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上一篇我寫了2020年的回顧文,過去一年的種種透過一篇文章籠統又悉數道盡,別看是總結,卻是很寶藏的一篇文章,因為那裡面的每一篇外鏈,都是我的私家乾貨,但凡不是天天跟娃待在一起的人,是根本寫不出來的,所以這兩個孩子就是我的寶藏。

於是乎,就有人問了我一個靈魂拷問:那孩子他爹對我來說是個啥呢?

我覺得真是一句兩句說不清的難題,所以就決定新年第一篇寫個之前沒有涉獵的話題:我家榮爸到底在育兒過程中擔任了什麼角色?

2021年的第一篇就寫榮爸,可見我對他委以了多大的重任。

話說,我黑老公也不是一年兩年了,回顧我過往的跟爸爸有關的發文中,榮爸拿的大多都是祭天劇本,經常被我添油加醋的吐槽變成眾矢之的,因為他在照顧孩子方面真的是“廢柴”,幹啥啥不行,槽點第一名。偶爾有那麼一兩次正面形象,也是因為我兒子是那個反面角色。

鑑於有媽媽很認真地問了我這個問題,我於是很嚴肅的思索了下,思來想去,我給榮爸的家庭角色定義了這麼幾個關鍵詞:

1.被迫型詐屍式育兒

“詐屍式育兒”大家應該比較瞭解,指的是髒活累活時都裝死,孩子出了問題就會突然跳起來瞎BB的人。

但前面加了一個“被迫型”的話,這個詞就從貶義變成了一箇中性詞。它形容的是那種也想參與育兒活動,但卻因為客觀條件而不得不只能間歇性跳出來管孩子的家庭狀態。

在我看來,這可能才是大多數爸爸的普遍狀態。爸爸們真的不想管孩子、不想盡一盡地主之誼……哦不,是為父之責嗎?

很多爸爸其實也很想老婆孩子熱炕頭,享受天倫之樂的,起碼榮爸是很想陪孩子的,只不過沒有時間。畢竟跟自己一個姓,身體裡留著相同的血液,好不容易混成了爹,誰不想行使一下當爹的權利?

可大多數的爸爸都是有心殺敵無力迴天的。像我家這種男主外、女主內的搭配,爸爸長期缺位就是不得不面對的現實。

更不用提夫妻雙方都主外的情況,別說爸爸了,媽媽想要全程參與育兒工作都很捉襟見肘,因為下了班並不等於不工作,工作會不停的壓榨你的私有時間,你想要多掙一份奶粉錢,就要犧牲跟孩子相處的時間。

這是個悖論,要錢就沒時間,要陪孩子就工作就得放下,這矛盾無法調和,我們幾乎沒辦法在這二者之間找到平衡,除非你想工作也高不成低不就,孩子也照顧的馬馬虎虎。

我們先不從孩子角度去想這二者哪一個對娃更好,但就作為成年人,多半會選擇既然出去工作了就盡力為家庭創造更優越的環境,從這個意義上講,每一個努力工作的爸爸和媽媽都不應該被指責,因為他們也是家庭分工中非常重要的一環。

而處在家庭中奮力去彌補主外人員的各種缺失的角色,更不應該被低估,比如全職媽媽,幾乎是又當爹又當媽的存在。

但,越是這麼想,就會越沒有時間陪孩子。而越是沒有時間陪孩子,就越沒辦法融入到很日常的育兒環節來。

因為育兒是很瑣碎的,要求你必須要有大量的時間跟孩子在一起,如果不能抽出固定的時間來陪伴孩子,那麼可預料的,娃爸的業務能力必然不精。

這一點,在大榮幼年時,突出表現在我讓榮爸拿個紙尿褲,他竟然連怎麼撕開花王的包裝袋都不知道,愣是用手使勁兒在那扯,大家也知道,為了保證紙尿褲的乾燥和衛生,包裝袋都是格外結實的……

那個場面就很奇特,一個大男人窮盡全身力氣跟一個包裝袋較勁,而與此同時我看著光著屁股的李大榮其實也挺著急……不參加育兒工作,你永遠也不知道什麼環節是bug,你覺得娃爸怎麼可能不會,他就真的不會!

