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嬰兒來說:沒有迴應,等同絕境。
人類幼崽比動物幼崽需要更長的時間來完成生長髮育,父母的精心照顧是他們能夠生存的唯一依仗。
當我們積極迴應嬰兒的啼哭,抱起她/他,安撫他/她,嬰兒就明白自己所處的環境是安全的。
對一個幼兒來說,尤其是6個月以下的幼兒,父母的及時迴應是建立安全依戀關係的基礎。
建立了安全依戀的孩子,會更願意探索世界,成年以後,也會擁有更健康的社交關係。
情感忽視給孩子帶來的傷害右側兒童大腦發育異常
右側大腦明顯小於左側大腦
這兩張圖片直觀表現了情感忽視對兒童大腦發育的負面影響 。 左側的是健康的三歲孩子大腦的CT掃描(平均水平), 右側的圖片是三歲情感忽視孩子的大腦CT掃描。能夠看出,遭受情感忽視兒童的大腦明顯小於平均水平,並有異常發育的皮質(皮質萎縮)和其他大腦發育異常的跡象。
情感忽視會影響到兒童大腦諸如杏仁核,海馬體等與情感和社交功能有關區域的發育 。
置之不理與約翰·華生的“行為主義”至於所謂的置之不理,放任不管的育兒方法,及其衍生出來的“哭聲免疫法”,其背後的理論出處是來自心理學的一個流派,叫做“行為主義”,該流派的的奠基人叫約翰·華生。
約翰·華生曾做過一個臭名昭著的實驗- 小艾伯特實驗 。
9個月大的小艾伯特是個自出生起就留在醫院的孤兒,華生髮現了他,讓他成為了自己的實驗物件。
在實驗開始前,小艾伯特進行了一系列基礎情感測試:讓他首次短暫地接觸一些物品,比如:白鼠、兔子、狗、猴子、有頭髮和無頭髮的面具等等。結果發現,在實驗開始前,小艾伯特對這些物品均不感到恐懼。
2個月後,華生和他的同事開始對小艾伯特進行試驗。
第一步,
實驗人員把艾伯特放在房間中間桌上的床墊上,實驗室白鼠就放在靠近艾伯特處。
這時,艾伯特對白鼠並不恐懼。當白鼠在他周圍遊蕩,他開始伸手去觸控它。
第二步,
當艾伯特觸控白鼠時,華生和雷納就在艾伯特身後用鐵錘敲擊懸掛的鐵棒,製造出刺耳的聲音。毫不奇怪,在這情況下,小艾伯特聽到巨大聲響後大哭起來,表現出恐懼,該過程重複數次。
第三步,
把白鼠放在艾伯特面前,沒有聲音刺激。艾伯特對白鼠出現在房間裡感到非常痛苦,哭著轉身背向白鼠,試圖離開。顯然,這名男嬰已經將白鼠(原先的中性刺激,現在的條件刺激)與巨響(非條件刺激)建立了聯絡,併產生了恐懼或哭泣的情緒反應。
由此,實驗人員確定了一點,恐懼這種情緒反應,是可以後天習得的。即建立條件反射。
而且這種情緒反應還會產生泛化,小艾伯特對兔子,狗。甚至棉花都會表現出恐懼。
甚至,連聖誕老人都會引起艾伯特的害怕
下面一行字寫著:現在他連聖誕老人都怕
雖然該實驗的準確性和可靠性有爭議,比如小艾伯特顯示有痴呆和發育殘疾的跡象,不是正常兒童,這無疑影響了實驗的結論。
其實驗倫理也有爭議,試驗結束後,實驗者並沒有去除兒童的條件反射,扭曲了兒童的心理,被認為違反學術道德。
後來的小艾伯特據說6歲死於腦水腫,因此,實驗對其後來的發育影響如何無從知曉。
但自此,華生證明了,人的情緒是可以後天習得的。
1928年。華生出版了《Psychological Care of Infant and Child 》 一書,把他的觀點應用到了育兒當中。
在這本書裡,華生提出,兒童可以被當作機器一樣被訓練,塑造和矯正,避免他們依賴父母。
他甚至說:
孩子是塑造的,不是天生的,給我一個嬰兒,我可以讓他攀爬,讓他用手去堆砌磚塊或木頭搭建的建築,我可以讓他成為一個小偷,槍手甚至吸毒犯,人的可塑性是無限的。
華生本人也親身實踐了他的理論。
但是結果卻很殘酷,他的三個孩子要麼自殺,要麼自我放逐,悲劇一直延續到第三代。
踐行了這個理論的很多美國家庭都受到了傷害。
看完行為主義,情緒習得對兒童的負面影響,我們再來看一個依戀理論。
哈利•哈洛和恆河猴實驗在哈利•哈洛的一系列實驗裡,新生的恆河猴出生後很快從他們母親身邊被帶走,併為他們提供了兩個代理母親 。
一個是由鐵絲網做成,另一個是木頭套上毛巾做成,兩個”代理母親“都被加溫並且可以在胸前裝上奶瓶提供食物。實驗是為了觀察幼猴會選擇提供柔軟接觸的絨布媽媽還是提供食物的鐵絲網媽媽。
結果是這些猴子在鐵絲網媽媽那裡喝完奶以後,會立刻回到絨布媽媽身邊,緊緊抱著絨布媽媽。實驗證明,幼猴需要的不僅僅是食物,還有撫觸安撫。
得到”媽媽安撫“的幼猴會更願意去探索周圍的環境。媽媽就像一個安全基地,感覺到危險,幼猴會立刻回到絨布媽媽身邊尋求保護和安慰。
人類嬰兒也是一樣。
得到父母悉心照顧的嬰兒會更有安全感,每一聲啼哭都及時得到迴應,得到反饋,得到安撫,他就會逐漸建立起安全型依戀。成人後會擁有更健康的社交關係。
我在寫這篇文章的時候,這本書一直在我腦海裡縈繞。
松子是一個幼年費盡心思想要得到父母關愛的孩子,可是她求而不得,家人所有的愛都被給予了她患病的妹妹。幼年被忽視,長大了的松子的人生一步步走向深淵,
松子的獨白:
你不知道我多孤獨,我有多缺愛。雖然我總是捱打,但總比我一個人好;雖然我在夜總會當小姐,但總比我一個人好;雖然我總是和不同的男人上床,但總比我一個人好;雖然前方是地獄,總比我一個人好。
沒有被愛過的人,她/他是不知道如何去愛自己的。
一個幼年被忽視,費勁心力想要獲得愛的孩子,成年後,在親密關係的建立上總會出現問題。
所以,爸爸媽媽們在育兒的時候可以多相信自己的本能,想想當孩子哭泣的時候,你的本能是推著你走過去抱起她/他,安慰他/她,還是拉著你讓你離寶寶遠一點,讓他/她哭個夠?
聽聽你內心的聲音,那就是答案。
參考:
參考
^1 https://7079168e-705a-4dc7-be05-2218087aa989.filesusr.com/ugd/aa51c7_c741590d634447e1bdafb1d2ea1fef5c.pdf^2 http://www.allianceforchildhood.eu/files/book2010/QOC10%20Gerhard%20.pdf^3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B0%8F%E8%89%BE%E4%BC%AF%E7%89%B9%E5%AE%9E%E9%AA%8C^4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4%BE%9D%E9%99%84%E7%90%86%E8%AB%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