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寶寶在生命的最初兩年,為他們的未來發展奠定了全面的基礎。

帶著這些問題,兒科專家格迪·辛格博士,邀請了世界各大名校的心理學家和200多位嬰幼兒,進行了一系列精彩的科學實驗,來揭示嬰幼兒在頭兩年不可思議的心理髮展變化。

BBC將這些研究拍成了3集紀錄片《北鼻的異想世界》(The Wonderful World of Babies)。

在我印象中,這也是首次,大規模地把眾多經典兒童心理學實驗搬上熒屏,讓數以千萬計的普通父母能夠意識到孩子的早期發展和“養孩子”是門科學,而且是門很“神奇”的科學。

它也給了我們一個機會,能夠重新審視看待我們自己的孩子,甚至是看待我們自己的方式。

我們中國人講,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從某種程度來講,確實是有科學依據的,唯一的問題是,這不是我們在三歲和七歲的時候袖手旁觀“看”出來的,而是做父母“做”出來的。

寶寶就像一臺不帶說明書的最複雜、最精密、最神祕的儀器,而這部紀錄片,在一定程度來講,就是送給千千萬萬新手父母的“使用說明”和“傻瓜教程”。

它不僅幫助我們“看懂”寶寶、“理解”寶寶,更讓我們明白,真正的“早教”,是在孩子生命中的頭幾年,做“更好的父母”,多做一些遵循科學規律的“親子互動”。

懂娃,奠定一切;早教,影響一生。

自從孩子會爬以後,帶孩子就是一件“累斷腰”的事,怕磕、怕碰、怕摔著。就算睡著了也不省心,誰家孩子沒有過翻滾下床的經歷呢?

兒童心理學上有一個經典的實驗,叫視崖實驗,可以判斷孩子是否具有“深度”知覺的能力,也就是說,是不是有能力避免從“高處跌落”之類的危險。

紀錄片的研究者也搭建了一個視覺上的“懸崖”,就像我們到各地去玩腳下是玻璃的景觀臺和玻璃棧道一樣。

我們成人知道,站在玻璃上是安全的,但是幾個月大的寶寶還意識不到這一點,面對“危險”的懸崖,他們會繼續往前爬嗎?

剛學會爬才“幾天”的哈西亞,面對前方媽媽的召喚,毫不猶豫爬了過去。看來,哈西亞還意識不到這樣的“懸崖”可能會帶給自己“危險”。

接下來的幾位寶寶也一樣。

所有剛學會爬行的嬰兒,都有些“無視”懸崖的存在。看來,他們還沒有建立這種與注意力、記憶力有關的“高階”的認知能力。

可是,已經爬行了2周以上的寶寶,會怎麼做呢?

這些有爬行經驗的寶寶,明確意識到了,面前的這個“坑”,不能踩!即使媽媽在前方召喚。

幫助我們的思維和判斷能力得到發展的一個重大里程碑,是爬行。爬行不僅促進大腦發育,大幅度鍛鍊了寶寶的手眼協調和大動作能力,爬行也讓寶寶以全新的視角重新認識這個世界,也學會了躲避潛在的危險。

覺得不雅觀,害怕弄髒衣服,喜歡把孩子抱在懷裡而不讓孩子爬行的老一輩經驗,你還在用嗎?

寶寶思維發展的一個關鍵,在於“記憶力”。記憶力發展的第一個階段,是在腦海中保持“心智影象”的能力。

對6個月大的寶Bora講,“能看到的”,才是存在。比如眼前的這個小球,如果被蓋起來,會發生什麼?

當球被遮蓋起來,蒙蒂小朋友“看不到”球時,對寶Bora講,球就“消失”了,他們對球也就失去了興趣,不會去尋找,彷彿這個球從來沒有存在過。

而10個月大的拉菲,會一把扯開這塊紅布,因為他很清晰地“記得”這個球的“影象”,記得我剛才是在玩“球”!

拉菲之所以能夠“記得”這個球,能夠保持這個“心智影象”,是因為,在大約8個月大時,寶寶的大腦會經歷前額皮層的生長突增,這是與記憶力相關的大腦區域,它改變了寶寶看待世界的方式。

同時,它也帶來了每位父母最熟悉的一種情緒:

分 離 焦 慮 !

從此以後,當媽媽離開房間時,媽媽的“樣子”就不會從腦海裡消失,寶寶記得她,寶寶想要她回來,並哭著到處尋找,無論你是在上廁所,還是在洗澡。

現在,你還會責怪他們嗎?

