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今天,在教育中出現了一種“還是過去的辦法好”的潮流。是什麼讓咱們對現代教育產生了這種失落感?

咱們的小孩被寵壞了,沒有規矩,不懂的尊重師長……

從廣播中聽到的,從雜誌上看到的,和從心理學專著裡讀到的,使咱們越發對寶寶教育不知所措。

是不是要退回到過去?

不一定!讓咱們清理一下思路,然後告別這種懷舊的情緒。

小孩的眼裡不再有權威了

一些心理、教育專家提出,現在,由於父母教育的缺失,尤其是在建立規矩、讓小孩體驗挫敗感和建立父母權威方面的欠缺,使的小孩變成了“家裡裡的暴君”。

到底是該樹立權威,建立規則,還是強調民主、平等?其實,這二者之間並不存在什麼矛盾。因為權威並不意味著專橫,規矩也不是束縛小孩的武器。

不管是民主型的家裡,還是權威型的家裡,規則都是必須建立的。就像小孩必須曉的過馬路要一看二慢三通過一樣,對睡覺、看電視、做作業,以及在某些場合必須遵守的禮儀等,都應當有一定的規定。

建立規則,其實說到底,是讓小孩覺的生活中有一個固定的結構,在心裡形成一個穩定的感覺,曉的有些事是有章可循的。當他逐漸自覺地遵循這些原則的時候,他不但不會感覺束縛,反而能獲的最大的自由。

正因為如此,父母切忌根據自己情緒隨意改變規矩。試想一個開轎車的人,每次開車都重新創造新的交通規則,那將是個什麼樣的情境!父母權威,意味著假如咱們想讓小孩學會遵守交通規則,自己首先就應當是一個遵守交通規則(言行一致)的人。然後,再決定什麼時候可以把方向盤交給小孩。

要什麼就給什麼!

因為曾經生活在物質匱乏時期,因此對於小孩的要求,許多父母會在第一時間滿足。除了物質方面,另一個最突出的體現便是事無鉅細地包辦代替。

愛小孩並沒有錯,但這並不意味著對小孩沒有任何要求。同時,更具有時期意識的父母會發現,目前在家裡和學校裡,“自主獨立”同樣是個很流行的詞彙。

“自主”是什麼?“自主”在希臘語中的含義是“對自己的規定”,而心理學家布讚的解釋也許對父母更有幫助:“對小孩來說,自主就是指既能脫離大人,同時又能夠堅信,只要自己需要,父母就在身邊。”

一些父母總是喜好替小孩去做事情,如為小孩穿鞋、穿襪等,彷彿只有這樣才是愛小孩的體現。但心理學家建議,最好讓小孩自己去做這些自我服務的事,然後利用剩下的幾分鐘給他講個故事。這樣,小孩就會清楚,他不需要通過父母的幫助,也能曉的他們是愛自己的。

他集中不了注意力

他不停地動、不停地玩、不停地……他是不是多動症?今天,只要小孩一動,或者頑皮一點,就會馬上被冠上多動症的帽子。

事實真的有這麼糟嗎?還是咱們做父母的過於憂慮?

其實,好動就是寶寶的主要特點之一。真正的多動症不但好動,還伴有許多其他阻礙,如衝動、不能集中注意力、思維散漫等。這種學名為“重視 缺陷多動阻礙”的病症發病率並不像大人想象的提高的那麼快,近20年來一直維護平穩,僅佔人口的3%—5%。

父母對於小孩好動的憂慮往往產生在小孩將要入學或剛入學的階段。那麼,怎樣才能幫助小孩安靜下來呢?第一課就是要幫助他學會從頭到尾不中斷完成最簡單的任務,如整理自己的書包或者餐具,準備幾件物品等等。

這個辦法是否有效,關鍵在於事先要評估怎麼下達指示對於小孩來說更清晰、準確?任務難度是否適中?同時一定掌握注意力集中的節奏。

打一頓屁股,挺管用的?

過去,在一家之長面前,小孩一定要老實的,否則小心你的屁股!今天,咱們聽到的是“環繞立體聲”,一隻耳朵聽到的是心理學家疾呼父母的權威,另一隻耳朵聽到的是對寶寶虐待的報道。幸運的是,在放任自流同粗暴的無底深淵之間,還有餘地。

在歐洲的許多國家,如丹麥、芬蘭、挪威、瑞典、奧地利等,是絕對不許動小孩一根汗毛的,他們有不同的研究作為支撐。研究表明,即使“打一下屁股”在短期能收到效果,可是當打屁股成了習慣之後,對小孩的發展是不利的,甚至是危險的。

2004年 11月初,英國圍繞著體罰問題進行了辯論,最終議會投票通過了絕對禁止對寶寶試行體罰,可同時,他們又認為打一下屁股也是可以接受的。在法國2002年進行的調查中,74%被詢問的父母承認“打過小孩的屁股、手和臉”。當然,這些父母同時也承認,當忍不住伸出手打小孩的時候,他們也感到了一絲失敗。

那到底咱們應當怎麼辦呢?不少心理學家一致建議,應當實行三次警告:要求小孩馬上停止,否則他將受到處罰!假如小孩沒有改變行為,咱們就應當毫無負疚感地按照自己說的去做。因為,要想讓小孩懂的你說的話,父母溝通時需要帶有一定象徵性的手勢。

當然,心理學家同時也強調,不要在衝動下采取行動,因為這樣教育的價值等於零。

由以上的幾個溝通咱們可以看出,不管是過去,還是現在,都無法清晰地界定哪種辦法更好,關鍵在於哪種方式更適合於小孩。在這一點上,父母往往比心理學家更有發言權。就像心理學家索龍說的那樣:“讓咱最開心的是,今天,咱遇到的父母不再是不假思索地接受專家的論點。在育兒的過程,他們在試著自己摸著石頭過河。正因為這樣,他們的經驗對於自己的小孩來說,更有效,也更靈活。”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孩子三歲了,為什麼不讓他上幼兒園?我有我的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