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經常會看到一些特別聰明的孩子。但是聰明和成功之間是不可能劃等號的。聰明是學得快、學得輕鬆、不代表以後會成功。我說成功還得看我們,我想應該沒有人會反駁吧。
聰明的孩子
沒有笨學生,只有固執者現在真的有不聰明的孩子嗎?排除患病的原因,我覺得世界上就沒有笨的孩子。不!患病的孩子也很聰明!他們只是生活不能自理,但是往往在某一個領域裡有出色表現。這樣的例子層出不窮。
我也不笨,但是我上學那會,就覺得讀書沒用。我一直認為,那麼多人沒有學歷都能做成行業大亨,那讀書有什麼用?再加上我們家孩子特別的多,我父母也沒有過多的管我,所以上學那會就是得過且過。
每次老師佈置的作業,我都是一大早去學校抄同學的。有的時候就乾脆交白卷。可想而知我的成績不可能好。要中考的時候,我努力了一個月不到。考上了最好的職高。可是這又有什麼用呢?已經錯過了人生的重要轉折點。(學歷真的很重要!我們看到的低學歷高成就的人,只是個例。有了學歷才能事半功倍。)
愛學習的孩子
天道酬勤聊齋志異作者蒲松齡有一副對聯說得好“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嚐膽,三千越甲可吞吳。”
毅力是需要培養的。在平時的教育中,也至關重要。當孩子學習某樣技能時,要有始有終。不要讓孩子輕易放棄。比賽時,即使摔倒,也要站起來繼續跑。而不是過度關心。
堅持才能勝利
過度保護現在雖然國家提倡二胎。但是因為種種原因,可能我們只會要一個孩子。只有一個孩子,我們必定會非常疼愛。
“不要跑!慢點。”“不要拿!小心點。”“不可以,別怕!”是不是覺得這些句子非常的熟悉?這就是我們的生活日常。
但是過度的保護,會讓孩子手足無措,會覺得那我可以做什麼?那乾脆不做了吧。等他長大了,我們又開始責怪他什麼也不做,就知道玩。
老人家常說:“若要兒女安,須帶三分飢與寒。
保護
糾正錯誤行為,遠離壞習慣當孩子犯錯時,你真的會糾正嗎?是不是一句簡單的話:“不可以!”甚至有的還會打罵孩子。是不是覺得自己對孩子還挺嚴格的?嚴不嚴,主要是看你在孩子身上花了多少時間,而不是管教孩子多少次,打罵孩子多少次。
如果孩子犯錯了,我們一定要這樣做,而不只是制止。要告訴他錯誤的地方在哪裡,什麼才是正確的行為。千萬不要覺得麻煩,懶得講。有的人覺得孩子還小,不懂。但是孩子很聰明,只要我們告訴他正確的行為就可以了。只有用對的行為替代錯的行為,才能加深孩子的印象。
糾正孩子的錯誤
孩子的個性每個孩子的性格都不一樣,就像我非常的外向。我姐姐就很內向。這些都是可以受環境影響改變的。當然不排除遺傳的原因,改變也不可能大幅度變化。
對於外向的孩子,我們可以陪他們做一些安靜的事情。比如:畫畫、讀書、寫字、下棋等。讓他們可以找到一個方法讓自己安靜下來。
對於內向的孩子,我們可以陪他們參加社團活動,尋找機會讓他們表現一下。比如:跳舞、唱歌、多幫助別人等。讓孩子可以活潑起來,不怕人。
有個性
總結沒有笨小孩,只有固執的小孩,他們聽不進去老師、家長的話。所以我們在前期就要打好基礎。讓孩子有正確的價值觀。
引導孩子正確的行為。這需要我們不斷地強調。告訴他為什麼不可以這樣做,並且告訴孩子應該怎麼做。
每個孩子的性格都不一樣,我們可以根據自己孩子的性格,採取相應的措施。
過度保護對孩子並沒有好處,我們要適當放手。
讓孩子堅持做一件事。天道酬勤。這也需要我們家長做榜樣。不要輕易放棄。
家有孩子很聰明,千萬要引導孩子把聰明用在正途上。如果我們家長引導得好,還害怕孩子不成功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