好訊息是,當寶寶再大一些以後,他們會發展出更好的記憶和客體永存,也就是說,他們明白了一個道理,即使他們“看不見”媽媽,媽媽也同樣在那,不會離開自己,仍然會回來。到那個時候,他們的分離焦慮就會逐漸減少。

當然,前提是,在陪伴孩子的一天天中,你不能隨口“忽悠”他們,“媽媽一會就回來”,而又一次次地“破壞”這種信任感。

寶寶在一歲半到兩歲之間,會經歷一個語言的爆發期,它在某種程度上,影響了孩子今後的語言能力。也是從這個時候開始,詞彙量大的孩子,和詞彙量小的孩子,出現了劇烈的分化。

說話多的孩子,在這半年時間,掌握的詞彙量會從200直接翻番到400以上。

研究表明,早期語言越多,未來學業表現更好,更有利於個性的塑造。有心的父母,總是為孩子創造一個更好的早期語言“環境”。

而你,還會不以為然,相信“貴人語遲”嗎?

那麼,父母主動多說話,就會增加孩子詞彙積累的速度嗎?

研究者為一個寶寶21個月大的家庭配置了一個新型的詞彙追蹤裝置,能夠記錄媽媽和寶寶一天中全部對話出現的詞彙。

頭一天,媽媽說了1.3萬個單詞,小佩西說了2500個單詞。這已經非常不錯了。

隨後,研究者要求媽媽儘可能利用所有的機會,和佩西多交流。

各種聊天、講故事、講繪本、帶出去玩,這位媽媽也是拼了!

結果是什麼呢?結果是這位媽媽這一天說出的詞彙量上升到了1.37萬,儘管只增加了5%,但是,寶寶的詞彙量卻從2500增加到了2800,增長了13%。

更重要的是,這位媽媽和寶寶,親子間“一來一回”的“對話”,從頭一天的738句,增加到了1022句,增加了38%!

而這種“對話”形式,對於兒童語言發展,是至關重要的。

所以,答案就是這麼簡單,你不需要是一個兒童發展專家,你甚至不需要任何專業知識,只是和寶寶多說話,多說話,多說話,你就能在早期,為孩子的語言發展打下一個堅實的基礎。

對於很多媽媽來講,當媽以後,會自然而然地用一種“特殊”的語音語調來和寶寶說話,你可以叫它“寶寶語”,叫它“嗲聲嗲氣”,或者,叫它“父母語”。

它的核心特徵就是:提高音調、拖長髮音、節奏清晰。

但對於很多爸爸來講,似乎拉不下這個臉,覺得這樣說話可能有失男性尊嚴。

還有種觀念可能覺得,我們應該一開始就像平常成人一樣說話,這樣,寶寶才能更快習得“正確”的語言方式。

事實是這樣嗎?

劍橋大學的研究者來到節目中,做了一個實驗,通過先進的嬰兒大腦掃描器,來研究寶寶聽到不同的語言方式時,大腦有什麼反應。

參加實驗的小寶寶會看到螢幕裡一位阿姨在用兩種說話方式對著他們說話,一種是“父母語”的方式,另一種是平常成人說話方式。

當研究者用“父母語”說話時,小埃爾西聽得很認真。

而當研究者以正常語調說話時,小埃爾西很快失去了興趣,開始埋頭找吃的,或者回頭找媽媽。

這個過程中,小埃爾西的大腦裡,在發生什麼變化呢?

在聽到那位阿姨說話時,小埃爾西的腦電波是在實時變化的。以什麼樣的模式在變化呢?一種“大節奏模式”。

而“父母語”,就包含了這種“大節奏變調”。這對嬰兒的大腦發育很重要。父母語的語音中的那些“峰值”,被嬰兒的大腦以極好的同步方式接收了。

因為“父母語”強調了詞彙的節奏,提供了最佳的“輸入”方式,與寶寶大腦的工作方式相“吻合”,所以才會被寶寶的大腦輕鬆接收,騰出“精力”來關注語言的“內容”。而不至於像我們聽到一位一直語調平平的老先生講課一樣,昏昏欲睡,談何內容加工!

所以,對於小寶寶的大腦而言,最適合的語言,是“父母語”。

新晉爸媽們,讓我們燥起來,用誇張的表情和語調,投入到生活這個大舞臺吧!

慢慢地,一眨眼間……寶寶快到2歲了,你知道會發生什麼吧?

是的,Terrible 2,大名鼎鼎的可怕2歲,其標誌性的特徵就是大發脾氣,瞬間哭嚎。最主要的原因是什麼?就是他們的“獨立意識”發展和自身“能力有限”之間的衝突。

拿個玩具拿不到,暴哭;穿個鞋穿不進,暴哭;你不讓他們疊衣服,暴哭;疊衣服疊不好,暴哭……

你以為他們任性?你以為他們是故意的?

