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前段時間,我對已滿16週歲的兒子說:爸爸最痛心疾首的,對你犯下最大的錯誤就是,在你小時候,揍你輕了,跟你講了太多道理。

兒子不解,問到:難道不講道理就好?難道您沒狠狠揍過我嗎?

我說:對,包括現在跟你講道理,你也未必能聽進去,而且現在我也不可能打得動你,在你小的時候真的不應該跟你講太多道理。

俗語‘棍棒之下出孝子’沒錯的。

你知道嗎?每個人都是隨著成長而閱歷加深,閱歷不斷加深而產生認知,認知會被每個人不斷在內心加強,進而變得越來越固執,只要與自己認知不符的,往往都會被認為是錯的。

每個人年少時的認知,不可能有大幅超越,比如一個五歲的小孩,在街上有陌生人給他好吃的,小孩非要吃,而父母無情拒絕,甚至把他訓斥哭,那時候小孩子是無法理解的,這就是每個年齡段的認知。

即便年少時讀了大量聖賢書,未經社會歷練,也不會深刻領悟其中奧義,仍然會停留在那個年齡段上。

以你小時那點認知,做了錯事,也不會從根本上完全明白錯在哪裡,就是現在,你也不一定能聽明白我講的道理。

這個世界本來也不存在真正的公平,父與子能公平嗎?父親就是父親,兒子就是兒子,“養不教父之過”,你選擇投胎過來,我就有義務儘量教育你。

小時候做錯事就應該被懲罰,然後再告訴你為什麼,以後就不會再犯了,長大後自然會明白。

未被懲罰,而只顧講道理,你根本無法理解,錯誤還會繼續再犯,一點用都沒有。

兒子選擇了沉默。

因為在他這個年齡段,已經很固執己見了。

想想這麼多年,初為人父,教育子女的方式,我選擇了講道理,很少動手,可能是出於少年時經常挨父親揍,留下的“心理陰影”,不想讓孩子受皮肉之苦。

我小時比較不安分,經常會犯錯誤,經常被父親揍,當時感覺很委屈,長大後才明白,當時確實做錯事太多,以那個年齡的認知是無法理解的。

當時對父親也是充滿怨恨,暗下決心,將來自己有孩子後,一定不能像父親那樣,時至今日,我發現自己又錯了。

父親去世十多年後,靈魂深處的我才真正與父親和解,是他讓我避免走歪路,也少走了很多彎路。

國學中經常提到“大道至簡”,我想子女教育上也應如此,能洞穿根源本質上的問題,子女教育將不會變得如此棘手。

在小樹初長成之時,生活中的親情關愛,犯錯後的適度懲戒,輔以簡明闡述道理,比小樹已經長歪了,再讓他修正,再讓他覺醒,再苦口婆心規勸,要省去家長日後大量的精力。

所以,過猶不及,一味懲罰而不講清楚為什麼懲罰,或是一味講道理而不懲罰,都是教育子女的過失,都是從一個極端走向另外一個極端。

以一個孩童的視角,哪怕是成年人,往往也是站在自己僅有個人的認知來看待周遭一切。

每個人所固守的認知,最終導致選擇和行為的不同,不同的選擇和行為,最終導致每個個體的命運不同。

本文僅代表個人觀點。

20
最新評論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爸爸媽媽,我疼!1歲孩子被燙傷之後說的唯一一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