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媽媽,我不想上幼兒園!!!
媽媽:你不想上幼兒園嗎?
孩子:媽媽,他們都欺負我!
媽媽:他們對你不好嗎?
孩子:他們總搶我玩具,他們欺負我!
在九兒上了一個學期重新開學之後,我卻依舊能收穫“他們欺負我”的這樣的話,我不禁質疑我提前讓她上了一個學期的小小班是不是錯了,是不是讓她休息1-2天不上課呢?在看完《媽媽,他們欺負我》這本書之後,我釋然了。
一、孩子的社交請儘量給孩子處理,給孩子多一點信任。對於孩子的社交,我們總是過於焦慮,擔心他們處理不好,不會分享被孤立,沒有朋友被欺負,同學不理,老師不管,成為班裡的孤島,於是作為焦慮的老母親總習慣對老師進行靈魂三問:
孩子在學校有沒有要好的朋友?
老師,幫忙給孩子找個好朋友吧!
老師,你當孩子的好朋友吧!
說實話,這些話在九兒剛入學的時候,我跟老師說過不止一次,老師卻非常負責的告訴我,九兒很棒,很活躍,有很多小夥伴跟她玩,也有很要好的朋友。從老師的話中,我才知道,原來孩子遠比你想象中的要強大,作為父母,我們的焦慮只是源自對孩子的不信任。
你的孩子比你想象中的要強大
1.我們不相信孩子的適應力。
我們不相信孩子在離開你的世界裡也能適應的很好。適應力是一種很強的回彈力,多數孩子,即使遭受嚴重的打擊,仍然具有相當好的適應力。孩子剛進入幼兒園這個小社會,開始他們可能對老師的批評比較敏感,但是後來,當他們對“批評”有了更多的認識之後,他們的抗打擊能力開始變強了,他們不會因為一句“批評”不開心。多給孩子一點信任,把我們的焦慮控制在合理範圍內,別讓焦慮影響孩子的適應力。
2.我們誤解了友誼的力量。
所有的友誼都會起起落落,經歷衝突與混亂,但是到最後,依然會回到正軌。朋友之間發生衝突很正常,姐妹花雖然有時候會成為塑料的,但最後都會迴歸真誠。就像《小歡喜》裡面童文傑和宋倩,作為成人,尚且會因為一點矛盾暫時打翻友誼的小船,但只要情誼還在,當所有的問題都解決,友誼只會變得更深刻。
作為父母,我們不能永遠把孩子放在受害者的地位,一旦孩子遇到問題,就全副武裝的出來阻止,而應該想方設法了解事情的全貌,學會傾聽孩子的話,也傾聽第三方的意見,不要以偏概全,想當然的以為自己的孩子就是被老鷹欺負的小雞,否定孩子的友誼,讓孩子的友誼失去了修復的機會。
3.我們不相信孩子是正常的。
作為父母,我們一方面希望孩子是正常的,但一方面總是不斷否定孩子的正常發育。兒童心理學家D.W.溫尼科特在她的著作《媽媽的心靈課——孩子、家庭和大千世界》中一段話:正常的孩子是什麼樣的?是每天都笑眯眯的,乖乖吃飯,好好長大嗎?不是。一個正常的孩子,只要他對父母足夠信任,就會不遺餘力的進行各種嘗試,他會打斷你的幾乎,會搞破壞。他以這些方式來檢驗自己的力量。如果我們的家庭能夠經受住孩子的破壞式考驗,最終他們會平靜下來,安心玩耍。在此之前,考驗是不可避免的。這些都是孩子正常發育的必經階段
二、你真的了解孩子的社交規律嗎?1-2歲的孩子為什麼不喜歡跟其他小朋友一起玩?
3歲的孩子為什麼喜歡找伴卻沒有固定的玩伴?
7歲的孩子怎麼總是喜歡分門別派?
15歲的孩子為什麼會喜歡2個人單獨在一起?
