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告訴了我們人在不同的階段會有不同的心理訴求,當一個接一個的訴求被滿足之後,人們會追求更高的訴求。
孩子也是一樣,如果孩子在做某一件事情上得到了廣泛的認可,特別是父母的認可之後,那麼孩子的內心會充滿了鼓勵,就會把接下來的事情做的更好。這就是樊登老師《陪孩子終身成長》裡面這一章節的分享。
價值感決定孩子飛多高當一個人擁有價值感時,他會知道自己是值得被愛的,他的內心會充滿能量,他對未來會充滿期待,對人生擁有極高的熱情度。
我們大人在平時的工作中,或者生活中往往也是這樣,每當我們被領導,被公司,被身邊的朋友認可,並且受到鼓勵的時候,我們就會備受鼓舞,努力讓自己保持在一定高度,會希望自己能夠取得更大的成績。
一個有價值感的人,自尊水平往往也會較高。一個擁有高自尊的孩子,他對自己的評價就會很高。幹感覺到自己的重要性,自律性也會更強,自然能管好自己。
就像有時候我們被評為公司的先進員工,或者被公司,客戶在某一方面認可,表彰之後。我們往往會像打了雞血一樣,在精神上得到充分的滿足,進而想去的更大的成績,想成為更加優秀的人。可是一旦,我們付出了自認為的艱辛努力,可是並沒有得到周邊的認可,包括精神上,物質上,可能我們就會有一種心理上的不滿,就會採取一種消極的態度。
歸屬感與價值感,讓孩子願意變得更好親子教育中,第一根支柱是無條件的愛,第二根支柱是價值感。……一個孩子終其一生都在尋找兩樣東西,一個叫做“歸屬感”,另一個叫做“價值感”。
在我們同孩子相處的過程中,我們會從內心想給孩子創造一個歸屬感,這就是他們的家,是我們共同的家。就像一個港灣,希望在這個港灣能夠給予孩子充分的補給,以便孩子能夠從港灣順利出航。當孩子在外面受到了委屈,亦希望給孩子提供一個溫暖的港灣。當然,我們的港灣只有孩子一艘船,這艘船不來了,我們這個港灣也只能是一個被廢棄的港灣。
這應該就是我理解的,家長給以孩子的歸屬感,以及孩子在這個港灣的意義所在,暨價值感。當然這只是屬於家庭的。家庭以外的我們就不去展開了。
歸屬感是一個人要知道自己屬於哪一個家,知道自己在家人這個團體裡,是被無條件包容和接納的。
我也無數次說過,我們對於我們自己的孩子,就是一種我們自以為是的無私的付出,從來沒有追究過多與少,從來沒有計較過所謂的成本。因為我們都以為,我們願意為孩子付出一切,能給的我們都會給的,毫無保留。我們無私的愛就是給予孩子的歸屬感。
價值感的重要性體現在------如果一個人很愛自己的父母,也知道父母對自己是無條件的愛,但他最後變成了啃老族,這會是我們想要的嗎?……所以,我們要找到,是什麼讓這個孩子有動力出去做事,讓他願意成為一個厲害的人,讓他成為一個有理想,有追求,有抱負的人。這來自價值感。
然後就是孩子這艘小船,可以載滿我們給予的補給,順利出航,並且繪製出宏偉的藍圖。我們作為父母,有責任,更有義務引領孩子一起啟航,賦予孩子去尋找所謂價值感,存在感的意義。雖然我們不可能給予孩子更多未來的東西,可是我們可以儘可能地告訴孩子,引導孩子未來是一個什麼樣子的,可能會是什麼樣子的,孩子如何在未來體現出自己的價值。
沒有人會自帶價值感千萬不要以為有錢人家的孩子就一定會自帶價值感,很多有錢人家的孩子,如果爸爸媽媽一直在貶低他們的人格,他們照樣會喪失價值感。
或許我們的孩子會抱怨,或許我們曾經也抱怨過。或許我們現在正在焦慮,或許我們正在被人鄙視。因為我們不是富貴人家,沒有條件像富貴人家一樣,給孩子提供更多的更好的條件。但是就像樊登老師說的那樣,富貴人家的孩子就一定會有很明確,很高尚的價值感嗎?
無論是影視劇裡面還是我們身邊,我們都能感覺到,未必是這樣。即便是出身富貴,可能他也很迷茫,他也無所適從,甚至於他自身在家庭裡面的歸屬感還沒有我們這些普通人家的孩子強烈。
因為,我們能夠給孩子的精神層面的東西更多,因為我們除了把我們全部的愛給孩子之外,我們確實也拿不出富貴人家那樣的私人飛機,邁巴赫,勞斯萊斯給到孩子。可是我們會省吃儉用,給孩子最奢侈的精神補貼。
很多人是社會上優秀的人才,但是如果不懂教育,他們的孩子並不會天然的向父母一樣優秀,反而因為父母的見識足夠多,更讓孩子生活在巨大的壓力之下。
富不過三代。這或許是古人總結出來的東西,也或許是一種虛偽的羨慕嫉妒恨的說法。誰知道呢?儘管我們也見過這樣的所謂沒落的富三代。或許我們也聽到很多身邊所謂的沒落的貴族們。
我曾有個同學,他的父母都是高階知識分子,他後來因為痴迷遊戲,整天曠課被學校勸退的真例項子。父母的優秀和孩子幾乎沒有關係,如果做父母的不付出心血在教育孩子身上。如果家長只會說你只要有我的一般成就就好了之類的話。每天孩子都生活在父母的陰影裡,生活在絕大的壓力之下。
怎樣才能讓孩子有價值感?你要給孩子做事的機會。……讓他意識到他所做的額事真正有價值,讓他意識到他有能力透過自己的學習和工作改變自己和周圍人的生活狀況。這時候他對自我的評價就會很高。
充滿自信的樣子!這可能是我們願意看到的,或者說我們希望孩子可以做到的。但是一定不是盲目的,一定不是無緣無故的。只有在家庭裡面從小讓孩子感覺到自己的“有用,有價值”甚至於是極端點的“缺你不行,我們需要你”這樣的環境,孩子才會不斷的進步。畢竟,被人需要是一種莫大的榮譽。
一旦一個人感覺被周圍需要,我相信一切的懶惰都會被扔掉一邊。只有自身不斷的進步才有可能在周邊的環境裡始終屹立不倒,始終被人需要。
這種對自我的評價,我通常叫做“自尊水平”。一個人的自律性來自他的自尊水平,自律性越高的孩子,自尊水平就會越高。
當孩子建立了這種被需要的自尊,站在了我是被需要的高度上,就很難不進步。因為這種精神上的刺激是一步到位的。除非有一天不再被需要,他就會一直想被人需要。想成為被人需要的人。這或許也是人類進步的源泉。
對自己的孩子給予最大的愛,最無私的愛。這一點在大多數家長那裡都是不難的。難的是這種愛的方式,態度以及方法。難得是讓孩子感覺到自己的價值所在,難得是讓孩子始終有一種被需要的感覺。包括我在內,多少次透過所謂的“激將法”去“刺激”孩子。想透過把孩子說的一文不值的方式來刺激孩子能夠奮發圖強。
我們也知道有時候管用,有時候不管用。對有的孩子管用,對有的孩子是反作用……如果真的起到哪怕一次反作用,我們都要為我們的愚蠢付出沉重的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