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很多家庭都有這樣的小朋友,看見今天飯桌上有肉就特別歡喜,如果都是青菜就哼哼唧唧。
但是媽媽們會很糾結。為啥糾結呢?到底要不要給吃肉,孩子不愛吃飯,不給肉就會吃很少,給肉吃,孩子就會吃很多,一不小心就會造成消化不良。
那這肉,到底給不給吃?要怎麼吃?
各種肉類其實都有偏性、也有寒熱溫涼之分,那如果吃肉,我們該給孩子吃哪種肉?
那今天我們就隨便聊個小話題,各種肉類到底有什麼寒熱溫涼。
肉類,吃一點點就足夠了
在說肉類的“寒熱溫涼”之前,我們先說說關於吃肉的問題。
先總體來講,我建議孩子不要吃太多的肉。為什麼呢?因為現在對肉的烹飪手法比較多,容易做得特別香,做得特別好吃。那麼孩子呢,就特別喜歡這種香。
比如,紅燒排骨。這紅燒排骨孩子要是喜歡吃的話,就喜歡一根接一根的吃,對吧?那麼這種吃法就特別容易導致孩子積食。所以呢,我不建議孩子吃太多的肉。應該均衡飲食,蔬菜呀,豆製品呀,都要吃點,肉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尤其孩子生病的時候,肉類的比例更要降低。為什麼呢?在這個時候更容易導致積食。所以,孩子吃肉是應該控制一下量的。很多家庭一切以孩子為中心,每天問孩子,晚上想吃什麼啊?孩子說,紅燒排骨。好!馬上排骨就買去了,買回來就做。孩子說,想吃大蝦。馬上也買去了。
如果讓孩子來制定菜譜的話,孩子不懂怎麼吃健康、怎樣吃好,他只會挑自己喜歡吃的,孩子們喜歡吃肉,是因為蔬菜沒有肉香。這樣的孩子往往會吃得特別多的肉,蔬菜吃的少,最終會影響孩子的膳食結構。小時候養成的習慣,長大之後會很難改變。那麼這種吃肉的習慣往往會伴隨一生,可真不是什麼開心的事兒。所以呢,我覺得肉類總體來講要少吃。
那麼肉,其實也有自己的偏性,我們一個個來講。
牛肉:性味甘平、補脾胃、補中
首先牛肉。古人認為,牛肉性味甘平,是平的,所以牛肉可以補脾胃、補中的。
古人認為牛肉是個好東西,為什麼呢?因為牛裡面黃牛居多。也就是黃色的牛有很多。
那麼黃色,中醫認為屬土,屬於中央的,所以過去,常用牛肉來補脾胃。但是牛肉雖然是甘平的。而通過我們現在的觀察,人們在做牛肉的時候,往往在裡面加胡椒加一這些辛香的大料,調料加了以後的結果,把牛肉做的比較生熱。所以,你會發現這牛肉吃得多的孩子會怎麼樣,體內會生熱。所以,這個跟羊肉就有點類似了,羊肉稍微有點偏溫的。
羊肉性溫,加太多香料就會變為熱性,易上火。
我們國家有很多少數民族都是吃羊肉的,比如回族吃羊肉,少數民族的朋友就問了,中醫說羊肉是熱的、溫的,可是我們天天吃羊肉,也沒見怎麼上火啊?我們仔細去觀察,就不難發現,他們做羊肉,其實大多都是白水煮的,比如手扒羊肉,白水煮沒加特別多的香料。那麼我們都是吃紅燜羊肉,往裡面加各種花椒及香料,往往溫性的羊肉加完各種辛香調料之後,羊肉從溫性變成了熱性的了。
所以,羊肉本身是溫的,對於一部分人來說吃羊肉可以助陽。但如果加了很多熱性的佐料,比如紅燜羊肉,很多人吃了以後就會上火了。這羊肉吃多以後會上火,主要原因就是裡面的香料新增的太多了。
清淡的牛羊肉才能補中
