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每個人從生下來最早接受的就是家庭教育,受到影響最大的也是家庭教育,這種教育有言傳有身教,甚至我覺得身教重於言傳。

父母在家庭中扮演怎麼樣的角色,我想會對孩子產生非常直接的、潛移默化的影響。因此,我覺得有好家風,確實是對孩子的成長非常有利的。

培養自控能力

在這個充滿誘惑的社會裡,必須要有自控能力。首先要孩子有規則意識,孩子只有具備了規則意識,才能提高自控水平。

自控能力主要有三方面:

1.情緒自控:包括不隨便發脾氣、學會忍讓,經受得住批評、承受失敗與挫折;

2.言語自控:不隨意罵人、不講髒話,不插話,禮貌待人;

3.行為自控:與成人相比,兒童行為的一個突出特點就是其衝動性強,兒童在行動前常常不加思索,很少考慮行為的結果。

針對兒童行為的這一特點,家長要教育孩子學著在做事之前先想一想,根據自己以往的生的活經驗或他人經驗,想一想這麼做會有什麼樣的結果,對自己以及周圍的人會產生哪些有利的和不利的影響,在此基礎上,對自己的行為進行調控,並採取適宜的行為方式。

這是兒童社會性發展的一個重要方面,其發展對於兒童良好人格品質的形成、積極同伴關係的建立和社會適應能力的提高都具有積極的意義。

家長可以從生活常規方面著手,制定規則,家長要長期堅持一貫的要求,孩子就會逐步約束自己。除了生活常規,爸爸媽媽還可以給孩子訂立一些規矩並堅決執行。

在這過程中,千萬不能操之過急,要循序漸進,及時表揚,要給與及時的表揚和鼓勵,及時樹立孩子的自信心。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要多與孩子進行溝通交流,了解孩子的想法和內心世界,與孩子之間建起了絕對的信任,有效地增強父母的教育影響,對於孩子的不良表現,要給予耐心的說服教育,切忌一味地訓斥、壓制。

培養自立能力

自立,既是習慣,又是一種能力。而一個人擁有自立能力是人際交往能力是基礎。

家長必須讓孩子從小父母養成獨立思考、獨立解決問題的好習慣,並由此樹立孩子的信心。那麼,可以教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幹 ,整理書包和書桌,收拾房間等等這些小事情都是孩子力所能及的,家長不妨放手讓他自己去嘗試著做。

孩子大些時,就該引導他做一力所能及的家務,孩子會從中體驗到自己勞動的樂趣,逐步提高孩子的獨立能力,增強孩子的獨立意識。

而家長們要注意的是,當孩子主動自己乾的時候,也許做的不是很完美,但也要不斷鼓勵孩子,讓他更有信心更有幹勁去完成。

在培養孩子獨立性的時候,教孩子自己去克服困難,不要一味的幫孩子一手包辦代替,當孩子獨立做事遇到困難的時候,家長一定要鼓勵他們克服困難,堅持完成任務。

當孩子實在完成不了,向我們求助時,也應當先鼓勵孩子,再做適當的指導,最好讓孩子感覺到是自己克服了困難,最終提升孩子的自信。

要讓孩子明白,父母不能陪伴一輩子,凡事不能太依賴於父母長輩,生活中很多事情其實還是要靠自己去爭取、去克服,畢竟以後的人生道路還是要自己走的,遇到的事情總要獨自解決。

培養自學能力

如果希望孩子日後能夠有開闊的眼界,有所作為,那麼自學能力就顯得很重要的。有的同學或家長覺得孩子只要上課有聽就好了,但其實往往學習是要靠孩子自覺的,擁有自學能力對孩子日後的自身發展很有用處。

比如可以培養孩子的閱讀能力,閱讀不但可以塑造一個孩子的智力,還可以塑造孩子的品質。任何一部書,只要是一本好書,往往都充滿真善美的情懷,其核心價值觀也是正面的。

這些東西會對孩子形成潛移默化的影響。一個從閱讀中經歷了豐富的生活,傾聽了眾多的智慧,分享了無數思考成果的孩子,其思想會更成熟,人生境界會更美好。

家庭中也要營造一個學習氛圍,營造閱讀環境,父母也要樹立起好榜樣!通過海量閱讀,涉獵百科,博覽群書,孩子的智慧才能不斷成長,最終成為強大的自我發展能力。在這基礎上可以讓孩子試試拓展學習、超前學習。長此以往,讓孩子慢慢形成了自學能力。

要知道,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孩子在父母的影響下成長。好的習慣,孩子會學;壞的習慣,孩子也模仿。

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一定要言傳身教,不要把壞習慣“教”給孩子哦!教育的根是從家庭延伸出來的,而家的經營關鍵在家長。父母要做孩子的終身老師。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玩出來的專注力 讓學習成為孩子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