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別讓“差生思維”讓孩子無法突破自己,正確的鼓勵要這樣做

孩子成長需要自律,但同時他們也需要鼓勵才能建立起更好的自信心,父母有的時候喜歡透過錯誤來讓孩子明白自己哪裡需要改進,時間久了可能就會形成一種慣性思維,總是盯著不好的方面看。

在教育的過程中父母的關注點在哪,孩子就會注重哪一點,家長的思維方式會直接影響孩子的想法和自信。

一旦被貼上了“差生”的標籤,將來想要翻身需要花費好幾倍的努力才行,孩子都是從外界認同發展為自我認同的,很多想法其實都是從外界吸收之後形成了自動化的思維模式,變成了錯誤的自我認知。

當孩子遇到學習,生活挑戰的壓力時,內心就總會想起潛意識中不好的標籤,最終形成負面思維。

沒有人會永遠保持一個狀態,即使是差生,成績落後也是暫時的,只要從家長方面先不給孩子定型,他們就總會有逆風翻盤的機會。

消極思維會影響人,積極思維同樣也會影響到別人,從家庭方面給他們足夠的信心,孩子生命的種子也會發生變化。

現實生活中因為觀念而產生行為差別的例子不在少數,就拿最常見的“窮人思維”來說吧,因為認知觀念的不同,窮人只會越來越拮据,而富人就會越來越有錢。

這種思維並非天生就有,有的人可能生活富足,但內心卻有一些根深蒂固的觀念,在心理上把自己當作窮人,同理對於孩子來說,貼標籤很容易讓他們在心裡失去自信,差生思維是在成績優劣的對比之下所產生的負面想法。

成績一時的落後並不可怕,但是在心裡認定自己是個差生才最可怕。一旦有了困難,就很容易從差生思維中思考問題,以此來為自己錯誤的行為開脫,久而久之就真的成了差生,容易在人生的競爭中敗下陣來。

想要讓孩子擺脫差生思維,今天給大家介紹三個方法:

建立信心

聽起來這句話就像是喊口號,誰都會說但具體如何去做可能並不清楚,“差生”這個標籤是被環境認定的,是被老師和父母貼上去的,想要擺脫首先就要學會建立自信。

想一想所謂差生是真的差還是大人們覺得孩子不行呢?在孩子還沒有準確認知自己能力的時候,如果老師和父母都對他們沒有信心的話,孩子就很容易被差生思維所禁錮,最終形成差生認知。

對於已經失去自信的孩子來說,只有先從外部認可和鼓勵他們,才能夠慢慢改變他們的想法,家長可以幫助他們發現身上的閃光點,讓孩子重新燃起希望之火。

如果孩子已經習慣性地只看到自己的不足之處,就很容易形成慣性思維,遇事容易悲觀退縮。

家長要多看到他們身上具有的特點,找到擅長的優勢潛能,再進行轉化遷移,就有可能逐步地擺脫差生的思維定式,建立信心。

有效陪伴

陪伴能夠更容易走入孩子的內心,具有差生思維的人很容易遇事退縮,找藉口逃避,他們往往害怕困難和失敗,往往事情尚未展開,有了一點麻煩和困難就打退堂鼓。

無論是一時的成績下降還是長期的成績落後,對於已經形成差生思維的孩子來說,及時的鼓勵和正反饋是很重要的。

家長可以透過陪伴來引導孩子學會如何查缺補漏,在這個過程中及時地給予孩子必要的學習技能幫助,培養他們的能力。

尤其要注意,孩子學習成績下降的時候往往也是他們最自卑的時候,一旦察覺了自卑的自我認同的時候,他們往往就很難再重燃自信。

教育需要的就是擦亮火花,在孩子苦難無助的時候,不需要家長的說教,而是耐心的陪伴和溫柔的鼓勵,幫助他們分析得失利弊,看到他們行為背後的動機和需求。

如果孩子內心的空洞並沒有被察覺,隨著事情的逐漸累積,負面情緒增加最終就會吞噬孩子的自信和自尊。

培養興趣

興趣是透過注意力的轉移來激發孩子的自信,孩子學習成績不好並不代表他們沒有優秀的方面,家長需要做的就是找出他們擅長的,激發他們的信心和鬥志。

最關鍵的是透過建立自信,讓孩子發現學習也能有樂趣,這樣成績自然就會提升。

即使孩子的文化課都不好,但體育是他擅長的,家長就可以借力打力,透過提升體育成績來帶動其他科目。

不斷擴大科目的優勢,從而找到進步的方法來應對其他的科目,正所謂一通百通,其實不管是什麼科目,內驅力的核心是不變的。

好的學習品質和動力根源都是相同的,要讓孩子學會不要區別對待,透過一門課啟用孩子對自己能力的肯定,對自我價值的認同。

既然差生思維是後天環境影響逐漸形成的,家長也可以透過努力再用後天環境來影響孩子讓他們轉變想法。

6
最新評論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父母回答決定孩子未來:三種場合給孩子留面子,孩子會感激你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