然推一下,走一下?
沙法麗·薩巴瑞在《父母的覺醒2:如果培養自覺的孩子》中給出了新穎的回答。
大多數的家長會發現,自己習慣於對孩子釋出各種禁令,其實是陷入了“囚徒 - 監獄長”的養育模式。
在“囚徒 - 監獄長”的養育模式中,扮演囚犯角色的孩子,做的事情非對即錯。作為監獄長的父母,除了獎勵和懲罰之外,不會幹別的。囚犯很快就變得依賴於監獄長的控制方式來調節自己的行為。
這樣的養育模式,削弱了孩子學會自我約束的能力,破壞了他們自我調節的內在潛力,使得他們成為了一個單純的傀儡。孩子完全在外部動機的驅使下行事,而不是依照內心的指引。時間一久,家長和孩子就會陷入互相折磨與操縱的無限迴圈當中。
我們在給孩子規定時間,規定行為,規定目標,透過打、罵、威脅等方式來進行時,其實就是想透過執行紀律來管教孩子。在“囚徒-監獄長”模式下,父母的管教角色就是紀律的執行者。
我們為什麼會沉迷於透過紀律的執行者角色來管教孩子呢?
沙法麗·薩巴瑞說,紀律的潛臺詞是:“你怎麼敢讓我不滿意?我現在覺得失去了控制,我會告訴你誰真正說了算。”換句話說,幾乎所有人都認為,家長是因為孩子的不當行為而懲罰他們。
然而,真正的原因並非如此。事實是,只有在孩子讓我們覺得不滿意的時候,我們才會施以懲罰。因為,他們讓我們意識到,自己在生活中迷失了自我。所以,紀律實際上不過是無助的父母在迷失自我時匆忙抓住的一根柺杖。
明白了紀律產生的原因,我們就能夠清楚的知道,育兒的重點不在於孩子,而在於家長。
我們需要與我們的孩子聯結,而非不斷的糾正他們。如果我們不允許孩子做自己,他們可能就會出現負面行為、心理問題和反社會傾向,甚至犯罪。
如何與孩子建立並保持聯結?
《父母的覺醒2》這本書中,給出了6個關鍵步驟,也即是“WINNER”。
W——見證。
I——調查。
N——中立。
N——協商。
E——共情。
R——解決。
W:意味著見證當下發生的事情。這需要我們站在第三者的位置來單純的觀察正在發生的一切。要記住:無論當下的一刻是怎樣的,無論正在發生什麼,它都具有特定的價值,即使它讓你覺得不適。
“我聽到你,我看見你,我接納你。”是每一個父母對孩子最有力的宣言。
I:意味著調查,這裡是指父母要了解事態的深層原因。調查包括兩個方面。
第一,我們要明白我們永遠無法真正瞭解一個人,調查的目的是全心全意與對方建立聯結。
第二,發現背後的原因——這裡是針對父母而言的。比如,我們做了什麼,讓孩子如此反應?
第一個N:意味著中立。首先,我們要處理自己的情緒狀態,放下所有的情緒包袱,不要有任何情緒暗示。中立同時還允許我們採取有意義的行動。
第二個N:意味著協商。假設一方想要A方案,另一方想要B方案,那麼不妨同時照顧對方的需求,商討出C方案。
E:意味著共情。共情他人的關鍵在於,我們不去劫持他們的感情經歷,試圖用我們自己的取而代之。
R:除了意味著解決,也代表著重複與練習。“解決”有雙重含義:解決衝突;父母需要解決方案。
每個人問題都只有三種可能的解決方案:改變現狀、接受現狀、脫離現狀。我們如何改變現狀?首先是改變心態。我們如何幫助孩子改變他們的行為?最有用的工具是重複和練習。
孩子需要的永遠不是糾正,不是紀律,所有的孩子都渴望聯結。
我們首先需要放空思想,進入一種全然靜默的狀態,這樣才能與孩子的情緒協調一致,接納他們的感受,與他們一起活在當下。
(圖片源於網路,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