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陪孩子寫作業,父母因此得了高血壓、心臟病。這是各種家庭教育公眾號討論的一個熱點,它真實地揭示了許多小學生家庭的樣子——不說學習,家裡太平盛世;一寫作業,家裡雞飛狗跳。

如何在孩子寫作業和學習這件事情上做好呢?不同的家庭有不同的做法,今天介紹一個家庭較好的做法。

爸爸和兒子的戰爭

在這個家庭中,兒子的功課由爸爸負責輔導,媽媽負責愛孩子。剛開始,一切進展順利;隨著題目難度加大,爸爸在輔導過程中因為孩子不勤于思考,回答問題比爸爸預想的慢,簡單的問題重複了多遍,一問孩子還是不會……這就會引發爸爸對兒子的叱責,“你怎麼這麼笨啊!”“你長得是豬腦子嗎?”“你到底有沒有聽我說話?”“你長沒長記性?”總之,都是對孩子的否定。兒子總會委屈地哭,或者怯生生地申辯。

吵完,等到爸爸回到自己房間的時候,又因為自己對兒子說的那些狠話而後悔不已,覺得自己又沒有忍住不說,對孩子造成了傷害。可是第二天,功課來了,繼續上演這樣的畫面。

負責愛孩子的媽媽看在眼裡,急在心上。媽媽做了什麼?

第一,鼓勵孩子,引導孩子正確認識自己,理解爸爸。

在戰爭過程中爸爸說得特別氣憤的時候,媽媽會挺身而出,告訴爸爸這樣說不對,兒子不是這樣的,幫助兒子撐下腰,不要讓兒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沒有地方安放。

戰爭過後,單獨找兒子,給兒子傳達鼓勵,告訴他那是爸爸著急說的氣話,你並不是這樣的。情緒上來了,人們就會說一些傷人的話,有時是控制不住的,咱們也要嘗試理解一下爸爸。但同時也不能學習爸爸這種情緒控制能力,我們要學習比爸爸更好的控制能力。可能的話,還要抱抱孩子,讓他感受到你的力量。

吵架戰爭經常上演,媽媽和稀泥的事情就要常做,雖是一些重複的話,但還是起到作用得。現在,媽媽已經被兒子稱為灌雞湯的高手。當然,在安慰孩子的時候,孩子也有可能因為在爸爸那裡受了氣,又不敢發作,就發作在媽媽身上,這個時候要允許孩子發發火,適當宣洩一下情緒。

這時,孩子說什麼就讓他說,千萬不要被孩子激怒,一不小心,媽媽很容易就從安慰孩子的角色變成了教育孩子的角色。

第二,找到爸爸,跟媽媽溝通尋求更好的方法。

戰爭平靜之後,發脾氣的爸爸其實也很難受,愛孩子的家長在吵了自己愛的孩子之後,都會有負疚感,因此特別難受。媽媽要先理解爸爸的感受,如果這時爸爸要向媽媽發洩幾句,媽媽千萬要接住爸爸的情緒,不要頂著回去,這樣很可能就從父子戰爭升級為夫妻戰爭了。

另外,如果覺得爸爸哪裡做得不合適,如果爸爸聽不進去,就不要急著一定要馬上說出來。有時睡一覺第二天再說,也許效果更好。在這個家庭中,媽媽就是這樣做的。頭天晚上,爸爸怒氣衝衝,聽不進去媽媽的話。媽媽就僅僅告訴爸爸,說“孩子是豬”這樣的話對孩子的傷害太大,請不要再說了。簡單表達了自己認為最嚴重的問題之後,就不再多說,等待爸爸自己消化。

其實在這樣的教育戰爭中有很多學問,通過上面的過程,我們來總結一下:

爸爸媽媽各司其職,各有分工。

爸爸和媽媽兩個人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一定要有分工,一個人是進攻型選手,那麼另外一個一定要是退守型選手,千萬不能形成兩人雙打的局面,這樣孩子的情緒就沒有人能承載,戰爭緩衝的餘地就很小很小,這樣造成的傷害比較大,也不好修復。

上面案例中爸爸媽媽的角色互換也沒有問題,只要記住兩個人要互補,有一個人要負責接住其他兩個人的情緒,這個人讓自己保證平靜特別重要。

需要提醒的是,任何時候,都要相信,大家的出發點都是希望孩子好的。爸爸和媽媽是同盟軍,要儘量避免對立起來。

要理解爸爸發火甚至有可能會動手打孩子的這種感受,沒有一個打孩子的家長是真正願意打孩子,打孩子通常是因為控制不住,其實傷害後孩子之後這個爸爸是非常難受的,所以媽媽一定要理解發脾氣的爸爸,一定要接住他的情緒,爸爸和媽媽共同形成聯盟,不能通過對立使問題升級。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新視角】抓住孩子成長的敏感期,別錯失孩子成長的每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