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社會發展的非常迅速,很多家庭都已經走上了小康之路,但是不同家庭之間的經濟水平還是有較大差異,在面對孩子的教育問題上就能體現出來。家長都想讓孩子上最優秀的學校,最舒適的生活環境。
但是由於父母能力的不同,很多孩子並不能享受到這些好的生活條件,但是父母們還是拼盡全力把自己力所能及的全部給予孩子,只為孩子能有一個更好的發展。
在八、九十年代,一件衣服上面縫幾個補丁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但在現代社會我們很少看到有人穿的衣服上有補丁。而梅梅就是一位穿補丁衣服上學的孩子,她的家庭情況雖然很差,但是不至於買不起衣服,只是因為梅梅的母親思想過於保守,觀念也很節儉,所以還在用八、九十年代的觀念教育孩子。
就是因為這樣,梅梅在學校裡,因為穿帶有補丁的衣服。從而被班級同學孤立,現在的孩子是非觀念都不成熟,看到和自己不一樣的事物就會排擠。梅梅班級的同學雖然不是特別有錢,但並不像梅梅看起來這麼寒酸。
相信很多朋友都不敢相信,在這個時代還有人穿帶有補丁的衣服,大人都會發出這樣的疑問,何況是三觀不成熟的孩子。所以梅梅就會被孤立排擠,現在梅梅的性格也發生了改變,從活潑愛笑的性格變成了內向沉默寡言的性格。如果梅梅再這樣下去,也很有可能出現心理疾病。
有的時候家長過於窮養孩子會影響孩子心理的發展,在一些事情上面,就算家庭條件再不好,也不應該虧待了孩子。
家境不好的孩子,多半會有這3個特徵1、性格自卑。
我們都希望孩子性格樂觀開朗,但是家境平衡的孩子在很多方面都沒有良好的待遇,這就導致在學校裡和其他孩子競爭時出現自卑的心理。而且年幼的孩子非常喜歡和別人攀比,家境貧寒的孩子,總是成為別人嘲諷的物件,孩子的性格就會發生天翻地覆的改變,從開朗樂觀的性格變為內向敏感的性格。
2、相對成熟。
家境貧寒的孩子還有一個明顯的特點,就是相對成熟。生活中他們就像是小大人一樣,能夠承擔起一些責任,和人相處交流時,我們也能發現他們說話的語氣很像成年人。這就是因為貧寒的家庭條件使他們過早的受到社會的磨練。
看到孩子成熟的一面能引起大人格外的心疼,因為對於年幼的孩子來說,他們在這個年紀正應該無憂無慮的快樂生長,但是這些孩子卻考慮很多。
3、缺少自信。
家庭條件較好的孩子,眼界更加寬廣,因為父母會在孩子的教育上投入較大的資金,讓孩子經常出去長見識。而家境貧寒的孩子,吃的穿的用的都不如別人,他們根本沒有機會出去長見識,只有生活技能相對豐富,正是因為這一點使他們越來越自卑,感覺自己低其他孩子一等,所以這樣的孩子往往是沉默寡言的。
總之,家境不好的孩子,跟家境不錯的孩子會有很大的差別,這也使人們一眼就能看出哪些孩子的家境不是很好,然而,家境不好的家庭,在孩子的教育上要時刻注意,就好比李玫瑾教授之前說過的話:家庭再窮,孩子在成長中也不能窮這3樣!
李玫瑾教授坦言:家裡再窮也別窮孩子這3樣
1、再窮不能窮教養。
如果家境平凡,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雖然不能給孩子優越的生活條件,但是在某些方面是絕對不能輸給其他孩子的。比如說教養方面,孩子的教養問題並不受經濟實力所決定,一個擁有好教養的孩子,走到哪裡都是值得讓人尊敬的,人們不會因為他家境貧寒而輕視他,反而如果一個孩子沒有教養,不管他家境好壞,走到哪兒都會受人唾棄。
2、再窮不能窮志氣。
對於家境貧寒的孩子來說,有志氣才能決定他是否有一個好的未來,所以父母一定要讓孩子充滿志氣,這樣才不會被貧寒的生活所打敗。俗話說得好,人窮志不窮,對於孩子來說家庭貧寒不是他能決定的,但是未來人生的發展要掌握在他自己的手中,父母一定要向孩子灌輸這樣的思想,只有這樣他的未來才能越來越好。
3、再窮不能沒有愛。
每一個父母都想讓孩子擁有殷實的家境,這樣孩子才能在成長過程中得到更豐富的資源,但是每個家庭的經濟狀況都是不同的,對於家境普通貧寒的家庭來說,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雖然沒有優越的生活條件,但是父母一定要給予孩子充足的愛,讓孩子在充滿愛意的環境中長大,這樣他的內心才會更富足。
每個父母都在為了孩子的未來而奔波,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努力給予孩子物質其實並不是最主要的,關鍵還要教給孩子教養、志氣和愛,這樣孩子才能走得越來越遠,過上真正富足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