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許多家長都認為"孩子學會撒謊"是教育的過程中遇見的最棘手的問題之一。

3歲的娃娃走著走著突然停下來,蹲在地上對媽媽說,"媽媽,我累了,走不動。"實際上娃娃想讓媽媽給他買身旁玩具店內的玩具。又或者他在餐桌上一口飯沒吃,卻說我吃飽了。實際上今晚的菜餚中有他最討厭的蔬菜。

年紀再大一些的孩子,不知道從哪裡學會的裝病逃課騙父母。5歲的小女孩麗麗中午在家對爸爸說自己肚子很疼,起不來,不想上課。麗麗的"演技"沒有瞞過爸爸的慧眼,依舊將麗麗送回學校。麗麗爸爸納悶,孩子居然學會了撒謊的壞習慣。

世人一致認為,除了善意的謊言有所爭議外,其餘的謊言都是不良的品德。當家長聽見謊話從孩子口中說出時,不知有多糟心!都說"小時偷針,長大偷金",孩子這麼小就學會撒謊,長大了可怎麼辦?

實際上,孩子開始學會"撒謊"是成長的表現,若家長用正確的方式對待孩子的謊言,根本不必驚慌。

撒謊是孩子"成長"的表現

專家說,每個孩子都會撒謊,這是孩子成長的必經過程。

1989年,紐澤西醫科大學的一次經典研究中,研究者把一些3歲左右的孩子單獨帶進一個安裝了監視器的房間。告訴孩子,桌上有一個"驚喜玩具",要求他們不可以偷看玩具。然後研究者離開了房間。

從監視器中發現,絕大多數孩子都偷看了。研究者回到房間,問孩子有沒有偷看。結果,幾乎所有孩子都撒了謊,說他們沒有偷看。

專注研究孩子撒謊20年,來自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發展心理學家李康教授團隊發現,2歲孩子中,已有30%會撒謊,到了3歲,撒謊率達到50%,4歲後,幾乎所有的孩子都會撒謊了。

這說明會撒謊並不是某個孩子獨有的"壞習慣",而是所有孩子成長過程中的正常表現。

"撒謊"說明孩子的心智在發育

孩子的自我意識尚未膨脹時,他們想要什麼,想吃什麼會朝家長直接說出來,因為他們還沒有"聰明"到會撒謊,也不曾理解自己說出的某些話,做出的某些事,讓家長知道後會產生什麼後果。

但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越來越聰明,也有了自己的小心思。孩子撒謊很有可能是在委婉地表達出自己的心願,比如前面提到的孩子撒謊說自己走不動,實際想讓媽媽給他買玩具。

除此之外,有的孩子撒謊是為了逃避家長的責罰。比如孩子打碎了家裡的花瓶,或是沒有完成家長佈置的任務,他們會找各種藉口來推脫責任,比如:"家裡跑進了野貓""自己讀書忘記了時間"。

種種藉口讓家長啼笑皆非,雖出發點是為了躲避家長的責罰,但孩子能夠想到這樣的藉口,毫無疑問說明孩子的心智在發育,"撒謊"也是需要經過孩子思考的。

孩子正處於"撒謊敏感期"

是的,如你所見,孩子是存在"撒謊敏感期"的!

正如孩子在口腔敏感期喜歡啃手、啃玩具;在手的敏感期喜歡拆家、搞破壞,撒謊也是客觀存在的敏感期,是孩子自我認識、自我實踐成長的一個階段,宜疏不宜堵,耐心的引導與教育永遠比打罵來得有利。

李康教授曾說:一個好的謊言,需要兩個關鍵原料,其中一個是心智理論,就是"我知道而你不知道"的能力,這是一種可以區分我知道什麼和你知道什麼的能力。因為,撒謊從根本上來說,就是我知道,你不知道,所以才能騙過你。

