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家庭窮富,多數人第一反應是想到家裡有多少錢,父母從事著怎樣的工作,孩子每天能得到多少零花錢。
有人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也有人說窮人的孩子輸在了起跑線,其實經濟上的窮,並不是影響孩子未來最重要的原因,沒錢不要緊,就怕孩子“心窮”。雖然現在生活條件普遍提高,但還是有些家庭生活拮据。“窮孩子”不單是因為錢少,而是身上的很多特點藏不住。
大學時班級有一位女生,父母每個月只給她600元的生活費,算下來每天勉強夠吃飯。當學校需要交其他費用時,家長會讓這個女生把收據拍成照片,只是害怕女生撒謊多要錢。
週末時我們會去超市逛一圈,女生從來不出去逛街,尷尬地說自己沒有錢。開學時女生報了舞蹈社團,期間大家需要一起訂購團服,女生想了想沒敢和父母說,而是在寢室吃泡麵,省下來一週的飯錢拿去買團服。
我們一直以為她的家庭條件不好,班級上很多同學都照顧她,甚至有人提出要給她資金上的幫助,但都被女生拒絕了。
直到一次暑假,我們才知道女生家裡很有錢,父母開著幾十萬的車,家裡的房子也不小,而且她的父親很能賺錢,女生可以算上富二代的級別。令人奇怪的是,她的父母教育教育方式很特別,從小到大父母對她都很吝嗇,除了學習以外的事情不喜歡她花任何多餘的錢。
後來女生說小時候她習慣了這種生活,覺得無所謂,但上了大學後才知道自己和別人不一樣。她不在乎每個月比別人花的錢少,而是覺得家裡雖然很有錢,自己卻從小窮到大,而且是打心底裡的那種窮,磨滅了她的自信和對生活的希望。
所以從小到大,即使她家裡很有錢,在外人看起來也是個窮孩子,還受到過不少白眼,她也懶得和別人解釋。這種“心窮”比金錢帶來的影響還要更大,即使隱藏得再好,也很容易被看出來。
“窮孩子”藏不住的特點金錢上的窮可以賺到,但心窮的孩子一旦形成習慣,很難改正過來,對人生有不小的影響。
1)萬事只看價格,錯過很多美好事物
雖說節約金錢也是一種美德和好習慣,但在成長過程、和孩子以後的生活中,價格不是衡量所有事情的標準。比如花幾百元可以學到一項本領,本領所帶來的價值,遠不止那幾百元。但心窮的孩子從小被教育花那個錢沒有用,導致她錯失了很多機會。
當和朋友愉快地逛街時,別人會精心挑選一款適合自己又漂亮的服裝款式,但心窮的孩子眼睛始終盯著吊牌價格,錯過他最喜愛的衣服,過後卻一直在糾結的又後悔的心情中。
2)極度自卑,影響人際交往
沒錢不代表人品差,但打心底裡覺得自己很窮的孩子,會不敢和其他人接觸,他怕被看不起,更怕大家都在花錢的時候自己口袋空空。先是在性格上體現出自卑,封閉內心,久而久之影響人際交往。
3)極度缺錢,反而容易犯錯
有些家長是為了避免孩子養成亂花錢的壞習慣,所以想控制孩子的花銷,卻沒想過,在極度缺錢的情況下,孩子反而更容易犯錯。
或是在上學期間為了多得到一些錢,而把重心轉向打工,結果賺到錢卻影響學習和休息。也可能不停向周圍人借錢,甚至走進校園貸的圈套,最後還不起還要需要家長出面解決,甚至因為校園貸而發生令人痛心的結局。
窮養和富養,不在於金錢多少見過很多父母沒有錢,也會讓孩子打扮得乾淨整潔,每天生活態度非常積極,鼓勵孩子交朋友,支援孩子的夢想。也有像霍啟剛一樣的富豪爸爸,即使家中有錢,也會帶著孩子體驗最質樸的生活。
【今日話題】你認為應該禁止的孩子花錢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