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育孩子的過程,真是一個對體力、智力、耐力、創造力……多重能力的考驗!
特別是新手爸媽們,常常出於良好的用心、美好的期望,卻踩到了育兒的大坑。
所以,我們有必要來整理整理養育孩子的過程中,那些比較容易犯的錯誤。
及時個自己提個醒,避免使用下面這些無效的教育方法:
一、角色混亂——做不做孩子的朋友?也許父母有時會感到無所適從:書上說不能打、不能吼、要在意孩子的感受、還不能嬌慣……
那我到底要怎麼做嘛?
事實上,在意孩子的感受,並不意味著孩子可以為所欲為。
你是孩子的父母,並不是孩子的“朋友”。
因為朋友只需要陪伴孩子就好,而父母除了陪伴,還有教育孩子遵守規則的責任。
所以,我們當然要在意孩子的感受,隨著孩子的成熟,也應該和孩子講解紀律背後的原因。
但無論如何,最終的決定權在父母這裡,最重大的決定也應該由父母來做。
舉個例子:因為爸爸工作的關係,需要搬家。
爸爸當然需要讓孩子知道:
爸爸做了搬家這個決定,爸爸很關心你的感受,你可以跟爸爸傾訴你對這個決定的感受。
爸爸理解你的難過、你的不捨,你希望爸爸做些什麼能讓你舒服一些?
但是,不需要詢問孩子:
我們可以搬家嗎?
孩子還小,還缺乏做出重大決定的智慧和經驗。
把這樣重大的選擇教給孩子,並不會顯得尊重,反而讓孩子壓力山大。
如果孩子覺得爸爸媽媽有能力做出明智的選擇,他們才會更有安全感。
二、體罰在這個問題上,最值得關注的一點是:
對體罰的態度。
儘管很多父母,都覺得自己不會真的用力打孩子,自己是很有分寸的,而且打的背後其實是自己對孩子的關懷。
但如果大家都認為體罰孩子,是能夠被廣泛認可的,是正確的,那麼,在這樣的氛圍裡,怒氣衝衝的大人就很容易失去控制而虐待孩子。
有的父母雖然不打孩子,卻在發怒的時候猛烈搖晃孩子,這樣會造成“嬰兒搖晃綜合徵”,其後果可能導致孩子智力落後、失明甚至死亡。
因此,爸爸媽媽應該儘量避免打孩子。對孩子,永遠不要打耳光!
嚴厲的管教,加上經常嚴厲地打罵孩子,會對他們的情緒造成嚴重影響。同時,也會增加孩子的攻擊性傾向,反而讓教育問題增多,而不是減少。
如果覺得“除了打,我實在沒別的辦法”,那就應該反省一下自己,是不是自己太暴躁、對教育方法了解得太少、太無能、對教育孩子這件事兒太偷懶?
三、前後矛盾在教孩子關於“規則”、“紀律”、“什麼可以做什麼不能做”這些問題的時候,保持一致才是最佳方法。
先舉幾個“不一致”的例子:
1、
寶寶想買玩具車,爸爸說“不行”;
於是寶寶開始大哭、耍賴……
爸爸受不了了,最終屈服,還是給寶寶買了玩具車。
2、
今天孩子第一次罵髒話,媽媽覺得好驚訝,然後忍不住笑了。
過幾天孩子又罵髒話了,媽媽覺得這樣下去不行,嚴厲批評了孩子,還送到房間反省。
這樣前後不一致、隨意懲罰,孩子會感到更加憤怒,也會非常困惑。因為他們不知道這一次的行為,到底會產生什麼樣的後果?
所以,覺有明確的、易於孩子理解的規則和標準,往往效果最好。保持一致性,才是教導孩子什麼可以做,什麼不可以做的最佳方式。
四、不合邏輯的後果有時候我們大人一生氣,很多不和邏輯的規矩就脫口而出了。比如:
你要是再不好好吃飯,你以後都別吃了!
你再鬧,媽媽再不喜歡你了!
但真實情況是:即便孩子願意,我們自己都不可能願意。
我們不可能讓孩子永遠不吃飯,不可能再不喜歡自己的孩子。
所以,用腳趾頭想想,都知道這些話是不合邏輯的,這種不合邏輯的後果,不僅不能教育孩子,更是給父母自己挖了一個大坑!
其實孩子的某些無理行為,都有自然後果。等著這些自然後果自然地出現,無理行為自然就會終止的。比如:
•孩子賭氣不吃飯,一會兒就自己餓的難受;
•孩子撒潑打滾卻無人理睬,最後除了自己哭得很累,啥都得不到。
即便還有些行為,不會出現這樣的自然後果,那家長也可以建立一個邏輯結果,也就是規定一種理性、合理的結果。比如:
我們現在要吃飯,你要麼現在現在好好吃飯,要麼離開桌子,發完脾氣再回來。
要注意的是,一旦爸爸媽媽說明了結果,孩子也做了選擇,就得尊重孩子的選擇。
比如剛才那個例子,不論孩子選擇繼續吃飯,還是離開桌子去一邊兒發脾氣,我們都得接受。
但別忘記了,等大家情緒都好一些了,要給孩子一個和爸爸媽媽重新連線、合作的機會。
五、夫妻對壘夫妻團結一致,才是給孩子立好規矩的關鍵!
