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我家沒煙囪,聖誕老人是咋鑽進我家給我送禮物的?”
“爸爸,你說這個砍樹的鬥鬥車是怎麼升上去的?”
“爸爸,為啥這個拖把使勁轉就可以把拖把甩幹了?”
“爸爸,咱家小兔子的嘴為啥是三瓣的?”
“爸爸,‘雞屎果’的英文怎麼說,今天AKISHA問我,我不知道怎麼說?”
面對元寶這一連串的問題,物理類是我的強項,答案張口就來,可是面對‘雞屎果’的英文、聖誕老人怎麼進來的之類的問題,真不是我強項。隨著元寶的長大,他對未知事物的好奇心也越來越大。
百度上對好奇心的定義是這樣的:好奇心是當我們想要知道某種不知道的事物時,表現出來的一種認知上的複雜情感,可以理解為是一種內在動機,這種內在動機是主動學習和自發探索的關鍵。
對孩子的好奇心家長還真不能忽視,尤其當孩子象個小蜜蜂一樣在你周圍嗡嗡嗡時,父母有時會無所適從,因此失去耐心,以各種各樣的理由制止、敷衍甚至訓斥孩子,逐漸地孩子便會失望,從而不敢提問,沒有了好奇心,失去了探索世界的慾望,也失去了前進的動力,這才是最可怕的。建議家長這樣做:
營造童話世界,孩子永遠都有聖誕節聖誕節在我家對孩子們來說是個重要的日子,這和中國傳統文化並不衝突。許久前許下的願望,到了這一天,真的有一個和藹的長著白鬍子的老爺爺駕著馴鹿不遠萬里給他們送來禮物,長久的期待變成了現實。我家大寶,雖然14歲了,早已知道聖誕老人實際上是爸爸媽媽,但今年收到格蘭芬多學院的一套魔法COSPALY衣服依然興奮雀躍了一整天,當她拿著魔法棒,說要解除我武器時,我似乎又看到了十年前的大寶,不禁感慨:我們的孩子不是為長大和成功而活著的,孩子首先應該為活好童年的每一天而活著,一個人的童年就那麼幾年,孩子總要長大,童話也有一天會消失,但我們仍然願意延續這份快樂。
陪伴鼓勵孩子創新玩法“爸爸,你看,我可以這樣吊著”,在小區健身器械區,元寶自己把腿掛在欄杆上,倒掛著,我只要在旁邊做好保護工作就好了。有時他把跳繩拿下去,不是跳繩,而是和同伴扯著繩子當球門,有時當拔河的工具,小朋友最難能可貴的是正是這種非常規的的遊戲手段,家長千萬不要迫不及待地干涉孩子,試圖將孩子拽回所謂“正確的軌道”上來,這樣恰恰使孩子錯過了許多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機會。
做“沒見過世面”的家長今天早上,我和元寶回家的路上,他看見市政工人正在修剪路邊的樹枝,好奇的停下小單車盯住那個搖臂送工人上去,然後工人拿起鋸子開始鋸樹枝,他直接坐在路邊的侯公交坐凳上,我也象沒見過世面的家長一樣,把單車停下,和他一起看工人操作的全過程,當樹枝落下時,我也配合他一樣“哇噢”半天。公園裡、街邊、飯館、周圍的小社會,都可以激發孩子好奇心的。蠶寶寶怎麼變成蝴蝶,螞蟻是怎麼打地道的,小兔子是怎麼跳到籠子上的,這些大自然中小動物的生活起居,這些在孩子眼中都是一個個謎團,是孩子認識世界的良好契機。不經意間陪孩子仔細並觀察這些現象,他的好奇心就會與日俱增,長此以往,孩子就會形成自己的思維和想法。
讓我們用耐心守護孩子的好奇心,它是孩子的寶貴財富,好好利用這筆財富,將會讓孩子受益終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