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前幾天看到這樣一個影片:

一個女人在懷孕前,總是擔心自己懷不上,懷上了又怕保不住,保住了又怕不健康,胎兒大了怕不好生,胎兒小了又怕營養不良......

總之一句話,那就是一顆心變成玻璃的了,一不小心就碎了。

準媽媽和胎兒,真的是一個神奇的存在,兩個心臟,共用一個身體,似乎是最緊密的連線,卻又因為從未謀面而陌生。

但不管是親密還是陌生,在孩子沒有出生的時候,媽媽就開始了焦慮、恐懼、甚至還有抑鬱的攻擊。

有人把這歸結為懷孕後激素的變化,有人把這歸結為身邊愛人的不體貼,但卻沒有人準確解決這些情緒。

英國作家傑西·格林格拉斯卻開創了“生育”小說的先河,給予女性神秘的安慰力。

“身為人母的痛苦與喜悅感,幾乎像是每一位新手媽媽都在向外發出她們獨一無二的加急信。”

01

初為人母,都害怕自己不是一個好媽媽

傑西·格林格拉斯用第一人稱寫完了這本書,初讀,便十分具有代入感,作者在文中細膩的感受,何嘗不是每個準媽媽的心聲。

女人在知道自己剛剛懷孕的時候,心情總是要比男人要成為父親而複雜的多,對於男人來說,懷孕了,接下來便是瓜熟蒂落,自己順利成為父親,要說對生活的改變,那就是家裡從此多了一個人,可能需要花錢的地方也多了些。

這沒有什麼,多賺一些就可以了,不太負責的一些男人還會想:怕什麼,有多大本事做多大的事情,難道窮人就養不活孩子嗎?

所以,但凡有一點阿Q精神的男人,即使出現一絲絲的負面情緒,也會很快治癒自己,然後讓自己沉浸在愉快當中。

但對於女人來說,阿Q精神遠遠是不夠的,懷孕後女人要付出很多很多,每一天都在發生變化,每一個變化都需要自己來承受,而這些,不一定能夠得到別人的體諒。

甚至,就算有了體諒,也無法感同身受。比如要成為媽媽的焦慮。

作者在文中回憶了很多和母親的事情,其實也是在害怕自己將來和孩子的關係,在未來這樣的未知世界裡,自己能不能成為一個合格的媽媽,這真是一件焦慮的事情,因為自己的合格與否,會直接影響到孩子的未來。

尤其是在大環境的影響下,很多人都會自覺把孩子的教育歸結在媽媽的身上,孩子做了錯事,那就是媽媽沒有教好,孩子沒有穿乾淨的衣服,那就是媽媽不稱職。

媽媽愛孩子是天經地義,爸爸愛孩子那就是有福氣。

天知道這都是什麼鬼邏輯,但這些又實實在在影響著媽媽們,想要在這樣的焦慮中解放出來,只能打破自己,從內自救,要明白,你也是第一次當媽媽,一邊教育一邊成長,這才是常態。

02

很多時候,不是孩子需要媽媽,而是媽媽需要孩子

作者在《我們的人生大事》一書中,在寫自己和母親、外婆、女兒的故事時,還穿插了一些醫學史上的重大事件,比如威廉·倫琴發現X射線,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威廉·亨特對剖宮產的開拓。

透過對比,作者告訴我們,射線可以看穿身體的結構卻治癒不了生活的內傷,精神分析也解不開親人之間的心結,解剖人體也不能排解人的孤獨。

不管是準媽媽還是已經成為媽媽的女人,大抵都是被生活傷過的,曾有一位朋友苦笑著說,自己的丈夫每天都要羨慕一遍她,可以從早到晚在家裡待著,想幹嘛就幹嘛,睡到自然醒,吃喝隨心,手機隨意,日子真是爽。

只有孕婦自己才知道,自己身體的負荷和心理的無聊。甚至還有來自對未來的焦慮:經濟或者孩子。

很多人都覺得孩子太小的時候,是需要媽媽的,沒有媽媽就會很可憐。但實驗結果卻表明,不管孩子跟誰生活在一起,只要有一個健康快樂的環境,都會過得很好。

反倒是媽媽,從懷胎十月開始,就註定了舍不下孩子。

記得有一位名人說過,這個世間所有的愛,都是為了相聚,只有父母和孩子的愛,是為了最終的離別。

就如網上流傳的一句話,小時候,家是孩子的全部,上了小學,家是吃飯和睡覺的地方,上了大學,家裡寒假和暑假,工作之後,家便是過年。

孩子從離開媽媽身體的那刻起,就在訓練著慢慢離開媽媽,而媽媽,卻因為情緒越來越多而舍不下孩子。

孩子的日子註定會越來越精彩,而媽媽,只能看著孩子的背影。

03

哪個女人,不會害怕生育的過程呢

作者在書的後面,講了自己快要生育時的一些事情,比如孩子是臀位,讓作者覺得焦灼和羞愧,彷彿是自己沒有把孩子管好,然後醫生進行了“外倒轉術”;醫生告訴作者她的視力可能會變差,頭會痛,手腳會浮腫。

作者呢,也開始在夜裡睡不著,等待著一切的結束,等待著一個結局,最終,女兒出生了。

記得在某個情感節目中,有一個男人說自己的老婆不願意生孩子,那就是不學好,既然不生孩子,為什麼要結婚。

有人問女人為什麼不想生孩子,女人說害怕,有的人因為生孩子而死了。

男人立馬提高聲線說,現在醫學這麼發達,怎麼可能有問題。

不管醫學怎麼發達,生育都是一個坎,而男人的態度,則讓這個坎上長滿了刺。

話說到最後,生育,是一件人生大事,不僅是自己的大事,也決定著另一個生命的人生。面對這樣的大事,外在的聲音只是外在,要解決自己焦慮、孤獨的唯一法寶,是從內開始。

如果你正陷在這樣的困境中,那建議你看看《我們的人生大事》這本書,去尋找到真正的平衡。

10
最新評論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孩子提起媽媽就害怕,到底是什麼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