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自從當媽後,就分外關注各類育兒資訊,因此也進了不少育兒群。還別說,真是“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圍繞著“育兒”這個主題,各群的群友各抒己見,各有各的看法、理念,實操的套路也是不盡相同。我就這樣默默地看著,確實也有不少收穫,同時也會有自己不同的思考。

比如,今年是建國70週年的大日子,越是臨近國慶日,越是各類慶祝活動不斷。其中,數《我和我的祖國》這首歌曝光率最高,新聞裡、大街上、校園中,到處都可以聽到這首歌的旋律在飄蕩;搞得大家隨口哼歌,也都是這首歌的曲調。某個育兒群裡有家長就開始吐槽,說自家孩子被“洗腦”了,每天放學回家都唱《我和我的祖國》,耳朵都要聽出繭子了。

群裡有附和的,但更多的是認為:“熱愛祖國”是每個國家的人都被教導、被提倡的,教育孩子們“愛國”不算洗腦,並且是必須的。

我認為,這樣的“洗腦”,其實可以再多一點。

【歸屬感】,是人類普遍的心理需求,因為人類在進化過程中依靠“群居”生存下來,所以人類的基因是“社會型”的。也就是說,一個正常人一定是要生活在一個群體裡的,他是否被這個群體接納和他是否認同這個群體就非常重要。

【國家】,從廣義的角度,是指擁有共同的語言、文化、種族、血統、領土、政府或者歷史的社會群體;從狹義的角度,是指一定範圍內的人群所形成的共同體形式。從哲學上來看,是一群人對自己所處族群的基本共識。比如,身為中國人,我們都尊重孔子;一說“舉頭望明月”,就會想起“低頭思故鄉”;一到過年,就要拖家帶口、千里迢迢的的回家鄉與親人團聚。

一個族群要獲得其他族群的尊重,就需要一個強有力的國家作為依靠,只有自身繁榮富強了,才有所謂民族認同感和民族自信、文化自信。弱國無外交,愛國就是愛我們自己。所以,從小教育孩子要“愛國”,是非常有必要的。並且,運用孩子們喜聞樂見的方式,也是很有智慧的。

在此,我強烈安利《我和我的祖國》這部電影。雖然其中的7個篇章呈現出來的水準因為不同導演講故事的功力不同,略有伯仲,但是拿來給孩子們做愛國主義教育還是十分合適的。因為7個篇章根據時間線為觀眾展示了建國以來7個意義非凡的歷史時刻,但是又都是從小人物的視角進行的刻畫,代入感很強,把我這個大人都看得熱淚盈眶,內心升騰起身為中國人的驕傲和自豪感,更不要說更加容易被感染、被塑造的孩子了。

小屁孩的夢想

我家小屁孩,看完電影就嚷著說要當解放軍,要做儀仗部隊的一員參加閱兵式。回家路上都是踢的正步,把我急死了,走太慢了。回家後,就奮筆疾書,畫了一幅畫,描繪了和最好的朋友一起在天安門廣場升起五星紅旗的場景。一個想當解放軍的孩子,你告訴他什麼是“紀律”、什麼是“服從”也會比較容易理解和接受吧!想到這裡,容老母親發出幾聲老懷欣慰的的笑聲——這可是你自己入坑的,為娘並沒有逼你,哈哈哈哈!

管虎導演的《前夜》,講述了開國大典前夕,黃渤扮演的負責電動升旗裝置的工程師與小團隊成員一起,破除萬難,確保新中國的第一面五星紅旗在開國大典上順利升起的故事。因為暑假期間,小屁孩剛去了趟北京,所以他看到電影裡閃現的熟悉的畫面:故宮、天安門廣場、正陽門門樓時非常興奮。我也趁機引導他對比新中國剛剛成立的時候條件是多麼艱苦,而我們現在物質豐富、應有盡有,幸福的生活得來是多麼的不易。那麼,作為現在的中國人,我們可以做點什麼?正如劇中黃渤所說“紅旗是千萬人用鮮血換來的,我們能做的唯有4個字——萬無一失”——用自己的努力,確保今天的幸福日子可以一直持續下去,萬無一失!