這種理論被孩子有效利用了,他們從撒謊中品嚐到了甜頭,用謊言來實現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使得自己在父母面前更有安全感,因此聰明的孩子便選擇了"撒謊"代替"實話"。

作為父母,在孩子處於洋洋得意的"撒謊敏感期"時,最忌諱打罵,這種方式很可能會適得其反——孩子是不敢撒謊,卻與父母的關係僵化。我們應該想想,如何理智對待孩子的撒謊,幫助自己的孩子順利渡過這一時期,讓孩子擁有更踏實、安全、穩重的性格。

家長要理性對待孩子的撒謊禁用壓制和打罵阻止孩子的自我探索

從根本上說,孩子的撒謊源於我們不恰當的應對。

孩子為什麼會撒謊?無非就是為了逃避家長的教育責罵。

有位孩子的心情低落,不想上學,如果他直接對媽媽說"媽媽,讀書好辛苦,我不想上學。"孩子可能會被媽媽劈頭蓋臉地罵一頓。

但如果孩子說自己"肚子痛""身體不舒服",那麼就有很大的概率讓家長批准自己不去學校,還不用受到責罵。這就是孩子撒謊的原因。

許多家長並不能夠理智對待孩子的謊言,一旦知道孩子是在對自己撒謊,不管三七二十一,拿起雞毛撣子就往孩子身上打。傳統家長的心中,撒謊就是"小惡",既然是惡那就是不正確的事情,應該從小制止。

但孩子撒謊無關品質,只是心智發展的一個階段,所以家長沒有必要小題大做,一味地打罵孩子,生硬地告訴孩子"這是錯的!""撒謊是不對的!",只會讓孩子對家長產生恐懼心理,不利於人格的健全發展。

不僅如此,長期在專制獨斷家長的教育下,孩子會為害怕家長的憤怒與失望、害怕接受懲罰,而不斷撒謊來掩蓋自己的錯誤。

用柔和的方式化解孩子的謊言

孩子頑皮地將一堆紙巾放入洗衣機內,等媽媽用洗衣機洗完衣服時,裡面所有的衣服都沾滿了碎紙屑,媽媽一看就知道是兒子的傑作,將孩子從房間叫出來,聽他解釋。沒想到孩子給媽媽繪聲繪色地描述小貓如何爬上高樓,如何偷走家裡的紙巾扔入洗衣機。

媽媽聽著兒子編造的故事,聽地津津有味,情不自禁,氣也消了大半,點破孩子的謊言"雖然你的故事很棒,但貓可爬不了這麼高,周圍也沒有樹。你應該把你的想象力用在寫故事或者畫畫上面,而不是撒謊,撒謊是不正確的。"

讓孩子尷尬後,媽媽便讓孩子將地面的碎紙屑掃乾淨。

寶寶走在路上突然蹲在地上,說腳腳走不動,家長說抱著他走,結果孩子不願意,變本加厲地賴在地上。經過多番哄孩子和詢問,才知道孩子原來想要去買玩具,不願意回家。他之所以撒謊是因為害怕家長的責罵。

而有些家長會以柔和的方式點出孩子的目的,"是不是想要買玩具?你不直接說出來,媽媽可不知道啊。"弄得孩子不好意思,唯唯諾諾地說自己想要去買玩具。

漸漸地孩子就知道通過撒謊並不能達到自己的目的。

孩子的謊言中往往蘊含著豐富的想象力,如何一邊保護這彌足珍貴的品質,一邊讓孩子改正撒謊的習慣,是個難題。其中最有效的方法便是如這位媽媽一樣,用柔和的方式化解孩子的謊言,並讓他自己承擔後果。

當孩子撒謊的時候,我們應該明確自己的立場,告訴他,撒謊不可怕,但一定要改正。親人之間應該相互信任,有什麼事情要說出來,不然孩子撒謊會讓爸爸媽媽傷心。

最新評論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白天出生的娃,和晚上出生的娃不一樣,不是迷信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