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大的讓小的:傷害孩子的物權觀和自我認同感
朋友來家裡做客,帶著兩個孩子,一個7歲,一個4歲,給他們準備了各式各樣的水果,小傢伙們都吃的非常開心,大人們在聊著小孩的學習生活,過了一會兒,兩個孩子發現了我昨晚買的一瓶優酪乳,我找了一個花色小碗,倒了一半出來,給了大點的孩子小碗,孩子卻說我想要那個優酪乳瓶裡面的,這時候小傢伙不幹了,哭鬧著說他也要優酪乳瓶裡面的,這下把我難著了,我以為孩子的媽媽會說:弟弟小,哥哥讓著弟弟點,但是媽媽並沒有說,而是通過一個小遊戲讓他們公平競爭。
大的讓小的,大的要承擔更多的責任,這是中國的傳統文化,幾千年來我們一代一代都是這種文化中成長起來的。但是希望7歲前的小孩子就嚴格遵守這個傳統,去揹負這麼沉重的道德包袱,未免苛刻了。
謙讓的傳統本身無可厚非,但是如果在孩子爭吵時,不分青紅皁白,一味地借用這種傳統禮貌規則來"批評大的,保護小的"。結果往往是大孩子認為父母偏心或者嫌棄他,而漸漸變得叛逆或者不自信,而小孩子卻恃寵若嬌,變得越來越任性。
逼孩子打招呼:傷害到孩子的自尊和自我建構
媽媽帶孩子回老家,出發前就跟孩子說見到爺爺和奶奶要大聲問好。可是孩子到了老家,怎麼說都不肯叫。媽媽煩躁地說:快喊爺爺啊,怎麼這麼沒禮貌呢?太不聽話了。結果是媽媽越批評,孩子就越犟著不喊。
見面問好,尤其是見了長輩要問好,這是世界性的禮貌。這本身也是基礎的社交禮儀,是孩子需要掌握的一項技能。但若為了培養孩子的基礎禮儀,而採取逼孩子打招呼的方式,就往往會事與願違,尤其是對於叛逆期的孩子,越逼迫越叛逆。
實際上,要培養孩子"見面問好"的禮貌習慣,並不需要逼迫,大人做好榜樣就好。
如果爸媽總能熱情地與別人打招呼,那麼孩子耳濡目染,自然會養成"見面問好"的好習慣。
面對別人的誇獎,"哪裡!哪裡!"的謙語:傷害孩子的自信心
這點不得不說,中國人共有的特點:含蓄,在旁人誇獎讚美時,都會說,哪有那麼誇張啦,還好還好,哪裡哪裡等一些客套的話,外國人就會很開心的說謝謝,接受你的讚美,這點,作為家長都應該學習一下。
不要在親戚、別的家長或者老師表揚孩子的時候說這些客套話,這樣大大的打擊了孩子的上進心,可以說他最近比較認真學習,所以成績也不錯,這樣既給了孩子面子,也給孩子傳達了成功來源於努力的正確歸因觀,不用擔心孩子因得到太多誇獎而變得驕傲,兩全其美!
礙於面子不會拒絕:對寶寶有害的分享行為傷害寶寶的身體健康
春節期間,全家人聚在一起,一個親戚給兩歲半的寶寶餵了一個開心果,本來媽媽也說不要給孩子吃,但 是孩子想要吃,親戚就說:"沒有關係的,我家孩子一直的這麼吃。"為了顧及親戚面子,媽媽沒有堅決制止。不料,開心果卻卡在寶寶氣管裡,到醫院做了氣管切 開手術也沒有挽回寶寶的生命。
這是春節期間在微信上傳播很廣的案子,媽媽們可能還有印象。二歲半的孩子被開心果噎死的事件並不多見,可能當時孩子在邊吃邊玩,或者邊吃邊說話,又或者是別的什麼情況。不過,媽媽如果不是出於禮貌,對親戚的餵食能夠堅決制止,那麼就不會產生這個悲慘的結局了。
分享也是我們的傳統,接受別人善意的分享是一種禮貌。然而,如果這個分享是你不需要的,或者對孩子的身體健康有影響,那還是禮貌而堅定地拒絕比較好。比如,"謝謝啊!不過他經常吃了糖之後就不吃飯,千萬別給他!"或者"謝謝,我家孩子還不會吃堅果"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