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兒童期的孩子身體正處在快速生長髮育階段,尤其嬰幼兒的肝腎功能尚未完善和發育成熟,肝腎代謝功能及血腦屏障的不健全,如用藥不當、濫用藥物,存在安全隱患,很容易引起藥物蓄積、過量甚至中毒。因此,兒童用藥須特別小心謹慎,引起足夠重視。以下列舉幾種常見的濫用情況。

一、抗生素的濫用

有的家長認為:孩子生病了用抗生素好得快。

其實那是個誤區,很多情況下是不需使用抗生素的。比如病毒感染引起的感冒(上呼吸道感染)、皰疹性咽峽炎、腹瀉等,病毒感染是沒有使用抗生素的指徵的(繼發或合併細菌感染除外),一般對症處理即可。

有的抗生素對一定年齡段的兒童是禁止使用的。喹諾酮類(如諾氟沙星、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可影響兒童骨骼發育,明確規定18歲以下兒童禁止使用;四環素、土黴素、多西環素等四環素類可引起牙釉質發育不良、牙齒黃染,8歲以下兒童是禁用的。慶大黴素對聽神經造成影響,具有一定的耳毒性,可引起耳鳴甚至不可逆轉的耳聾,在有其他藥物選擇的前提下避免使用,除非重症感染必須選擇使用時,要在知情同意下謹慎使用。

濫用抗生素會導致菌群失調、二重感染(如鵝口瘡)、耐藥等嚴重後果,甚至產生超級細菌,給治療帶來困難,不僅對患者自身,對整個人類也會產生危害。

二、解熱鎮痛藥的濫用

“是藥三分毒”,過量使用藥物是導致藥物不良反應的原因之一。遇到發熱,有的家長會自購退熱藥自行處理,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肝損害事件時有發生。引起發熱的原因很多,如上感、皰疹性咽峽炎、急性扁桃體炎、肺炎、感染等均可引起發熱甚至高熱,只有查明病因,才能針對性用藥。濫用退熱藥物,很可能會掩蓋病情,而延誤治療。

孩子發熱,當體溫超過38.5℃出現身體不適時,可酌情選擇布洛芬或對乙醯氨基酚作退熱處理,布洛芬為6個月以上兒童退熱藥的推薦用藥。布洛芬的劑量為10mg/kg.次,若持續發熱,可每4-6小時重複用藥1次,24小時不超過4次。注意給藥的時間間隔、給藥次數和給藥劑量。有的人為追求快速退熱,採用對乙醯氨基酚和布洛芬聯合使用或錯開交替使用,這樣是很不安全的用藥方法,可增加肝腎功能損害等藥物不良反應的機率。切記,不可交替錯開時間使用,更不要兩者聯合使用,否則易造成藥物過量引起藥物的不良反應。期間鼓勵患者多喝水,蓋的被子不宜過厚過重、解衣散熱,必要時給予溫水泡浴15分鐘也能很好的退熱。

建議:1. 用藥前仔細閱讀藥品說明書,根據年齡公斤體重,按說明書推薦的用法用量用藥,或諮詢醫師、藥師。

2.用藥期間如出現任何異常症狀,都應立即停藥。停藥後有的頭痛、嘔吐、倦睡、血壓降低等不適可自行消失。

3.用於解熱,連續使用不要超過3天,用於止痛不要超過5天,症狀未緩解請諮詢醫師或藥師。

4.用藥過量應催吐或洗胃,利尿輸液等對症處理。在服藥後出現抽搐、昏迷、視物模糊、複視、耳鳴、心率減慢、噁心、血尿、腎功能不全等中毒症狀及時就近就醫。

三、維生素的濫用

有的家長把維生素當成營養品常給孩子補充,認為常吃維生素有益無害,可提高孩子的免疫力。其實維生素吃多了非但沒有好處,過量的補充還會對身體造成傷害。

長期服用維生素A造成過量,可引起孩子煩哭、噁心嘔吐、面板瘙癢、毛髮脫落,前囟門未閉合的嬰幼兒還會出現前囟門飽滿。

服用維生素D過量,可導致孩子煩躁哭鬧、發熱、前囟門飽滿顱壓增高、肝腎功能損害(吃奶差、面板黃染、面板瘙癢)、甚至出現腎臟鈣化導致腎功能衰竭。

服用維生素C過量,孩子可出現煩哭、乏力、皮疹、血小板增多,以及腹瀉腹脹消化不良的表現。

服用維生素E過量,可導致孩子煩哭、嘔吐、新生兒壞死性腸炎。

通常正常餵養的孩子是不那麼容易缺少維生素的。在生理需要量增加,或醫生診斷確有補充的指徵的,才需要補充。比如生長髮育階段兒童,需要補充合理量的維生素D和鈣劑,促進骨骼的生長髮育;長期腹瀉、胃腸道切除手術吸收功能差,維生素的腸道吸收減少,這些情況是需要補充維生素的,要在醫生的指導和建議下合理使用。

四、補益藥的濫用

兒童處於生長髮育的旺盛階段,中醫上稱之為“稚陰稚陽之體”,是不需滋補的。

給孩子過多使用滋補品,有的還會造成孩子的性早熟,反而會適得其反,給孩子造成傷害。

平時多鍛鍊,注意全面的營養,培養孩子良好的飲食習慣,好好吃飯,不挑食,多吃蔬菜,水果,對孩子才是最好的,畢竟食補比藥補要來得安全。

兒童是否需要進補?怎麼補?要聽從醫生的建議,如孩子久病久咳、體質虛弱、自汗盜汗的應辯證治療,循證施治地合理進補。

五、成人劑型的濫用

兒童須用藥時應選擇兒童劑型,有的家長會忽略用藥的細節,給寶寶使用大人劑型,因成人劑型的劑量遠遠高於小兒劑量,如成人片劑掰多掰少把控不好,這很容易造成分劑量不準確,引起過量、超量服用,加重肝腎負擔,容易產生不良反應,甚至引起肝腎功能的損害。

兒童劑型根據兒童常用劑量以及採用水果味的糖漿劑、咀嚼劑、顆粒劑、口服液等,透過改進藥物的口感,孩子易於接受,提高孩子用藥的依從性和安全性。

六、不遵醫囑、說明書用藥,隨意增減藥物劑量

是藥三分毒,隨意加大藥物劑量,易引起藥物的不良反應;減少劑量,則達不到有效的治療效果,甚至易造成耐藥,這都是不可取的。

有的家長看到病情稍有好轉即停止用藥,這容易使病情反覆和細菌耐藥,給治療增加難度。有的則是希望好的快點,同時使用幾種抗菌藥物,這樣會增加藥物的毒副作用,發生不良反應的機會增加。

兒童用藥的以上幾種不良習慣,你有沒有?要遵醫囑用藥,不給孩子亂補滋養品,不濫用抗生素,提高合理用藥的素養,保證藥品的安全有效性。#藥事健康超能團#

7
  • 讓孩子早點睡的實用妙招,家長必看!
  • “遺傳基因”決定孩子成績的好壞被證實?出生就註定結局可靠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