於是我還得把光著腚的李大榮放一邊,開始手把手教孩子爹如何正確找到封口,沿著封口線開啟紙尿褲包裝袋……

要不說娃爸速來有“豬隊友”之稱,在我看來當之無愧,因為他們普遍沒辦法在日常的育兒環節跟你舉案齊眉、齊頭並進,永遠是掉鏈子的那一方,在這一點上,榮爸也是如此。

這不怪他,要怪只能怪他參與育兒活動太少,見得世面太少。

因此,我稱這種現狀為“被迫型詐屍式育兒”。

被動型詐屍式育兒:

”詐屍”指的是在育兒過程中,爸爸時而線上,大多時候都是掉線。

“被迫”指的是導致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是為工作所迫,為俸祿折腰,而非主觀能動性。

當然還有一種娃爸,就是用工作作為藉口逃避看孩子,我相信大部分爸爸也都有過這樣的偷懶情況,榮爸也有。

實話實說,小孩子很可愛,但更多的時候也很麻煩,就連我也經常想要找個沒人的地方一個人靜一靜,更何況是工作一整天的爸爸。逃避麻煩是人性的弱點,少許這樣的情況出現可以理解,我是不拆穿,但成為常態的話,就是典型的詐屍型了,需要批判。

在這一點上,我的心態可能跟很多媽媽一樣,你要是真忙,我就會默默地扛起一切,能自己解決的困難,創造一切條件也要自己解決,絕對不給組織添麻煩。但如果你沒有那麼忙,那就儘量去當一個名副其實的爹,而不是家庭成員一欄中的填空名詞。

榮媽很少會抱怨榮爸忙不管孩子,因為我知道他努力在做的是為人父、為人夫最本分的事情,但我也會要求他在不忙的時候給我上線,哪怕只有半個小時或者一個小時,也要給我整的像個爹樣。

所以榮爸的詐屍式育兒就是隔三差五去看看兒子打個實戰,或者陪他踢半個小時足球,或者是跟孩子們一起拼一會兒樂高、請我們去吃好吃的、抽空包圓一下睡前當天的故事、偶爾一天盯著兒子寫作業、一個人帶妹妹去超市、或者看到苗頭不對就要上戒尺了……

正所謂術業有專攻,既然時間有限,為啥不讓娃爸把長處發揮到最大?

為了能夠平衡這種現實狀況根本沒辦法彌合的“詐屍式育兒”,讓他在孩子那裡既有存在感,又能獲得良好的親子體驗,我就會找他力所能及或者是自由發揮也不會變成車禍現場的事情去做。

還有那些媽媽沒辦法教給兒子的事情,這些我都會要求榮爸要做好這樣的覺悟,定期履行做父親的義務。

至於那些不擅長的部分,我沒打算培養他去擅長,我只會盡量避免技術性育兒難題,諸如洗衣服、收拾玩具、洗漱洗澡等等……

不是我單方面的瞧不起他,而是他真的就幹過把妹妹的護髮素當成洗髮水給李大榮洗頭,把妹妹的襪子穿在李大榮的腳上,給妹妹穿哥哥的秋衣……

可能很多人會說,你不放手讓娃爸去做這些事,他一輩子也不會。但是想想看,他一輩子能給孩子收幾次衣服,洗幾次澡啊?幹嘛要為難彼此,教學也需要心力的好嗎?不練教了有用嗎?找點大家都愉悅的事情做不香嗎?

2.消除焦慮的橡皮擦

因為我自己是個女的,所以壓根不知道小男孩在想些什麼,對於李大榮很多行為,都可能會表現得小題大做。

比如上週他聽寫忘記帶本子,老師罰他每個單詞抄寫三行,他害怕我說他就跟我撒謊說老師要他代表班級參加寫字比賽,比賽內容就是這次的聽寫詞語,需要回家練字,一個字寫三行……

對於這個事兒我是很氣的,一小部分原因是因為自己蠢,但更多原因是他開始肆無忌憚的騙我。

在我看來平日裡扒瞎就算了,不痛不癢的事情,我也懶得追求,權當他是腦洞大開。結果連學習問題也開始跟我扒瞎,我就開始焦慮,生怕這孩子聰明反被聰明誤,變成一個謊話連篇的小孩。

我跟榮爸說了這件事兒,希望他man to man地跟兒子嚴肅地談談,結果他大手一揮,不僅不生氣,還笑了好半天。他覺得他兒子真是個人才,小小年紀竟然已經可以編出天衣無縫輕鬆騙過他老孃的謊話!