那他們真是比竇娥還冤。

研究人員在一位寶寶阿瑪亞身上貼上感測器,能夠記錄心率、運動、甚至出汗情況,資料通過無線傳輸。

研究人員讓阿瑪亞的媽媽先和阿瑪亞平靜玩耍,通過感測器傳輸資料,獲得阿瑪亞心率的平均值是130左右。是的,寶寶的心率是高於我們成人的。

然後,玩一個有“難度”的任務。這個玩具是不是很眼熟?

果然,阿瑪亞幾次嘗試不成功,很沮喪,瞬間大發脾氣。

而此時,阿瑪亞的心率是多少?瞬間飆升到了180!

想想180是什麼概念?在這種心臟快要“跳出胸腔”的感受下,你能控制自己的情緒?

這是個惡性迴圈的過程,阿瑪亞越生氣,釋放的皮質醇就越多,導致她壓力更大,心率再次上升,從而感到壓力更大,變得更沮喪,周而復始。

問題的關鍵是,這個年齡段的寶寶,沒有辦法自己脫離這個迴圈,他們需要有人在這個時候幫助他們,拉他們一把。

你,還會在這個時候說“不能慣她,讓她哭!”嗎?

寶寶大發脾氣時,你會怎麼做?抱起來哄?

研究人員又設定了一些容易讓寶寶發脾氣的任務情境,再讓爸爸媽媽們用不同的“策略”去安撫自己的寶寶。果然,拿不到盒子裡的糖果,這些寶寶和剛才的阿瑪亞一樣,心率瞬間飆升至180,大哭不止。

一位媽媽抱起孩子安慰,一段時間過去了,心率仍然是180。研究人員解釋說,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有很強的獨立意識,你在這個時候抱著他們,他們有可能反而覺得你在“約束他們”。

隨後,研究人員讓這位媽媽把安撫策略改變為“轉移注意力”。“看!你看那隻小狗,它在叫誒!”

「小朋友暫停哭嚎,不由自主向小狗看去……」

是的,見證奇蹟的時刻到了!

小朋友的心率瞬間下降到130以內,也就是平靜時期的基準心率。一場暴風驟雨,頃刻間消弭於無形。

這個年齡段的寶寶,是“活在當下”的典範,上一秒糾結的問題,只要你應對得當,下一秒轉眼就忘。

這個實驗支援了研究者之前的結論,分散注意力,是讓發脾氣的幼兒平靜下來的最有效的策略。

而隨著年齡增長,那些逐漸學會了“自我調節”,能夠通過“自主地”分散和轉移注意力來應對挫折和誘惑的寶寶,就會在誘惑面前保持克制,在挫折面前進行自我調節,在先付出後回報的任務中獲得延遲滿足。

研究人員想進一步了解能夠自控和不能自控的寶寶,大腦活動有什麼差異。

桌上擺了個誘人的熒光棒玩具,媽媽卻說“不能碰”。有的小寶寶沒有絲毫遲疑,伸手就拿。

她們的大腦額葉區域沒有任何變化,活動感測器呈現一片藍色。這意味著,她們並沒有啟動用來抑制對熒光棒渴望的大腦連線。

而有的寶寶卻能進行自我控制,堅持長達1分鐘之久。他們會採取各種策略,來分散和轉移自己的注意力。

此時,他們的大腦額葉區域顯示的感測器訊號呈現一片紅色。

也就是說,她們的大腦額葉區域發生了大量的活動連線,他們在努力控制自己的行為和情感。

需要說明的是,那些“不能自控”的孩子並不淘氣,他們只是還沒有開發大腦中抑制衝動、遵守規則的那部分功能。

寶寶大腦自控區域在20個月左右發育基本成熟,因此,2歲以後,開始逐漸培養孩子的自控能力、延遲滿足能力,對孩子未來的發展至關重要。

社交,是我們漫長人生中不可或缺的一條主線。我們的寶寶,又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具備了這項能力的雛形呢?

研究人員帶著行動式大腦掃描器,來到剛出生1周的寶寶亞瑟的家,首次把這種裝置戴到了這麼小的寶寶頭上,希望探索我們過去從未曾窺見的一片神祕領域——初生嬰兒的大腦活動。

通過一個Pad,研究人員首先給亞瑟寶寶展示了15秒的“機械玩具”視訊:

這個時候,亞瑟的大腦活動幾乎沒有發生什麼變化,這條橙色的曲線顯示的是流入大腦的血液,代表大腦活動的頻繁程度。

然後,亞瑟看到的是“人臉”視訊:

這個時候,可以看到,這條橙色曲線急劇上升,說明在他看到人臉時,有“大量的氧,湧入大腦”。

也就是說

我們的大腦,更喜歡人臉,遠勝其他任何“玩具”。

了解了這個驚人的發現以後,你還會用大量的“聲光電玩具”去替代你出現在寶寶面前嗎?

