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父母無意識給孩子帶來的影響更容易潛移默化

文 / Kaforniay

最近,《家有兒女》的夏東海的教育方式上了熱搜。

《家有兒女》講述的是兩個離異家庭結合後發生在父母和三個孩子間的各種有趣故事,爸爸夏東海是一名兒童劇導演,幽默風趣、寬容大度、聰明機智、富有愛心、正直又憨厚;媽媽劉梅是一位護士長,能幹、熱心快腸、任勞任怨,但有時有點急躁,喜歡嘮叨。

截圖的內容是投資人要求夏東海在鏡頭胡謅亂編,夏東海表示在孩子面前撒謊,他做不到。原來門背後是一群孩子在偷聽,等爸爸話音剛落,他們衝進來大喊:“爸,我支援,我們為驕傲!”

我也很羨慕。

像夏東海那樣既有文化會道理,又會耐心教孩子,還會和孩子玩起來的父親,到底哪裡找?

你的童年,我的童年,大家不一樣

每個孩子人格個性、行為特徵、身體特徵、學習成績、職業成就都不一樣,主要是因為家長和教育環境不一樣。

生活需要一雙發現的眼睛,來發現一些錯的教育方式。

1

我在地鐵站遇到這樣一種家長,只是因為女兒扔錯了地鐵票,便開始破口大罵。女兒獨自在地鐵閘口的另外一邊,難道你不需要積極尋找服務員的同時安慰女兒、表示擔心嗎?多大點事情,就重新買地鐵票幾塊錢的事情,有必要在大庭廣眾裡尖聲謾罵嗎?孩子那點點自信都被所謂的家長無情撕破,難道家長的情緒就值得大肆喧譁,孩子連一點委屈都不配擁有?

2

朋友問我初三的男孩子被診斷為輕度抑鬱症,怎麼辦?

還能怎麼辦,從家長入手。班主任跟我說,他從小和爺爺奶奶一起生活,父親很忙,平常只會凶。家長不理解抑鬱症、不理解孩子,再加上中考的升學壓力,不干預的話情況只會更嚴重。

我建議班主任首先和家長談談抑鬱症的危害,就算父親做不到認同和理解,在中考來臨之際也要減少對孩子的否定和負性評價,平時和孩子多聊點生活小細節,同時遵從醫生的叮囑。班主任從校園生活介入,幫助孩子建立社會支援系統,採取寫信等方式,這個孩子會好起來的。

3

家長的謊言,其實太能識破了。

我們的家訪物件是一位五年級男孩和他的媽媽。這個孩子活動參與度不高,明顯內向,眼神閃躲又恍惚,最不習慣與人對視,和人聊天總是用背對著人,很奇怪對吧?

媽媽自信地向我們介紹兒子,對自己的兒子讚歎不已,聽話又文靜,也跟家裡人聊天,最後斬釘截鐵說自己兒子不可能去網咖。

在另一方對孩子的訪問時知道,兒子非常討厭媽媽,以至於憎恨全世界的女人。問他為什麼,他說媽媽愛管人罵人。

再看孩子的狀態,明顯家庭生態非常差。這是一個極度育兒自信、從不考慮別人的想法、控制慾極強的母親,而父親在其他城市打工,父愛是缺位的。媽媽在說謊,他們的問題早已不是親子溝通矛盾了,而是嚴重的親子不溝通問題。

親子關係已經這麼糟糕了,這位媽媽盲目樂觀而不自知,是好還是壞呢?

請大家對照下面的十四條“幻覺”,反過來看也是可以的,第一條孩子只能跟同性同學交朋友;第二條成績壞的就是壞學生;第三條不玩手機成績就會好;第六條,孩子成績好完全是家長自己的功勞……看看自己符合幾條。

孩子的行為是如何對應家長的行為的

不得不說,家長是孩子的榜樣,孩子更是父母各種壞習慣的放大版。

l 如果孩子喜歡使用暴力,可能因為家長就是暴力狂;

l 如果孩子喜歡譴責別人,可能因為平時家長對他過分苛責;

l 如果孩子喜歡發脾氣、抱怨和哭泣,可能因為家長情緒管理能力差,把孩子當成出氣筒;

l 如果孩子不夠善良、凡事斤斤計較,可能因為家長缺少同情心;

l 如果孩子不跟家長說心裡話,可能因為家長喜歡凡事歸咎於孩子、翻老賬、從不肯好好聽孩子說話;

l 如果孩子膽小怕事、壓抑內向、甚至自卑,可能因為家長經常貶損、否定和辱罵;

l 如果孩子很自私、霸道,可能因為家庭對他太溺愛;

l 如果孩子懶散、拖延又依賴,可能因為家長管太多,從不讓孩子自己做決定;

l 如果孩子是熊孩子,可能家長也沒有規矩意識,經常做出沒素質的行為;

l 如果孩子仇恨很多,可能父母還沒離婚、撕破臉皮的時候用力太狠。

讓我們害怕的事情來了,孩子的任何表現基本上就是家長的一般水準,孩子終將會成長為第二個家長。

原生家庭賦予了你什麼樣的性格?

孩子教不好,不僅僅只是教育方式的問題,父母還應該思考自身的問題。

俄國文學家托爾斯泰說過:“全部教育,或者說千分之九百九十九的教育都歸結到榜樣上。歸結到父母自己生活的端正和完善上。”

—— 今日作者 ——

Kaforniay

-編輯- 歐陽鴻燦

“你受到了你父母什麼樣的影響?”

最新評論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寶寶不願分享玩具,別說孩子小氣,其實是“物權意識”發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