榮爸對此並不焦慮,他不覺得滿嘴跑火車的小男孩就一定是個不值得信賴的人,相反,他覺得孩子會去費心的騙我,只不過是不想讓我生氣。

這是多麼奇特的一個角度啊!在女人看來,這不就是狡辯嗎?但在榮爸看來,這也沒啥大不了。

對此,他叫我不要過分擔心兒子就此會走入歧途,因為善意的謊言的前提是善良。當然,最讓我放心的是他最後說:“不是有我呢嗎?放心,我會告訴他騙人不對,以後學習和作業的問題上,一定有一說一。”

由於我這個人極其理性,所以一不留神就容易上綱上線,對待李大榮的每一個問題都想透過現象看本質,從根源上找問題。但往往這麼一追溯就追溯到了劣根性上,然後我就會崩潰掉,覺得我自己悉心教育的孩子,怎麼會出現這麼嚴重的問題。

好在有個橡皮擦一樣的榮爸,他會站在一個小男孩的角度去給我做心理調節,讓我relax一點,不要風吹草動都那麼緊張。

不管他說的對不對,起碼對於情緒的調節很有幫助。我以前並不明白傾訴到底有什麼用,問題還是沒解決啊?我都是透過現象看本質,哪裡的問題就擼起袖子解決掉。但是生了孩子之後,我才發現,有好些問題是根本解決不了的,只能依靠時間和機緣。

所以榮爸最大的作用不是在行動上給我幫多少忙,而是時不時地在心理上給我一些幫助,幫我把那些多餘焦慮和不安都擦除掉。

3.給我撐腰的村霸

有一說一,男孩子真的是好難管教,即使李大榮才上一年級,我也經常會覺得自己黔驢技窮。他那種屢教不改,屢錯屢戰,永遠把你的話當做耳旁風的無力感,時常讓我找不到出路。

有些孩子用激將法很好使,刺激一下就能燃起積極的鬥志,但我兒子恰好不是這一掛,無論你如何用別人刺激他,他都一副我無所謂,我就這樣的態度,他永遠能找到邏輯自洽的點,告訴自己,我不需要跟別人比,我這樣也不賴。

“寡廉鮮恥”是最近一段時間以來,腦子裡一直在迴盪的詞,但我至今沒有說出口過,因為我不想這樣判定自己的兒子,我希望他一直是“知恥而後勇”。

但是,李大榮並不會,而且經常在我價值體系裡的紅線邊緣瘋狂試探,動不動就會把我逼瘋。每當我被兒子欺負到哭鼻子的時候,就是榮爸披掛上陣的時候了。在這個家裡,能給我撐腰,替我出一口惡氣的人,也就只有他了。

所以雖然他很忙經常不線上,但是隻要我需要,他在忙也會趕回來替我收拾這個臭小子。在李大榮的教育上,榮爸就是我的最後一道防線,而且是最有保障的一條,當我覺得自己沒辦法的時候,他就會踏著七彩雲霞出現。

我有時候就在想,為啥李大榮怕爸爸,反而不怕我?明明我對他要求更嚴格、大發雷霆的次數也更多。

榮爸一臉得意地說:“因為你太好看穿了,哪些事你會生氣,哪些你生氣了就過去了,他都瞭如指掌。在你發脾氣之前,他早都已經預判好了,有了心理準備去迎接暴風雨,還有什麼可怕的?”

“但是我不一樣,他永遠猜不透我會因為什麼發火,他覺得這個事兒爸爸一定不高興,結果我卻如沐春風的跟他談話。他覺得這不是什麼大事兒啊,結果我就暴走了,因為他猜不透我,所以才害怕我。”

所以在養育男孩的時候,當媽的真的是弱勢群體,要是你碰上一個擅長抖機靈+臉皮厚的那孩子,簡直就要被他欺負的死死的了。

4.不著調的“大兒子”

都說男人的本源是戰士和小孩子,在外,爸爸們就是戰士,在家就是個小孩子。

在家的時候,榮爸是會跟老大老二一起爭奪資源的老0。

比如他會堅決捍衛自己的領地,把兩小隻趕回到自己床上睡;比如他會因為我優先忙孩子們沒有管他而生氣不開心;比如孩子們睡覺了之後,還要求我也要陪他聊天,給他煮麵剝橙子……如何照顧大榮跟依姐的,就如何照顧他。

