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進入小學的朵朵放學回家後顯得非常不開心,媽媽很快觀察到女兒的不悅,於是趕緊詢問情況。
朵朵說在學校太無聊,沒有人和她一起玩,"其他小朋友上課會一起玩嗎?",媽媽問朵朵。
"會啊",朵朵回答的很快。"那你為什麼不和他們一起玩呢?",朵朵沒有說話。
媽媽已經意識到問題並不簡單,所以趁著下午放學的時候問了朵朵班裡的一位同學,"朵朵從來不主動和我們說話,我們找她說話,她也不理我們。"
經過媽媽耐心的開導,朵朵終於說出了實話,她說自己不敢和其他小朋友說話,而且也不知道說什麼。
很顯然孩子的社交能力出現了障礙,但要改變這樣的現象,需要從小就搭建友誼框架。
什麼是友誼框架?簡單地說,就是孩子在不同年齡對身邊的朋友會有不同的理解。
因為這個階段孩子的自我意識非常強烈,所以希望大家都能以自己為中心。
5~9歲,單方面的幫助這個階段的孩子的群體意識比較強,他們特別喜歡大家在一起玩,哪怕那些平時他們不是特別喜歡的同學,也會和他們成為朋友。
只是這時孩子的朋友並不固定,雖然他們在努力的嘗試用不同的方法交朋友,但是對於關係的維持卻無法把握。
9~12歲,雙向的配合這時的孩子已經不再像之前只是單方面的幫助,而是逐漸轉變為雙向的配合,也就是他們更多的會考慮到對方的感受。
不僅自己能夠在這段友情中有收穫,同時也會關注對方在這段關係中的獲利。
這時孩子彼此之間會分享屬於他們自己的小秘密,當然只是為了拉近彼此間的關係。
而且他們會表現出很強的佔有慾,不太喜歡和其他人一起分享自己的朋友。
12~15歲,親密、分享的關係這個階段的孩子對友誼已經有了明顯的認知,他們願意在這段友情中選擇妥協。
在體會友情帶給他們快樂的同時,也會分享自己的秘密,包括學習,生活,感情等各個方面,比之前會有更深層次的探討。
只是此時孩子感情的排他性會非常明顯,對於他們不喜歡的人,也會拒絕自己的朋友和對方交往,否則必然影響他們之間的關係。
15歲之上,成熟的友誼這個時期的孩子更懂得珍惜友誼,所以彼此間的矛盾會逐漸減少,而且也不會像之前那樣有著很強的佔有慾。
因為此時他們已經對彼此有了足夠的信任,所以友誼會更加穩固,而且也會走得更持久。
父母應該如何幫助孩子提高交際能力?1、儘量積極主動
父母要讓孩子知道,當對方和自己示好的時候,那麼一定要有所迴應,積極接受。
同樣對於自己想要交往的朋友,孩子也應該做到主動示好。在這個前提上,雙方才有可能選擇是否和對方繼續交往。
孩子可以透過語言和非語言兩種方式和對方交流,比如可以向其他孩子求助,當然也可以幫助其他孩子。
非語言則是引導孩子用一些正確的方法和他人接觸,避免推拉強迫他人,而是儘量要用柔和的方式拉近和他人的距離。
2、保持積極的關係
任何感情都是需要維繫的,友情同樣也是如此。孩子和朋友之間應該做出一些積極的舉動去維持關係。
只有時常表達對對方的尊重以及喜愛,透過握手,擁抱,稱讚,提供幫助等方式和對方相處,這段感情才能夠一直維持。
當然這樣的努力不是單方面的,而是雙方面的,如果一方只是單純的索取卻不願意付出,那麼最後很有可能導致友情變質。
只有雙方都積極的為這段關係而努力,友情才會更長久。
3、協商解決矛盾
孩子的交往之間難免會出現一些爭執和矛盾,畢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和意識,有的時候很難達成共識。
這時就需要父母引導孩子如何正確的解決問題,透過爭吵只能讓彼此的關係越來越惡化。
只有懂得傾聽,學會用非暴力的方式去處理,才能夠更好的解決問題。不僅不會影響孩子的關係,反而會讓每一個人都覺得受到了尊重,從而讓他們的關係更加鞏固親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