其實孩子的社交是有一定的規律的,了解孩子的社交規律,這樣才能做到心裡有數,知道該如何進行干預孩子的社交。
1、嬰兒階段(0-2歲):我喜歡一個人玩
孩子最初的社交僅限於家庭成員之間,在0-1歲這個階段,家庭就是孩子的社交圈,這時候父母不妨多跟孩子說說話,讓孩子多聽一些詞彙,為孩子開口說話打下基礎。在2歲這個年齡段,孩子的社會特徵是“平行遊戲”。幾個孩子在一起玩兒時,但他們之間並沒有溝通交流,只是在一起各玩兒各的遊戲。這個時候父母沒有必要強求,你玩你的,我玩我的就是正常的社交。
別把平行遊戲當成孩子的特例
2、幼兒園階段(3-6歲):我有了好朋友
在3-6歲這個年齡段,孩子更注重朋友,很少獨立遊戲,愛與同齡人相處,多三三兩兩一起遊戲,這個時候他們會喜歡跟很多人一起玩,同時也有比較特別要好的朋友,所以如果可以,儘量讓孩子在3歲就開始幼兒園的生活,給孩子的社交找一個好的平臺,發展孩子正常的社交能力。
3、小學階段(7-12歲):我們要一起參加夏令營
這個階段,孩子重視朋友的關係,也有一定的能力處理朋友間的摩擦,渴望被認同,開始有意願考慮他人的感受。他們會與夥伴們主動建立關係,熱愛集體互動活動。這個時候,朋友已經成為孩子世界的中心,如果遇到朋友間的衝突,他們可能會不知所措,這個時候我們要儘量讓孩子明白友誼的規律:朋友之間相處矛盾和親密共存,當遇到衝突的時候,重要的是如何從感受出發,重建友情的親密關係。
我們一起玩吧!
4、初中階段(12-15歲):媽媽,你進門要敲門!
初中階段,孩子處於青春期的“心理段乳期”。心理學家把少年人擺脫父母監督,成為獨立人的過程稱為“心理斷乳期”。在這個時期,孩子開始撕裂與父母在心理上的聯絡,他們急於自主獨立,想擺脫父母的依賴與束縛,建立自己的社交圈子,對父母的說教比較反感,但是當遇到困難時,又非常期待父母的幫助和安慰,特別是在社交方面。
這個時候父母需要做的是儘量讓保證孩子的獨立性,給足孩子一定的社交空間,減少對孩子的社交干預,當孩子出現社交問題的時候及時挺身,成為孩子的後盾。
媽媽,你進來要敲門
5、高中階段(15-18):我有點喜歡他
高中階段異性交往明顯增多,“早戀”屢見不鮮,常見有兩對或三對兒戀人一起玩兒的現象。但是在高考的高壓下,“早戀”被強制壓下。就像《小歡喜》中的方一帆和喬英子,連個擁抱都會被父母視為早戀的症狀,父母們談“早戀”而色變。這個時候,作為父母,不應該捕風捉影,應該充分信任孩子。如果發現“早戀”已經成為事實,也請先處理好自己的情緒,再處理“早戀”的問題,儘量把問題控制在可控範圍內。
我有點喜歡他
三、經常被父母干預的社交,對孩子有什麼影響?孩子們一起玩,但是當孩子發生爭執的時候,你總會第一時間衝過去幫孩子解決問題,可是解決問題之後呢?
你能永遠幫孩子解決問題嗎?
你能保證永遠陪在孩子身邊嗎?
你能保證你解決問題的方式永遠正確嗎?
孩子的人生是孩子的,有些決定,你得讓孩子學著自己去做,有些責任,你得讓孩子學著自己承擔。現在我們來看下那些經常被父母干預社交的孩子,最後都怎麼樣了?
