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寒流,在2021年第一天,自北向南席捲而下。寒風挾著雪花,呼嘯著,刺骨的冷讓人不敢在室外多逗留。而風止雪停後,雪地裡多了孩子們的歡笑聲,他們不怕冷,打雪仗,堆雪人,嬉戲追逐玩耍不亦樂乎。
看到雪地裡孩子們興高采烈的樣子,忽然就想到在孩子們的心裡還有一片冰天雪地,那是常人所不能感知到的,唯有孩子們自己最清楚。說到此,身為大人的爸爸或媽媽們可能會產生好奇感,孩子心中的那片冰雪天地是什麼樣呢?
當你怒斥孩子不聽話時,你滿腔怒火,對孩子極度不滿時,你可能不會感受當時的氣氛,而孩子能感受得到,孩子感受到的是陣陣寒意。
當孩子犯錯後,你舉起手施以懲罰時,你因心中充滿憤怒更不會感受到當時的氣氛,而孩子能感受得到,孩子感受到的是你的冰冷無情。
在每個孩子生命成長的歷程中,都會不斷犯錯,如此簡單的道理,絕大多數父母不知道。不允許孩子犯錯,受不了孩子犯錯,於是便想當然地以父母之名義對孩子施以簡單粗暴的情緒渲洩。
每一次渲洩,就如襲來的寒風,吹的孩子瑟瑟發抖;每一次渲洩,就如漫天的飛雪,在孩子的心頭越積越重,直到難以承受。
冰天雪地只屬於一個季節,但父母對孩子以管教之名所營造的四季,卻隨時都可能會讓孩子感受到寒冬的冷意。
孩子喜歡冬天,是因為他們喜歡雪,喜歡縱情在雪地裡撒歡嬉戲,那是大自然所賜予他們的最愛。可孩子們最不喜歡媽媽(爸爸)極端負面情緒所帶來的寒意,因為那是一種毫無快意的切身體驗。如果這種體驗感次數多了,孩子們會從心裡疏遠父母,尤其是媽媽。
當很多媽媽感受到管教孩子有心而力時,其實最應該想到的是孩子喜歡什麼樣的媽媽,或爸爸。
可能會有人說,一味順從與遷就,就可以讓孩子喜歡上父母,如果你這樣想就大錯特錯了,這樣做會讓自己成為溺愛與縱容者,長此以往,會讓孩子慾壑難填,到頭來你反而成為最不喜歡的那個人。
最讓孩子喜歡的媽媽應該是什麼樣的呢?用四季分明來概括再合適不過了。
春之綠意盎然,充滿勃勃生機,這是生命成長的源泉。媽媽給孩子的愛,如是春意,那定會溫暖孩子的內心世界,讓他們充滿對生活的希望。而最親密的關係,莫如帶著春意的母愛。那些能夠深得孩子愛戴的媽媽,往往都會經常滿面春風,讓孩子沐浴在愛的綠色海洋裡。
夏之綠樹成萌,與孩子嬉戲流連於忘情之間,恰可讓孩子生命之花綻放。媽媽給孩子的愛,如是夏之戀,那定會讓孩子內心充滿無限快樂。而最親密的關係,莫如帶著夏之戀的母愛,那些能夠深得孩子愛戴的媽媽,往往都會面帶笑容,讓孩子在媽媽面前縱情釋懷。
秋之碩果累累,該是母愛精心培育見分曉的時刻,誰能給孩子春與夏,誰便能收穫育兒的碩果。媽媽給孩子的愛,如是秋之果,那定會在用心陪伴與教誨中,讓孩子身心得以滋養,明事理,知善惡,守規矩,懂愛恨。而這恰能構建最親密最長久的親子關係,讓母愛光輝長駐孩子心間。
冬之嚴苛有度,真正懂得育兒真諦的媽媽,從來都知道與孩子之間建立情感溫度的臨界點,如果把這個點稱為冰點最為合適。當孩子因為犯錯,因為違反規則時,面對冰冷的法則,必須要去接受後果的懲罰。寬容而不縱容,會讓孩子在錯誤後知對錯;適當懲戒則會讓孩子從錯誤中學會吸取教訓,避免以後重複犯錯。而最親密的關係,莫如嚴苛有度的母愛,不隨意懲罰,不胡亂訓斥,而是本著理性與客觀,而這恰是構建孩子內心秩序的根本所在。
懂得愛孩子的媽媽,定是懂得育兒哲學的媽媽,如果你想成為孩子最可信賴的人,如果你想成為有威信的媽媽,就必須要用心去領悟四季分明的內涵。而這恰需要用心,在每一個用心的日子裡,去品讀你眼中的孩子,以及品讀孩子眼裡的中。
很多心理不健康的孩子,恰是媽媽或者爸爸們給孩子心靈成長的四季破壞了秩序,如果換位理解的話,讓你在四季輪迴中少了一季或幾季,你是否適應?就如突如其來的嚴寒,你的肌體能很好適應那寒冷嗎?掌握好育兒四季,需要媽媽或爸爸們下功夫學習,不斷強化自身修養與素質,才能夠不能情緒化面對孩子。如果真的能做到了,你一定是非了不起的母親或父親。
2021,一元復始,永珍更新。
育兒之難,難在更新,更新我們的觀念,更新我們胸懷的容量,更新我們視野的維度,更新我們做人的原則與底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