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兒出生後,胎盤自母體排出,從這時開始,產婦進入了產後恢復階段,醫學上把分娩後6周內這段時間稱做產褥期。
產後注意事項
生完寶寶的產婦頭幾天是最需要人照看的,涉及日常生活的護理、會陰傷口的觀察理療、乳腺疏通保健具體措施,從洗頭擦身到各種突發狀況的應急處理(月子裡常發生的乳腺堵塞),在產婦月子裡最虛弱的這幾天,需要專業的團隊幫助打理你一個人顧及不了的方方面面。
身體恢復
小便:產後4-6h排尿,防止產後出血。
惡露:產後陰道排出血性分泌物,3-4天量多,一週後量少,產後2月內乾淨。
傷口:剖宮產切口保持乾燥,會陰側切傷口注意清潔。
褥汗:產後出汗多是正常的生理代謝現象,不必擔心,產後1-3天明顯,產後2周左右好轉。
適時下床:防止血栓性靜脈炎形成。保持惡露排出通暢,順產即可下床,剖腹產導尿管拔出後(留置導尿24小時)下床。
個人衛生
刷牙:臨睡前必須要刷牙,注意漱口水不能替代刷牙。
洗頭洗澡:順產後3-4天可洗,剖腹產後5-7天可洗。
通風開窗:每天通風兩次,每次15分鐘。
看書、看電視:注意用眼衛生,保持正確姿勢與距離。
乳房保養及其他
胸罩:產後佩戴胸罩可以保護乳頭。
同步休息:與寶寶同步休息,心情愉快,保證乳汁分泌。同時預防產後抑鬱。
乳房充血期:不宜喝過多濃湯,不宜頻繁使用吸奶器,應頻繁餵哺寶寶。
避孕:6周內禁止性生活,哺乳期不可服用避孕藥,應採取外用(避孕套、陰道隔膜)。
產褥期營養需要
孕期的脂肪儲備可為泌乳提供約1/3的能量。另外的2/3需由產後的日常月子餐提供。
產褥期產婦攝入的營養必須是均衡科學的,一方面有利於產婦的身體恢復,一方面保證了母乳的質量,有利於寶寶的健康發育。
能量
蛋白質:母乳中蛋白質平均含量約為1.2g/100ml,正常情況下乳母平均每日泌乳量約為750ml,所含蛋白質約為9克。
因此,除滿足媽媽的正常需要外,每日需額外增加一定數量的優質蛋白質以保證泌乳之需。
脂肪:膳食脂肪的攝入量以其能量佔總熱能的20%~30%為宜。
脂類與嬰兒的腦發育有密切相關,尤其是其中的長鏈多不飽和脂肪酸,例如DHA對中樞神經的發育特別重要。
碳水化合物:建議媽媽每日膳食碳水化合物適宜攝入量為所提供的能量佔總能量的55%-65%。
礦物質
鈣:建議哺乳期媽媽膳食鈣AI為1200mg/日,可耐受的最高攝入量為2000mg/日。
注意月子餐的營養均衡,增加富含鈣的食品:如豆類及豆製品(每天攝入100g左右)、牛奶(每天250-500ml)、多曬太陽、服用魚肝油等。
鐵:哺乳期需鐵較高的膳食鐵的補充,目的是恢復孕期鐵丟失(胎兒鐵儲備和產時出血)。含鐵的食物如:動物肝臟。
碘:建議乳母膳食碘AI為200ug/日,可耐受的最高攝入量為1000ug/日。要多吃海帶、紫菜類食物(1-2次/周)。
鋅:鋅與新生兒發育和免疫功能密切相關,有助於增加乳母對蛋白質的吸收和利用,乳汁中含量受到乳母飲食的影響。
含鋅高的食物比如:奶製品、花生、芝麻、核桃、糙米,動物性食物中含鋅量高於植物性食物,可以吃些紅肉!
維生素:建議乳母經常吃新鮮蔬菜與水果,特別是鮮棗與柑橘類,容易滿足維生素C的需要。
月子裡關於“吃”的五大誤區
01產後體虛多吃老母雞?
特別是剖腹產後,胃腸道功能還未恢復,不能吃油膩的食物,老母雞脂肪含量較高,不適合產後馬上吃。
產後體虛是因為分娩過程中體力消耗大,分娩後又要哺乳引起的,這時可以進食一些易消化的流質或半流質,如蝦仁煨麵條,紅薯稀飯。
02為了早產奶,產後馬上多喝湯?
從分娩到產奶,中間有一個環節,要讓乳腺管全部通暢,如果乳腺管沒有全部通暢,又喝了許多湯,那麼分泌的乳汁就會堵在乳腺管內,嚴重還會引起發燒。
所以產後早產奶,一定要先讓嬰兒早吸吮,刺激乳腺管多泌乳,乳腺管全部通暢後,再喝些清淡少油的湯,如鯽魚豆腐湯,黃鱔湯。
03產後出血多,吃桂圓、紅棗、赤豆補血?
產後出血多,吃桂圓、紅棗、赤豆補血,桂圓、紅棗、赤豆是活血的食物,吃了不但沒有補血,反而增加出血量。而且,這些都是高糖食物,有的產婦在床上吃,又不刷牙,容易引起齲齒。
一般在兩週後或惡露乾淨後再吃比較合適。
04月子裡不能吃水果?
有的產婦吃水果的時候會在微波爐里加熱,這是不科學的。因為水果裡的維生素很容易氧化,加熱或久置都會使營養成分損失。
05火腿長傷口,要多吃?
火腿本身是醃臘製品,含大量亞硝酸鹽類物質,亞硝酸鹽類物質是一種致癌物質,如攝入過多,人體不能代謝,蓄積在體內,會對機體產生危害。產婦多吃火腿,火腿里亞硝酸鹽類物質會到乳汁裡,並餵養給嬰兒,給嬰兒的健康帶來潛在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