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你們年齡小,老師既不能罵你們,也不能批評你們,請允許我用這樣的特殊方式“批評”你們。(孩子不聽話的時候,做錯事的時候,我會讓他們抱在一起,這就是我的“批評”方式)
(做早操東跑西跑的娃,為了防止你們受傷,讓你們抱一抱。)
好動是你的天性,我們遵循你們的年齡特點,但是我們也不能讓你們隨心所欲,有一些規則你們還是要遵守的。俗話說得好,沒有規則不成方圓,在家有在家的規則,在幼兒園有幼兒園的規則。
前天中午午睡起床後,因為我需要打包幼兒的床上用品,讓孩子們帶回家清洗暴曬。於是引導孩子們坐在床鋪上等我打包被子。結果有兩個孩子不聽話,跑到睡房外面去打鬧。我點了幾次名字,竟然還不進來。一邊是家長在外面焦急等待接孩子回家,(元旦休息3天,家長提前接孩子回家)一邊是打打鬧鬧的孩子,如果我們像孫悟空那樣會分身就好了。
於是我走到睡房外面把那兩個孩子拉回睡房坐下來,發現這兩個娃臉上有不同程度的抓傷痕跡,可是他們竟然不知道疼,還呵呵呵笑。
看到你們的臉,為師很心疼,今晚你們的爸爸媽媽也會很心疼你們的。還有你們讓我如何向你們的爸爸媽媽交代?
老師每天都在說安全問題,課件也做了不少,可是小班的孩子年齡確實太小了。老師說的時候,他們應得頭頭是道,過後又開始。為師也很為難,為什麼你們玩著玩著會互抓對方的臉呢?抓了還笑,難道不疼嗎?
班裡被受傷的孩子往往是特別好動且有些調皮的孩子。安靜、聽話的孩子一般受傷的機率很小,幾乎為零,除非是不小心跌倒受傷。
我知道孩子臉上帶傷回家,作為家長肯定很心疼,老師也很心疼。不管是家長還是老師都不希望孩子受傷,希望我們共同教育好孩子,讓他們隨著時間的推移,漸漸長大懂事。
請不要說老師不看孩子,有時候老師忙碌轉個身事情就發生了,老師能力有限啊!
就算家裡只有兩個孩子,他們也一樣會有打打鬧鬧的情況發生。
(這張是孩子在家兩兄妹打鬧受傷的,米米晨檢的時候發現)
專家、領導,您也別說老師、家長沒有看好孩子,才會發生孩子打打鬧鬧受傷的事,我覺得那是孩子的每一次成長。
作為幼師,每天要做很多的事情,孩子們的吃喝拉撒睡,還有孩子們的私人用品都需要老師去做、幼兒園的衛生消毒工作以及很多的瑣事。
我愛幼教行業,我愛孩子們,請允許我用這樣的特殊方式“批評”孩子,讓他們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