研究人員邀請來不滿1歲的寶寶們,準備給他們上演一出特別的、無聲的“木偶劇”。而這個年齡,在我們過去的觀念裡,並不具備“思考能力”和“判斷能力”。

紅色圓形木偶想爬上山,但“討厭”的藍色方塊木偶總是會把它推下去。

而“樂於助人”的黃色三角木偶幫助紅色圓形木偶爬了上去。

木偶劇結束後,研究人員把“好人”黃三角木偶和“壞人”藍方塊木偶拿到寶寶面前,他們會選擇“好”木偶還是“壞”木偶呢?

結果是,所有寶寶都似乎經過了一番“思考”,然後選擇了“好”的黃色三角木偶!

沒有聲音,沒有劇情,一個短短的木偶劇,所有不到1歲的寶寶們已經能夠對“好”行為和“壞”行為做出自己的判斷。

性本惡?性本善?還是“無善無惡性之本”?你有自己的判斷了嗎?

(注:原片中此實驗缺乏對顏色和形狀的控制,尚嫌不夠嚴謹)

我們從出生起,就已經在建立關係、開始社交。

寶寶的第一個“社交”物件,毫無疑問,當然是媽媽和爸爸。但如果他們得不到媽媽爸爸的“關注”,會發生什麼呢?

科學家邀請了4個月到1歲的寶Bora參加這個研究,先讓媽媽/爸爸和寶寶盡情地玩耍,然後突然把臉轉過去,再把臉轉回來時,不帶任何表情,並且在2分鐘裡不會理睬寶寶。

會發生什麼呢?

伸手要抱、發出吵鬧的聲音、嚎啕大哭,寶寶們非常努力,想用盡一切辦法,贏回父母的“關注”。

而當父母依然沒有反應時,他們幾乎處於“崩潰”的邊緣,直到父母終於開始重新關注他們。

很明顯,嬰兒幾乎立即能意識到“情感聯接”被“切斷”,並主動採取各種“修復”行為。在這段上天賦予的親子關係中,很多時候,他們總是處在“積極主動”的一方。

你還會因為各種原因,“忽視”自己的寶寶嗎?

半個世紀前的觀念認為,嬰兒太過依戀媽媽,媽媽和寶寶的過多互動,不利於寶寶的成長,不利於“獨立”,會成為社會的“巨嬰”。

心理學家哈洛在50年代末進行的一系列著名的“恆河猴實驗”顛覆了這一看法。

因為這個實驗太過“殘忍”,紀錄片已經不可能再重複。但當時的實驗錄影,仍歷歷在目。

實驗結論是,擁有充足的食物,而缺乏“愛”和“親密關係”的猴子寶寶,無法生存,至少是無法“精神健康”地生存。

嬰兒寶寶和猴子寶寶一樣,需要和媽媽之間的緊密連線、身體撫觸,才能成長為快樂、自信和獨立的人。相反,則會產生一系列、巨大的成長問題。

“黏人”的寶寶有時讓人心煩,但這恰恰說明,他們具有一種積極的情緒:對親人的依戀。在這種依戀中,他們獲得生理上和情感上的滿足。而這,正是心理健康的基礎。

現在,你還會因為擔心“不好帶”,而不讓寶寶“黏”媽媽嗎?

寶寶生命頭幾年

是最神祕、易逝,又最重要的時光

初為父母的頭兩年,總是倉倉促促、忙忙亂亂,或者,以為吃飽喝足就是寶寶的全部。

而這,遠遠不夠。

這部去年底才上線的紀錄片,在騰訊視訊上,已經有近2000萬次的專輯播放量,也就是說,至少有幾百萬的中國媽媽和爸爸,接受了更“科學”的早期育兒知識,或是希望成為“更好”的父母。

儘管紀錄片裡的很多實驗,從嚴格的“實驗設計”角度講,還有一些問題,但瑕不掩瑜,不妨礙我推薦每一位父母都去看一看,看看這本難得一見的“寶寶說明書”。

多懂一分孩子,養育就少一分錯誤;

少犯一次錯誤,家庭就多一分幸福。

而這,正是寶寶能夠“3歲看大”的基礎。

看了這部紀錄片,你會立下什麼新的flag嗎?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女兒照鏡子,發現自己的“小蠻腰”沒了,寶寶之後的反應笑翻網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