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為人母,我們都被懷裡這個軟糯的小肉團萌化了,天下怎麼會有如此可愛的寶寶,可是到了寶貝兩歲時,一切都變了,萌只是偶爾,更多時候是“可怕”。
每天心中都要默唸“親生的,親生的”……孩子每天摔東西,發脾氣,大哭大鬧,搞破壞甚至打人等等。這到底是發生了什麼?
什麼是“可怕的兩歲”?《可怕的兩歲》一書中提出:孩子的第一個叛逆期出現在1.5-3歲之間,2歲最為典型。心理學家稱之為:“Terrible two階段。”
孩子的自我意識開始形成,智商,行動能力,大腦發育都出現了明顯的提升,說話走路等基本生存技能此時開始井噴式發展。越來越難控制。
![](http://timg.juduo.cc/2021/01/cdb412e967f648a8ae601a54fcb119b7.jpg)
一歲半到三歲這個年齡,想法突然增多,淘氣不聽話,並且出現“叛逆期”的特徵,精力旺盛的讓大人應接不暇,並且以自我為中心,別人動自己的東西都不可以。所有的事情都要與大人“唱反調”
美國科學會研究證明:關於孩子2歲不斷意識到自我的存在;認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開始出現挑釁行為;要求每個人都按照他的想法思考;無法透過道理來溝通。
1.自我意識萌芽,以自我為中心
孩子此時初步形成了自我意識,並且想法增多,好奇心增強,所有的東西都是“我”的,“我”不要,你看“我”。
![](http://timg.juduo.cc/2021/01/1788c455a2044c4a9fda23cf445fdbf4.jpg)
並且如果個人的需求沒有馬上得到滿足,便會大哭大鬧發脾氣,開始知道自尊,要求尊重,並且會懂得害羞等。
2.開始叛逆
2歲開始孩子的第一個叛逆期,開始各種折騰,就是不聽話,沒完沒了的哭鬧,作天作地誰都沒轍,活脫脫的“小惡魔”,有強烈的被關注需求,哄不好,呵斥也不好使。
![](http://timg.juduo.cc/2021/01/d3205ade9960476c9d4cc73c0fce5db9.jpg)
3.脾氣非常大,出現攻擊行為
孩子開始有激烈的情緒,發脾氣,摔東西,大喊大叫甚至動手打人,動不動就生氣,並且大人不知道為什麼。
4.亂扔東西,拆家
剛剛收拾好的玩具,轉眼就被弄亂,各種搞破壞,喜歡翻抽屜,很多家長無奈:“我養的是娃,還是二哈?”
如何把“可怕的兩歲”變成“可愛的兩歲”?孩子進入到這個階段家長就束手無策嗎?家長的應對方式也是五花八門:比孩子情緒還激動的,樹立父母權威大吼大叫的,冷眼旁觀任由孩子作鬧的。
而這些方法都是不恰當的,孩子在這個階段,父母如果能正確引導教育,不僅可以事半功倍,還可以從中獲利很多。
![](http://timg.juduo.cc/2021/01/3f55f13816454c0184ab7725c0fa5c77.jpg)
1.多問孩子為什麼,站在孩子的角度考慮問題
我們可以在問清楚原因後,教孩子正確的表達方式,如果是因為大人的疏忽,沒有考慮到孩子的感受,大人也是要道歉的,讓孩子感受到被尊重。
2.不要過分約束孩子的行為
蒙臺梭利女士認為,2—4歲是幼兒建立秩序感的敏感期,他對待事情有自己的排序,我們家長要學會尊重和等待。
孩子有自己的秩序感,不會與大人一樣,所以我們也要保證孩子安全的前提下,尊重孩子的秩序感。
比如孩子要先穿褲子再穿衣服,那麼就先穿褲子好了,不必與孩子爭辯,是先喝湯還是先吃菜,是吃肉還是吃青菜都可以給孩子自主選擇的權利。
3.不替寶寶選擇,多與寶寶商量,原則問題不讓步
寶寶追求自我價值,不喜歡被命令,那麼就可以給孩子選擇的範圍,孩子也會接受,並且覺得被重視,比如:“我們中午吃湯麵還是小餛飩?你選擇這套藍色的衣服還是這套粉色的?”等等都可以無形中的約束孩子,而孩子不會覺得被命令反而很開心。
而當孩子出現無理取鬧,打人罵人摔東西等行為必須嚴厲制止,並且告訴孩子有問題可以跟家長說,教會孩子正確的表達的方式。
![](http://timg.juduo.cc/2021/01/b24495bd69d54437ac9ca838bcada852.jpg)
4.透過繪本故事,將孩子代入角色,進行正確行為習慣的引導
繪本是孩子從六個月開始就必備的學習工具,繪本精美的插畫,可愛的卡通人物形象,對孩子非常有吸引力,並且代入感很強,就像孩子在雨天會學習小豬佩奇蹦水坑一樣。所以繪本是孩子成長的好夥伴。
分享給家長一套繪本《歪歪兔情商彩圖注音讀本》專門針對塑造孩子性格的專業繪本。包括孩子的行為習慣,性格教育,情緒管理,性教育,社交能力,財商教育,逆商教育,品格教育,八大必備基礎能力。書中的歪歪兔,乖乖羊,威威龍會帶著孩子愉快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