如果一個孩子奔向媽媽的懷抱,就能獲得“寬大處理”,那無疑會破壞爸爸的信譽啊!
這是因為相比親子關係,夫妻關係的好壞,對孩子的成長更加重要。
積極的婚姻關係,可以為孩子帶來長期的正面影響:婚姻滿意度高的家庭,孩子較少的表現出過度活躍和攻擊性行為。
因此,我們完全可以這樣看:
孩子教好了,婚姻關係不一定能改善;但婚姻關係好了,孩子的教育情況卻能得到改善。
所以,要是為了孩子的教育問題跟愛人吵起來,那才是大大的得不償失啊!
六、我只有大聲說,孩子才會聽?這其實是個老生常談的問題。
很多爸媽都說:
我知道不該吼孩子,但是我忍不住啊!我好好說她就是不聽啊!
大吼一聲,看上去真的很有效,通常能讓孩子立馬順從,於是爸爸媽媽就很容易因此獲得鼓勵,以後更頻繁地使用這樣的方法。
但實際上,這種強制性的要求很少帶來持久的結果,並且肯定會給我們的親子關係造成壓力。
孩子的內心也會這樣認為:
都是因為有人管著,我才不得不這樣做,並不是因為我的良心和內在規則覺得應該這樣做。
時間一長,次數一多,反而很可能是:
家長越吼越大聲,孩子越來越不當回事。
生活中,我們也很可能對同事有意見、對鄰居不滿意……但我們很少對同事和鄰居大喊大叫。
可為啥孩子讓我們不滿意,我們就那麼容易大喊大叫呢?
可能因為我們自己也是這樣長大的,於是我們覺得:“很多父母都這樣做,大喊大叫也沒什麼”。
但事實並非如此,大喊大叫貶低孩子,會破壞親子關係。時間長了,孩子就自動“遮蔽”這些聲音,“左耳進右耳出”。
七、講道理發現孩子犯錯了,就立刻把他拉到一邊,給他講了好久的道理,告訴他這樣做不對的所有原因……真的有效嗎?
有點經驗的爸媽都會知道:這跟自言自語差不多——孩子根本不聽。
幼兒也不可能對善惡有深刻的哲學認識,他們也不能按照大人的想法來進行交談和推理。
所以,當他們覺得爸媽就要開始訓斥、嘮叨、講道理……反正是一切自己不想聽、沒興趣、不高興的事情就發生的時候,他們就會:
停止傾聽,遮蔽你的聲音。
不如先讓孩子像前面第四點那樣,先真正體驗到錯誤行為所帶來的合乎邏輯的後果,然後再和孩子進行簡短的對話,共同制定解決問題的方法。
至於道理,真正體驗一次,比聽一次,印象深刻多了。
八、錯誤的競爭態度
你看姐姐多自覺,你怎麼老要媽媽催你?
你看鄰居家的哥哥多勇敢,你怎麼這麼膽小?
也許我們的本意是給孩子樹立一個積極正面的榜樣,讓孩子跟好孩子學習。
但實際情況可能事與願違,這樣的比較反而讓孩子滋生出自卑或怨恨。
當然,這並不是讓孩子遠離一切比較和競爭,讓孩子生活在真空裡。實際生活中,我們當然難免要面對比較和競爭。
其實競爭本身不是壞事,但人們對待競爭的態度,可能會使得競爭變得不健康。
如果競爭的唯一的目標是“贏”、“比別人更好”,而不是在此過程中學習任何東西,那就是不健康的競爭。
一旦孩子比不過,他一定無比灰心。
所以,除了給孩子看到輸贏,爸媽更需要讓孩子明白:
競爭是一個設定目標,然後實現目標的過程。
沒有人能控制競爭的結果。與其專注於獲勝,不如專注於自己所能控制的事情。
比如孩子至少能監督自己:
我是否非常專注?
我是否足夠堅毅?
我的時間安排得好嗎?
有了這樣的經驗和態度,孩子將來遇到困難、遇到挫折、結果不盡如人意的時候,才能懂得後退一步,反思自己表現出色的地方,以及可以改進的地方。而不是輕易放棄或情緒崩潰。
了解這些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常見的錯誤,可以更及時地提醒我們調整方法,別做無用功。
讓我們的努力更加有效,用更好的方法,為孩子塑造更好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