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媽
編輯\張媽
老話說"多個朋友多條路,少個仇人少堵牆",當家長的自然都是希望自家孩子能在小的時候就結交許多的知心朋友,讓孩子有個"好人緣"。
著名育兒專家李玫瑾教授就曾在一次演講中表示:孩子的"好人緣"完全取決於家長小時候如何培養,"人緣"好壞取決於社交能力,而社交能力並不是每個人天生就會的一項能力,家長應該從小培養孩子的社交能力。
孩子的"好人緣"取決於家長的培養世界著名學府哈佛大學就曾經選取了近千名幼兒園的小朋友做了一項跟蹤調查,其調查結果就表明:孩子小時候的社交表現會直接影響到今後的交際圈。
其實我們在生活中不難看出,一個人緣好的孩子,每次在召集朋友聚會、聚餐的時候,往往都會有很多人表示出願意參加的意願,而且在朋友間的聊天群發話的時候會有許多人搭腔,但是人緣差的孩子就不太盡如人意了。
李玫瑾教授針對孩子人緣這方面就曾說過這樣的話:人緣好的人,你在一個新的地方打一個電話,就能夠找到一個當地的朋友,大體的意思便是:人緣好的人,走遍天下都不怕。
3歲開始,狠抓社交!根據有關資料顯示,"人緣好"的孩子,他們和任何人的交際都不會差,而且很容易和同學打成一片,成為老師的得力幫手,甚至在成績上遇上困難也會有學習好同學伸出援手。
一般來說,孩子0~3歲時最主要的社交仍然是以親子關係為主,而當孩子三歲過後,進入幼兒園就社交圈子就改為了同學,以夥伴關係為主。
正常來說,孩子1~2歲就會開始願意主動去接觸其他的孩子,他們已經具備了初步的社交能力。這個時候家長就應該重視起來了,開始培養孩子的社交能力。
孩子在上幼兒園的時候,可能會出現許多問題:被同學欺負了,不願意和對方交流;甚至是孩子欺負同學,不愛和同學交流也是有可能的。
家長們一定要好好引導孩子,一定不要小看孩子社交中遇到的問題,要從小培養孩子正確的社交能力,才能讓孩子度過"社交難關"。
家長該如何培養孩子的社交能力?社交能力其實是由多個因素綜合組成的,家長可以著重培養孩子的這四方面的品質,來增強孩子的社交能力。
身為家長,更應當從小就培養孩子樂於分享的品質,讓孩子從小就明白分享是一種美德,而當孩子與他人或者與自己分享的時候,應當對孩子表達出感謝之意,讓孩子知道分享是可以受到別人的感謝的,是快樂的,孩子才會願意分享。
李玫瑾教授就曾在一次節目中說過:孩子要如何學會交朋友呢?第一步,就是分享,孩子學會分享,就能夠在遇見困難的時候有朋友願意幫助他。
學會幫助"得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失天下",這是我國淵源流傳的一句名言,至今仍然是十分受用的一句話。
孩子要想在社交圈中成為社交領導者,就要學會如何去"得人心",而得人心最好的方法就是幫助他人,在他人危難的時刻伸出援手,對方自然就會覺得這個人值得交朋友。
學會表達語言交流是人類與生俱來的一種能力,而語言也是一門藝術,說,僅僅是一種能力,不說,確是一種智慧。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是否經常遇見所謂"不會說話"的人呢?他們往往一句話就能將原本聊得火熱的眾人弄得鴉雀無聲,我們俗稱這類人為"冷場王"。
語言表達是一門非常重要的能力,家長應當從小就讓培養孩子用一些禮貌用語,讓孩子學會如何去讚揚他人,如何在誇讚他人的時候不顯誇張、刻意,會語言表達的孩子,往往通過幾句搭話,就能夠結交一個朋友。
但是如果孩子還不會很完美的表達出內心的想法,就應該讓孩子學會不說,多傾聽少插嘴也是一種智慧,看到別人願意找自己交流的時候也要鼓起勇氣與之交談。
學會真誠讓孩子學會真誠其實並不難做到,我們更樂於相信每個孩子從小都有一顆赤子之心,他們樂於助人且待人真誠。
家長要做的事情便是從小給孩子樹立一個好的榜樣,培養孩子做一個真誠可靠的人,讓孩子凡事實事求是,以事實出發,讓孩子做一個真誠可靠的人。
張媽有話說正所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這句至理名言在我國可謂是流傳甚廣,家長們要想孩子今後的人生道路更加好走,就要從3歲起培養孩子的社交能力,讓孩子交更多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