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寶媽的你有沒有這樣的經歷?自己剛進入夢鄉就被孩子的哭鬧聲打斷,於是不得不掙扎著從睡夢中醒來,開啟床頭燈後急匆匆抱起夜醒的寶寶拍哄。
看著啥也不懂就知道哭的小傢伙,寶媽心裡的一團火也不知道該衝著誰發,只好在心裡安慰自己說:“忍一忍,是親生的!”
雖說“嬰兒般的睡眠”在大部分人眼裡都是個褒義詞,但新手媽媽聽完卻只想回兩個字:呵呵!
不過話說回來,新生兒為啥睡覺時會頻繁夜醒呢?
其實孩子們睡眠質量差,或許與這7個原因有關月齡小於3個月的孩子尚未形成自己的睡眠規律,再加上需要家長頻繁餵奶,所以夜醒並不奇怪。
而等寶寶有了睡整覺的能力後,再出現頻繁夜醒的情況時就需要家長關注起來了,畢竟寶媽們找準關鍵點才能輕鬆哄睡。
①.受到驚跳反應影響
新生兒本身具有驚跳反應,當他們察覺到外界的某些因素可能會使自身受到傷害時,就會下意識的扭動自己的四肢,想要尋求爸爸媽媽的幫助。
如果父母仔細觀察就能發現,小傢伙會在睡夢中會突然雙臂張開、踢腿,或者即便是屋內發生很小的動靜,都會嚇到孩子,讓他們哇哇大哭起來,而這也是因為驚跳反應的緣故,不過這種反應會在4-6個月內逐漸消失,寶媽們不需要太擔心。
②.家長時不時的干擾
有的家長太過小心,孩子稍微哼唧一下就以為寶寶時餓了、渴了、尿不溼該換了,於是就會輕輕拍哄孩子或者小心檢查寶寶的尿不溼。
但家長時不時的干擾反而會影響到孩子,明明人家已經睡著了,又硬生生讓寶媽給吵醒了。
哄睡小妙招:在孩子有“哼唧”等醒來表現的時候,家長可以先觀察一段時間,可能沒一會就又睡過去了。若是孩子有了哭鬧的前兆,家長也可以輕輕安撫,嘗試讓寶寶再次進入夢鄉。
大部分的寶寶在4-6個月開始會長出第一顆牙齒,在這個過程中孩子會因為牙齦不舒服,出現情緒暴躁、經常流口水、喜歡咬人等外在表現。
即便是寶寶睡著了,不舒服的感覺仍然存在,所以也會出現睡眠質量差,半夜頻繁夜醒的情況。
④.身體不舒服
家長在餵養寶寶的過程中,可能因為餵養姿勢不對、餵養方式不對等原因,而讓孩子出現嗆奶、吐奶、腸絞痛等問題。
此時寶寶還不會說話,睡得不舒服就只能用哭聲告訴父母,所以才會頻繁夜醒。
哄睡小技巧:家長在餵奶後要輕輕給寶寶用空掌從下至上給寶寶拍奶嗝,避免孩子出現嗆奶等情況。
⑤. 睡覺晝夜顛倒
有些家長在哄娃睡覺的時候存在誤區,覺得只有在昏暗的環境下寶寶睡得才舒服,於是在白天睡覺的時候又拉窗簾又關燈,時間一長,孩子對於晝夜沒有概念,總是睡“反覺”。
家長和孩子休息時間有“時差”,白天睡多了寶寶在晚上頻繁夜醒也就不是什麼稀罕事了。
⑥.睡眠環境引起孩子不適
環境是影響孩子睡眠質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果周圍環境嘈雜、溫度太高、室內乾燥,孩子覺得不舒服也會在夜晚中醒來。
哄睡小妙招:建議家長將室內溫度控制在22-24度之間,如果是在北方,室內溼度也維持在45%左右,另外也要注意經常通風換氣,晚上不要給寶寶穿太厚哦。
⑦.做夢受到了驚嚇
別以為孩子年紀小就什麼都不知道,其實他們也會像成年人一樣做夢。做了美夢會不自覺地微笑,做了噩夢當然也會哭鬧著驚醒。
總而言之,讓孩子出現頻繁夜醒的情況有很多,但每個孩子的成長環境都不相同,需要家長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