放手,孩子才能成長。
1.孩子的社交商很弱,一遇到問題就想到父母。
我就發現過這樣的一個孩子,幾個孩子一起玩玩具,可是當其中一個孩子發脾氣把玩具扔出去的時候,這個孩子的解決方式不是直接告訴他不能扔,而是向大人“告狀”。
當發生爭執的時候,他第一個想到的不是如何去解決,而是尋求成人的幫助,這個孩子處理問題的方式看起來“很成熟”,避免了糾紛,可是往遠處一想,也許爸媽在他的成長裡干預了太多,讓他喪失了“自我解決問題”的能力。
當孩子發生問題的時候,我們父母應該做好“袖手旁觀”的準備,有些事情,你得讓孩子自己來。
2.孩子容易不自信。
自信心是一種反映個體對自己是否有能力成功地完成某項活動的信任程度的心理特性,是一種積極、有效地表達自我價值、自我尊重、自我理解的意識特徵和心理狀態。
如果父母經常干預孩子的社交,孩子無法感受到解決問題之後的快樂,便無法感受自我存在的價值,當遇到問題時,他們會理所當然的退縮,因為在他們的意識中已經形成了一種概念:我無法解決的問題。這樣的干預雖然在當下保持了整體的和諧,但卻非常不利於孩子的長久發展。
四、父母如何做,幫孩子解決社交難題關於孩子的社交問題,幫還是不幫一直持有爭議,幫肯定是需要幫的,孩子心智發展不成熟,關鍵時刻需要父母的鼎力相助,如何幫才是關鍵,我們的幫應該是教會孩子怎麼做,而不是替他做。在面對孩子的社交問題時,我們不妨試試這樣做:
1、不要放大孩子的社交之痛。孩子遇到社交問題是一件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不要把你曾經的社交舊痛放大,加到孩子的社交新痛之上,這樣不僅會讓你變得更加焦慮,也會讓孩子變得不知所措。
比如,當孩子說別人都欺負我的時候,父母可能很容易聯想到自己小時候的受欺負的經歷,於是無限放大孩子的感受,放大事情的嚴重性,粗暴的干預,跟老師談話,對同學警告,甚至拔刀相向,最終的結果可能是讓孩子更加被孤立。
這個時候,作為父母可以從這三方面入手:
跟自己的過去和解,著眼於當下的問題。有時候事情本來不嚴重,反而是我們加註了一些個人的情緒,這個時候,不妨先將過去放下,只關注當下的事情。先解決自己的情緒,再解決問題。中國四書之一的《大學》說:“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心寧則智生,智生則事成,當你情緒穩定的時候,才能更好的解決問題。多方面了解事情的全貌。當孩子向你哭訴的時候,作為父母,我們要理智,不要僅聽孩子的一面之詞,而應該從多個方面去考量,去了解事情發展的全貌,對事情做出一個正確的認識,這樣才不致於造成孩子的社交之殤。當九兒跟我回來說,沒有人跟她玩的時候,當下我也焦慮了,但我很快把焦慮釋放了,而是問了一下老師她當時的情況,結果卻是有點出入的:有人跟她玩,她玩的也很開心,反而是因為一些小事鬧了一點小矛盾,自己的情緒出了問題。於是當她回來的時候,我有針對性的對她的情緒問題做了一些小調整。
孩子遭遇社交問題,父母有焦慮是正常的,關鍵是焦慮是否在合理可控範圍內。
2、不要進行痛苦的追問,試著先共情。
共情是解決問題的第一步
當孩子遇到問題的時候,別總是問孩子為什麼,記住先“共情”才是關鍵。理解孩子的感受有時候比你問十萬個為什麼更有效果。孩子需要的不是幫他們解決問題,而是一個理解他的人。很多時候,父母與孩子之間“代溝”都是因為缺少共情與傾聽。
我聽說你在學校裡打架了?為什麼打架?不是跟你說過要跟同學好好相處嗎,你怎麼就是不聽呢?你這樣會沒有朋友的!
當孩子遇到問題的時候,我們總是習慣性的問“為什麼”,太關注事情本身,卻忽略了孩子的感受,如果我們試著先跟孩子共情,只問事實,也許孩子的叛逆就會少很多。
【情景重現】我聽老師說你在學校裡打架了,媽媽知道你現在有情緒,可能什麼都不想說(理解孩子的感受,與孩子共情),但是我想告訴你媽媽的感受,我聽到老師說你打架了(說事實),我有點擔心你是不是受傷,以致於我下午都沒心思工作(積極傾聽)。我可以等你情緒平復我們再聊,你看5分鐘後還是10分鐘後呢?(給孩子選擇,敞開孩子心扉。)
3、經常和孩子玩字詞遊戲。
在《如何培養孩子的社會能力》一書中,舒爾博士給出了以下幾個字詞來幫助孩子建立多種選擇的思維方式,教會孩子觀察行為前後的區別,讓孩子敢於解決問題。
①是/不,相同/不同、和/或者,一些/所有,這些詞彙幫孩子打通思維定式,引導孩子從多種角度去思考問題。