你很難想象,一個只要黑臉一般人都不敢惹的七尺大漢,會撅著嘴跟你說:“給煮個面面吃唄?”他就是這麼一個割裂的存在。

但有時候,他又是跟孩子們一個陣營的“沒頭腦”。

比如會偷摸給李大榮買50塊一包的澤塔奧特曼新卡,然後看我隨便怎麼跳腳也一副後臉皮的傻笑;他會明知道我不高興還是買一大堆奧特曼卡片,然後跟李大榮一起拆卡拆的特別嗨,完全無視我幽怨的眼神;他會明知道我不希望妹妹吃甜食,還偷摸給兩小隻買一大包冰棒回來,美其名曰“我也很想吃呢?也給你吃吧”……

跟兒子一起玩手工弩,還越玩越上頭……

是小時候沒玩過是咋地?就連一旁的李大榮都一臉嫌棄,要不要玩這麼開心?

我經常恍惚,他哪裡是個爹,明明就是另一個超大號兒子,彷彿這個家就只有我一個成熟的人,剩下的都是幼稚鬼。

5.萬能補丁

說起來不免有點凡爾賽之嫌,因為我還蠻享受這種被需要、被所有的愛包裹的感覺的。這可能就是我每天忙忙叨叨這麼累,但其實家庭幸福指數還挺高的原因吧?

在我看來,每個為家庭奔波的女人,都不怕苦和累,最怕的是不被理解和尊重。

而很多男人都不理解什麼是理解和尊重?其實做起來很容易,那就是讓孩子的媽媽感受到你無時無刻都需要她,她為你們做的那些小事都值得被感激,就好了。

家庭分工總有不同,主外主內也好,雙雙主外也好,成為家庭粘合劑的東西無非就是彼此需要。

榮爸有很多缺點,襪子經常亂扔,鞋子也從不收拾到鞋櫃裡,喜歡吃重油重鹽的食物,幹啥都要氪裝備,戒菸永遠半途而廢,為人小心眼,不服輸無理也要攪三分……

而我也有很多缺點,比如神經大條,不太會做飯,脾氣暴躁,認死理,經常焦慮,還很愛哭,最關鍵是對自己和孩子的要求極高,時常會陷入失落當中……

總之我們都是不完美的普通人,普通人的日子無非就是在掙扎著生存和盡力地好好生活中間來回遊走。既然大家都不完美,何必互相怨懟,揚長避短,共同奮進吧。

要說我們家的角色配置,我自然是妥妥的C位,當然也是那個不能停下轉動的陀螺。而榮爸扮演的角色,大概就是個“補丁”吧,雖然平時可能沒啥用,但當我哪裡出現了漏洞,他就及時補位,我們相互幫襯著,維持著這個家庭機器的正常運轉。

這世上不存在什麼完美的伴侶,只要是兩個不同的個體,就自然會有意見相左的碰撞。少點爭強好勝,多點相互體諒,缺點跟不足也是生活中的一味調劑。

至於懶惰,原本就是人性的根本,人人都有懶惰的基因,比如我不喜歡洗碗做飯,他會來洗碗和做飯,而他不喜歡疊被子和洗襪子,我就來做。理解和互補,也可以讓懶惰看起來沒那麼糟,生活也能齊齊整整。

夫妻在充分理解的基礎上,如果能夠做到願意為對方去克服自己的劣根性,互幫互助,那麼即便對方真的沒有做好,也值得肯定和讚揚,當然凡爾賽式的吐槽一定要有,豬隊友也很喜歡看的。

他其實很在意風評的,沒有誇他和他兒子的人他就會拿小本本記下來。對於那些說他兒子不好的,他會翻個白眼說道:“我們也沒有很喜歡你,再見”

榮爸這個人小心眼,但是我就是喜歡他那股不喜歡別人說自己兒子的孩子氣。因為不是什麼人都可以“歸來仍是少年”,它是在很平和的狀態下才會催生出的狀態。

很多人都說,一個幸福的家庭是爸爸愛媽媽,在我看來不完整,愛都是相互的,這種愛要表現在爸爸愛媽媽,媽媽也愛爸爸才完整,而且一定要泛化出寵溺來讓孩子看到。

有些捏臉、抱抱、親親的舉動,在我看來是可以挑揀一二給孩子們看到的,他們也會被這種幸福所感染。不要覺得不好意思,孩子們會打心眼兒裡高興,比給他們買玩具還受用。

這種原生家庭給的富足感,才能澆灌出一個更健康的孩子。

10
  • 讓孩子早點睡的實用妙招,家長必看!
  • 關於第一次生娃的需要注意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