張一白導演的《相遇》,講述了1964年10月16日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背後的故事。面臨實驗故障,張譯扮演的高遠不顧個人安危,毅然在大部隊撤退時返回實驗室排除了故障,但因此受到輻射侵害,最後犧牲。多年後,曾經的戀人方敏看到有關原子彈實驗人員的事蹟報道後失聲痛哭,我內心有遺憾,但更多的是敬佩。這個時候,和小屁孩說:集體利益高於個人利益,個人必須對事業負責,他更能理解。

徐崢執導的《奪冠》,以一個孩子的視角講述了1984年8月8日中國女排奧運會奪冠並首獲世界大賽三連冠的故事。小男孩、小女孩朦朧的感情,不用我說,小屁孩也懂。“女排三連冠,我太激動了”這個梗,他也可以學起來。

看薛曉路執導的《迴歸》單元時,我趁機給小屁孩講解了香港的歷史,並且告訴他“主權”是分秒必爭的,絕對不能做出讓步。同時,香港歷來都是中國的一部分,即算香港人更多的講英文,也改變不了他們就是中國人這個事實。國家弱小,就會受人欺負,只有強大起來才有資格和別的國家談條件;人際交往中,也是如此。所以,要儘量讓自己強大,才有維護自己主權(權利)的資格。

甯浩執導的《北京你好》,是我個人最喜歡的部分。從《瘋狂的石頭》開始,我就喜歡寧氏幽默,再加上有喜劇大咖葛優葛大爺加持,整個單元京味幽默十足,確實還是同樣的配方、同樣的味道。葛大爺把一個北京的哥演得活靈活現,從裡往外的就透著那麼一點貧、透著那麼一點狡黠和一點善良。小屁孩還不知道汶川地震和08年奧運會,但是他去過鳥巢,所以他又一次非常興奮。我趁機引導他:你非常喜歡的東西別人也非常需要的時候,你會怎麼做呢?幸福與別人分享,感受也會加強。

陳凱歌的《白晝流星》,有點不知所云(具體為什麼就不劇透了),不過我趁機和小屁孩說了一下關於在宇宙中人會失重和返回艙是怎麼返回地面的原理(結合了《銀河補習班》裡馬飛坐著返回艙回到地球的內容),相信他理解得更好了。

文牧野導演的《護航》壓軸出場,這樣安排非常好,正好把電影無縫對接到了今天的國慶閱兵。小屁孩非常期待在國慶閱兵上看到更多的飛機拉著彩煙飛過天安門廣場上空。同時,他希望自己能夠當飛行員,但又擔心自己屆時在開展訓練的時候會hold不住快速轉圈的科目,頭暈目眩。我趁機強調——有個健康的身體是能夠被選上做飛行員的基本條件。剩下的意思,小屁孩可以自己體會,是不是要多吃點飯、多運動運動呢?

中國古話說:兒不嫌母醜,狗不嫌家貧。作為一名中國人,國家富強時,我愛她;國家落後時,我也愛她。如果覺得我們的祖國還不夠好,那麼,就少用語言批評、指責,多用實際行動,從我們自己做起。學生把書讀好,公民把自己的本職工作做好,為人父母的把自己的孩子教育好。這樣,我們的國家才會越來越好!

在祖國母親華誕之際,身為一個母親,我祝願祖國永遠充滿著活力。“愛國主義”是永遠的主旋律,這樣的“洗腦”不妨可以再多一點。希望國慶假期期間,幾部彰顯中國人精神的電影都可以大賣,通過這樣的方式影響更多的中國人,愛國、愛民族!

最新評論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一根筋父子”實力較勁火了,娃小手一指:等著,以後拔你氧氣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