④之前/之後,現在/以後,經常跟孩子用這些詞語造句,可以引導孩子思考解決問題的方式,引導孩子關注問題的結果。比如,之前我不會穿衣服,現在我竟然學會了如何穿衣服和如何搭配衣服更好看。
4、試著理解他人的感受。
試著理解自己和他人的感受,教孩子學會同理心,讓孩子更好的處理問題。這裡不妨試試以下3個方法:
①看圖遊戲。當孩子在看繪本或者是看動畫片的時候,你不妨在旁邊多叨叨幾句,圖片中的人是什麼感受?光頭強被熊欺負的時候是什麼心情?他為什麼這麼生氣?不要浪費生活中的每個“教學資源”。
②生活中多觀察。教育學家陶行知一直奉行“社會即學校”的理念,在生活中,我們可以引導孩子識別別人的感受。比如當看到一個小女孩哭的時候,我們可以問問孩子,此刻她是什麼感受,她的媽媽又是什麼感受?讓孩子學會識別他人的感受並理解感受。
媽媽:你把你的玩具分給朋友了對嗎?孩子:是的。媽媽:當你分享的時候你感受怎麼樣?開心還是難過呢?孩子:開心。媽媽:請你記住這種感受,這是分享的快樂。
5、尋找多種解決方法
解決問題的方法不止有一種,就像幾何問題有多種解法一樣,探求多種問題的解決思路,讓孩子的思維不受侷限。在尋找解決方法的過程中,可以試試以下步驟:
①問題是什麼?(你們現在出了什麼問題)
②感受如何?(你們倆感受如何,分別是什麼感覺)
④寫出這些辦法。(把跟孩子探討的方法寫下來,讓探討更具儀式感。)
⑤如果不管用,那麼我可以試試不同的辦法。(這個時候之前玩的字詞遊戲就派上用場了,從多種角度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開拓孩子思維。)
⑥告訴孩子這個就叫做分享、寬容、協調。(這就是情感引導中的二級反饋。在《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中指出,當孩子做出分享,寬鬆、堅持的動作的時候,別忘了告訴引導“這是什麼”,讓孩子加深印象。)
6、引導孩子考慮後果
孩子心智發育不成熟,做事往往欠缺對後果的考慮,就拿打架這件事來說,如果孩子考慮到打架的後果,也許就不會有打架這件事情的發生了。引導孩子考慮後果,我們可以用以下方法:
1.故事接龍。和孩子編一些故事,讓孩子進行接龍。給孩子講故事,然後讓孩子試著講出故事的結果。2.跟孩子經常使用如果造句。如果……可能會發生什麼:幫助孩子想象各種可能的後果,並讓孩子了解後果是什麼。比如,如果你現在不睡覺,明天你就會很困,而且起不來。3.讓孩子了解直接後果而不是威脅性後果。
在進行了解後果的訓練中,我們只告訴孩子事情發展的直接後果,不要用威脅性後果讓孩子產生對問題的恐懼心理。
比如,如果你現在不睡覺,我就不給你買玩具了。買玩具並不是不睡覺的直接後果,而是懲罰式後果。
直接後果比懲罰性後果更有用
孩子的成長過程,就是父母不斷放手的過程。英國的心理學家希爾維亞說過:世界上所有的愛都以聚合為最終目的,只有一種愛以分離為目的,那就是父母對孩子的愛。父母真正成功的愛,就是讓孩子儘早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從你的生命中分離出去,這種分離越早,你就越成功。對於孩子的社交,作為父母,儘量以引導為主,減少對他們的干預,讓孩子學會如何自己解決問題。這才是成長的關鍵。
我們再回到開篇的問題,看完這篇文章,你可以這樣回:
孩子:媽媽,我不想上幼兒園!!!
媽媽:你不想上幼兒園嗎?
孩子:媽媽,他們都欺負我!
媽媽:他們對你不好嗎?
孩子:他們總搶我玩具,他們欺負我!媽媽:他們搶你玩具的時候,你什麼感覺?(引導孩子考慮感受)
孩子:難受,想哭,不想跟他們做朋友了。
媽媽:你知道他們為什麼搶你玩具嗎?(引導孩子理解他人的觀點)
孩子:不知道。
媽媽:你怎樣才能知道?
孩子:我可以問問他。
媽媽:那你去問問他吧,看他肯不肯告訴你。(鼓勵孩子搞清事實,發現問題)
後來事情是這樣的:
孩子:他說我的玩具看起來很好玩,他也想跟我一起玩。
媽媽:你現在知道他為什麼搶你的玩具了,你能想想如何做才能讓你們兩個都能玩到玩具嗎?
孩子:我先玩幾分鐘,然後讓他玩。
媽媽:這是一個不錯的主意,下次可以試著告訴她,你覺得怎麼樣?
這樣的社交干預方式是不是還不錯?如果你也覺得不錯,就讓我們一起嘗試改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