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現在關於孩子的教育問題,家長們可謂是傷透了腦筋。育兒專家們時不時地推出一套自己的理論,讓急於教育孩子的父母眼花繚亂,不知道該如何選擇。有的人信奉釋放孩子天性的“放養式”教育,也有人堅信“棍棒底下出孝子”。

其實,孩子小沒有是非觀,加上天性愛玩,要想教育好他們,就要從小給他們立好規矩,讓他們養成自覺、自律的好習慣。

一年之前,我感覺當時3歲多的兒子提前進入了叛逆期,自己想幹什麼就幹什麼,一不如他的意,就哭鬧不止。吃飯的時候,不但被奶奶追著餵飯,還把自己不喜歡吃的青菜都吐出來。

上個幼兒園也是兩天打漁三天曬網,想去就去,不想去就哭著不去。我一教訓他,就三天不理我。在家裡自己製造的垃圾從來不丟到垃圾桶,都是隨手亂扔。

本來我還沒覺得怎麼樣,認為小孩子都這樣,長大了就好了。

直到有一天我帶著兒子去朋友家做客,他家的兒子比我兒子還小半歲,但是超級懂事,彬彬有禮地叫人,把自己和別人的垃圾都放進垃圾桶。吃飯時規規矩矩地坐著自己吃,也不挑食。

看看人家的孩子,再看看自家的調皮鬼,我萬分羨慕,趕緊向朋友取經。

朋友說,孩子小不懂事,是最需要家長來幫助他們分辨是非、養成良好習慣的時候,一定不能任由他們恣意妄為。而給他們立好規矩,讓他們遵守,是教育孩子很有效的一個方法。

我聽後,覺得十分有道理。我家孩子因為出生就生了一場病,家裡人都覺得孩子受苦了,就異常寵愛他。凡事由著他,從來沒有強迫他幹過什麼,因此養成了現在這種沒規矩的行為。

回到家,我決心改正孩子的這些缺點,就著手給他制定一系列規矩。比如,吃飯時,必須坐在餐椅上,自己把飯吃完,青菜、肉肉都要吃,不能浪費糧食。

上學沒有特殊情況的話就必須按時去學校。垃圾丟垃圾箱,要尊敬長輩,按時睡覺等等。剛實施的時候,孩子自然是不樂意配合的,我就拉攏全家統一戰線,如果孩子哭鬧威脅,一定不要輕易妥協。

而且採取獎懲措施,如果遵守了規矩,就獎勵一次親子游或者其他的小願望;如果沒有遵守,就會被罰站或者一個月不帶他去吃他愛吃的肯德基等等。

在全家堅持不懈的努力下,孩子變得懂事、好溝通起來,和我們的默契度越來越高,親子關係也越來越融洽。

一年之後的現在,我的兒子非常自律,也很有禮貌,和一年之前比,就像變了一個人。

我很慶幸自己覺醒得比較早,在孩子還沒到無可救藥的情況下就透過立規矩給他糾正過來了這些壞毛病。不然,等孩子大了,這些壞習慣更加難改,會毀了他的一生。

一年的時間,改造一個孩子,我也總結了兩條給孩子立規矩時最關鍵的經驗,希望可以供其他家長們參考。

1、給孩子立規矩,一定要先斷了他們的“後路”

如果爸爸媽媽給立了規矩,孩子不想執行,就去找爺爺奶奶撒嬌。爺爺奶奶心疼孫子,阻止爸爸媽媽實施或者幫助孩子破壞規矩。那麼,孩子更會有恃無恐,變本加厲地我行我素。

因此,要想讓立下的規矩有效果,就必須和家裡的其他成員形成統一戰線,斷了孩子的“後路”,讓他們認清,不按規矩來,就會孤立無援的事實。

當時我兒子也是找爺爺奶奶撒嬌,老人家經不住,就一味妥協,導致“改造任務”進行不下去。

後來經過我和孩子爸義正言辭地和爺爺奶奶溝通後,老人意識到這樣確實是在害孩子,就堅定了決心,不再給孩子提供方便,才讓計劃堅持了下來。

2、該嚴厲時嚴厲,該溫暖時也要溫暖

有的父母為了讓孩子更加順利地執行規矩,就保持自己在孩子面前的威嚴,對他們很冷漠,讓他們懼怕自己。

其實,這樣並不好,會讓他們覺得爸爸媽媽不愛自己,從而缺乏安全感,留下童年陰影。

給孩子立規矩和經常表達對孩子的愛並不矛盾。在讓孩子執行規矩時,要嚴厲一些,不能妥協。

但是在孩子完成任務或者平時的相處過程中,對他們要溫暖一些。要經常告訴孩子,爸爸媽媽都很愛很愛他,只是想讓他變得更加優秀才會讓他們遵守規矩的。

這樣的話,孩子在改正不良習慣的同時也不會覺得親情缺失,親子關係也不會受到影響。

每個孩子都是家長的心頭肉,但是毫無原則的寵愛,對他們來說並不是一件好事。養好一個孩子不容易,養廢一個孩子卻很簡單。

因此,家長們不要捨不得讓孩子學規矩,只有從小嚴格要求自己,凡事守規矩,孩子長大了才會更加優秀。

9
最新評論
  • 讓孩子早點睡的實用妙招,家長必看!
  • 楊蓉自曝4歲時曾遭大叔“騷擾”,有女孩的家庭,一刻都無法鬆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