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近大熱的各類親子綜藝中,為觀眾揭密了明星最自然的生活狀態,和明星小孩的一些教育和成長經歷。
隨著明星家庭真實生活的曝光,他們家中那些琳琅滿目的玩具也映入大家的眼簾,種類豐富令人咋舌,不禁感嘆現在孩子充滿幸福感的童年生活。
眾多玩具中,最引人矚目的,當屬那些新奇的益智類學具。每一出場,便是孩子們爭選的潮寵兒。
由於明星的工作環境,他們接觸到的都是走在時尚前沿人或事,他們的教育理念也是非常新潮,明星都會為孩子購買的益智學具,究竟有何妙用呢?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又會起到怎樣的作用?
學具,顧名思義,可以理解為學習玩具,首次打破家長傳統概念中學習和玩耍的矛盾衝突,是玩具和學習的一次友好交流與合作。
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手和腦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手使腦得到發展,使它變得更加明知,腦使手得到發展,使它變成思維的工具和鏡子。”
豐富的學具類目,運用不同的色彩和形狀等,同時搭配不同的教材,適用於不同年齡的孩子進行多能力訓練,多種玩法,讓孩子做到“手、眼、腦”結合,實現“教、學、玩”三合一體。
學具的流行是社會科學技術發展的產物,近年來才走入各位家長的視野,頗受孩子追崇,但其實學具的概念由來已久。
流傳千年的“魯班鎖”,相傳是魯國工匠魯班為了測試自己的兒子是否聰明,製作的一件可拼可拆的木條玩具,看似簡單的休閒玩具,卻蘊含著中國古代建築中的榫卯結構的奧祕;現在依舊風靡的“九連環”,自古以來,都不算是一種玩具,它被賦予智慧的象徵,中世紀時九連環流傳至國外,更是被稱為“中國難題”。這便是古老的學具。
在遙遠的大洋彼岸,德國以卓越的科學成就屹立於世界科技發展之林,僅8300萬人口的德國,拿走了世界一半的諾貝爾獎。德國發達的科技水平和領航世界的科學成果,追根溯源在於德國的教育。
在中國,你可能看到的是幼兒園的孩子在上小學前,就已經把一年級的知識學習完畢;但在德國,憲法明令禁止對兒童過早開發智力,德國的小孩在上小學前唯一的任務就是快樂成長,他們更注重的學前教育就包括運用學具對孩子邏輯思維的培養,給孩子充足的想象空間,而不是把孩子變成只會學習的小笨蛋。
在國家大力提倡“科教興國”的時代背景下,以“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為教育方針,我們更要重視孩子的早期教育。美國著名兒童心理學家皮亞傑認為:學習應該要建立在“操作經驗”之上。
在學習中增加對學具的應用,改變傳統教育中以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模式,實現學習多樣性,更多地培養孩子的實際操作能力、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促進五育全面發展。
學具優勢:
1、通過九宮木塊的擺放,每個木塊6個面的翻轉,共108面的記憶,鍛鍊孩子手眼協調能力、專注力和注意力;數字與圖形結合,開發孩子的右腦記憶;鮮明的色彩衝擊,培養孩子的色彩區分和辨別能力。
2、七巧板和幾等分木塊系列,既傳承了傳統文化,又開發了孩子智力,同時增加了孩子的立體幾何思維、空間思維和手眼協調能力。
3、學具中的“存摺”,既能養成孩子每天學習的習慣,又能幫助孩子從小養成理財思維,建立學習與玩樂的連結,讓學習充滿儀式感。
一套好的學具,能提供孩子寓教於學的陪伴,可以緩解家長輔導課業的壓力,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真正讓孩子做到在玩中學、在學中玩,盡情享受學習帶來的樂趣。
木玩子系列益智學具看似簡單,卻蘊含了無窮的奧妙及玄機,涉及了多種學科門類,致力於開發孩子智力,鍛鍊孩子的動手動腦能力,旨在提高學生終身學習能力,讓孩子從繁重的學習中解放出來,送給孩子們一個永不磨滅的快樂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