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進入幼兒園之後,就相當於進入了一個"小社會",在這個小社會里,有朋友之間的歡喜,也有同學之間的不愉快。
其中有一種不愉快,叫做"被打"。如果你家孩子被打,你會如何處理?
可能很多家長會讓孩子打回去,這也是一種讓孩子進行自我保護的方式。開心果媽媽本以為,這已經是非常不錯的辦法了,但是,前幾天遇到一位寶媽,她分享了一個更好的辦法。
在幼兒園被欺負了,還在教孩子打回去?寶媽這一招堪稱教科書級別
前幾天,我們一群寶媽坐在一起聊天,話題自然都是圍著孩子轉。而後有一位寶媽說,自家孩子被別人打了,就讓孩子給打回去。
而後,小俊媽媽搖了搖頭,她說:"這種方法簡單粗暴,但卻不是最好的方法。"而後,她分享了她所經歷的一件事情。
有一天,小俊如往常一般從幼兒園放學了,走回去的路上,小俊和媽媽聊起了幼兒園的趣事。小俊說,自己在和浩軒玩積木的時候,被浩軒打了一下臉。聽完整個敘述之後,小俊媽媽當晚便處理了這件事情。
![](http://timg.juduo.cc/2021/01/53c195dcdf6149dda22c21a4c89869b2.jpg)
晚上,小俊媽媽給浩軒媽媽發了條資訊,寒暄之後,寫下了這段話:
"浩軒媽媽,不好意思打擾您了。
小俊回來和我講了一下,他和浩軒在幼兒園發生的小故事,說浩軒打了他的臉。
但我看了一下,臉上也看不出來,可能就是小孩子之間,在鬧著玩。
然後我問小俊有沒有打浩軒,小俊說,沒有,因為浩軒是他的好朋友,他沒捨得打。
但是小俊又和我說了一句話,原話是這樣的:'媽媽,你能不能和浩軒媽媽說,讓他以後不要再打我了,再打我,我會反擊的。'
回頭我也和我家小俊說一下,讓他和浩軒好好玩,儘量不要有肢體上的碰撞。"
![](http://timg.juduo.cc/2021/01/17b28a1e8d104dff9f5cad6dcea94e73.jpg)
浩軒媽媽看到之後,很快給了回覆,道了歉,並說已經嚴肅教育了自己的兒子。而後第二天,浩軒便帶著麵包分享給小俊,同時也道歉了,兩個小朋友現在關係特別好,而兩位寶媽,現在也成了好朋友。
寶媽教育方式分析
1、相信孩子,和孩子平等交流
你家孩子願意和你分享幼兒園發生的事情嗎?小俊媽媽選擇相信自己的孩子,所以,小俊每次都願意將幼兒園發生的事情,分享給媽媽。而後,媽媽從不責備小俊,而是和小俊平等交流,給小俊支招,或者引導他。
![](http://timg.juduo.cc/2021/01/dee17dbe634246e2a70dba6dcd591f5c.jpg)
2、有理有據,巧妙地為孩子"討個公道"
孩子既然相信了自己,那麼家長就一定要給孩子一個"態度"。比如孩子被欺負,那麼家長便要教會孩子,如何處理這件事情,並適當為孩子"討回公道",孩子才會相信父母。
小俊媽媽有理有據的闡述了事情的經過,用孩子的原話,給對方孩子警告,這既不傷和氣,也沒有駁大人的面子,還給了自家孩子一個交代。不得不說,這樣的處理方式,情商是非常高的,堪稱教科書級別了。
![](http://timg.juduo.cc/2021/01/c7b7314489424836972643dc2d228864.jpg)
孩子在幼兒園被欺負,家長該讓孩子如何處理
第一次:警告
可能很多人會覺得,孩子被別人打了,應該讓孩子第一時間打回去。但絕大多數孩子,其實並沒有打人的習慣,所以下意識的便是讓開。
這時候,家長可以教孩子一句話:"你打我,這一次我原諒你了,下一次,我就會打回去了!"
其實小朋友打人,很多時候都是無心之舉,並沒有太多的惡意,如果兩個人打起來了,那麼也不好。而這樣的警告,既避免傷了孩子感情,也讓對方意識到:我不是好欺負的!
第二次:打回去,打不過就跑
在校園中,最容易被欺負的,往往是那些打不還手、罵不還口的孩子。第一次警告,如果有些孩子沒當回事,那麼可能還有第二次,那麼第二次,讓自己的孩子不要"軟弱",一定要回擊。
但家長也要告訴孩子:打不過,就跑,或者尋求老師的幫助。
這樣做的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明確的告訴對方:我不是好欺負的,欺負我,你就要承擔後果!
這樣,無論孩子之間的感情會變得如何,至少,孩子不會成為容易被欺凌的物件。
開心果媽媽寄語
開心果媽媽一直覺得,我們需要教孩子善良。但是善良,並不是軟弱,如果別人利用善良來欺負自己,那麼就要反擊,因為這樣的人,也不值得做朋友,不必太過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