所以呢,要記住:雖然羊肉性溫,牛肉甘平,但如果加了太多香料進去,就非常容易生熱。
所以,有些孩子特別喜歡吃牛羊肉,結果怎麼樣?舌頭非常紅。為什麼會紅,就是因為家裡特別喜歡給孩子這樣吃牛羊肉。尤其加了各種佐料後的肉,吃起來更香,孩子喜歡吃,吃得有多,這時候孩子就會生熱。生熱以後就會消耗體內的津液,所以變得要麼脾陰不足,要麼變的體內確實有熱,
所以,這個牛羊肉做的時候,建議大家儘量像少數民族學習,少加那些調料,宜清單為主。然後這肉就可以有補中的效果,對身體是很多好處的。
豬肉加調料會平和
不加調料會滋陰
滋陰的有什麼肉呢?豬肉是滋陰的,還有鴨肉。
先來講講豬肉。大家都應該知道東坡肉對吧?那為什麼會有東坡肉呢?是因為蘇東坡特別喜歡吃豬肉麼?不是的。
在宋朝的時候,全民都在吃羊肉,包括皇宮裡面都是吃羊肉,大家崇尚吃羊肉。這豬肉呢,大家都認為有怪味,不怎麼好吃,很多人認為吃多了會中風,所以豬肉在宋代的時候吃的很少。而蘇東坡在那個時候,因為不斷被貶職,生活條件特別艱苦,吃不起羊肉。於是,他就把豬肉加了很多調料去燉啊燉,燉的綿軟酥爛的時候呢,感覺吃的口感跟羊肉差不多,後來就管它叫東坡肉。所以,當時這個東坡肉是為了代替羊肉的。
這裡面就有一個特別有趣的事兒。豬肉本身是滋陰的。比如清代王孟英說,這人要是陰虛怎麼辦呢?口渴、口乾舌燥、津液不足時,就熬豬肉湯,喝豬肉湯就能夠滋陰。王孟英當時是看鐵匠打鐵的時候悟出這個道理。他看到鐵匠打鐵特別地熱,傷陰,這時候怎麼辦?就搞一碗豬肉湯在旁邊,不斷的喝。
豬肉是滋陰的,也就是有點偏涼性。古人為了糾正豬肉這種偏性,讓它變得平和一些,所以豬肉在烹製的時候往往會加很多辛香佐料,花椒,大料一起燉。所以你看,紅燒肉里加了很多調料,這時候做出來的豬肉,就平和一些。
鴨子肉是養陰的,脂肪配比與橄欖油相似
鴨肉是養陰的,大家可能不了解,在過去清朝皇宮裡邊,大家知道乾隆皇帝是中國歷史上活的歲數最大的一個,全世界的皇帝裡壽命排第二。那麼他為什麼長壽呢?因為他吃的比較講究。乾隆皇帝吃的肉,你知道主要吃什麼肉嗎?我覺得他每天這個菜譜裡面都離不開這個鴨肉,這個鴨肉品質非常高的,尤其鴨肉的脂肪,和其他肉的脂肪都不一樣。其他肉的脂肪吃多了,膽固醇會升高,血液會粘稠。而鴨肉不是。
鴨肉吃多了不會這樣,鴨肉的脂肪的配比和橄欖油的配比比較相似,而且它能夠保護心腦血管,能夠降低膽固醇,這是個非常奇特的現象,但是很少人了解的。所以清代皇宮菜譜裡面,每天有很多道菜都是有鴨肉的,這古人不懂這些什麼膽固醇,但是古人懂得這東西好像不會讓人特別胖,好像吃鴨肉比其他肉就要好一些,所以御廚給皇帝做菜裡面鴨肉比例特別多。鴨肉滋陰,在宮裡,燕窩總是和鴨肉一起去做,蟲草也總是和鴨肉一起做,都是因為鴨肉幫助滋陰。
所以,當孩子有陰虛、虛熱的時候,可以選擇吃鴨肉,吃鴨肉還是有好處的,這個時候就儘量不要給孩子吃什麼加了很多香料的牛羊肉。
當然明白這個以後,就知道在吃肉的時候會有所選取,就知道了我的體質適合吃什麼樣的肉類。孩子有點陽虛、怕冷就可以適當吃點牛羊肉,在選用的時候就會有所區分。
總體來講,肉類要均衡搭配,不要天天給孩子就吃肉,這是堅決不行的!肉類也是分寒熱溫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