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在網上看到一篇關於家長恐嚇、打罵孩子,導致該孩子發生了一些很讓人心疼的文章,讓人看了很是惋惜…… 恐嚇是一種精神暴力。人在被恐嚇、被威脅後,內心會充滿憤怒,會有一種反抗的慾望,即使暫時懾服於恐嚇者的威壓,也只會被動地服從,不會主動、愉快地完成指令,更不可能創造性地把事情做好。

家長如果像文章中的主人公經常恐嚇孩子、打孩子的後果是可怕的,調查顯示經常捱打的孩子可能染上這樣一些毛病:

1.固執:你要東他偏要西,有錯不承認,甚至用逃學、離家出走來與父母對抗,變得越來越固執。

2.懦弱:如果孩子經常捱打,時間一長,見到家長就會感到害怕、不敢接近。不管爸爸所說的是對是錯,他都會乖乖服從。

3.說謊:有的家長一旦發現孩子做錯事就“打”,孩子為了避免遭受皮肉之苦,能瞞得過就瞞,能騙得過就騙。

4.孤獨:經常捱打的孩子,會感到孤獨無援。

其實,孩子是家長的複本也是我們的一面鏡子,所以孩子犯錯時家長應當用自己的愛和理智來幫助他形成良好的習慣。畢竟對我們來說,讓孩子獨立、懂事、對生活樂觀積極才是終極目的……對於孩子出現了“不聽話”,“淘氣”時,我們有以下的制止方法:

1.溫和的引導:語氣平和,就是告訴了孩子,我們對孩子本身是沒有敵意和否定態度的,只是對他的行為提出了否定,並且告訴了孩子正確的處理方式。事情就容易解決了。

2.眼神制止法:如果家長平時就已經給孩子建立了一套家庭規則,並在家裡有自己的“威嚴”的話。那麼孩子反抗的機率應該也不大了。孩子行為不當時,管教起來也容易多了。小朋友提前已經知道家裡什麼行為是可以做的,什麼行為是不被允許的。一旦越過了界限,媽媽一個眼神便能讓他停下來。這樣做的前提是爸媽和孩子約定好家規,並且有一定的默契。

3.採用冷處理法:一些小朋友無理取鬧不過是想引起家長關注罷了,此時可以採取“冷處理”的方式。暫時把孩子晾在一邊,讓他有時間反省自己。讓孩子意識到自己的行為是不受歡迎的,他也會慢慢改變自己的行為了。 當然,“冷處理”一段時間後,家長還要跟孩子耐心解釋,讓孩子明白成人的看法,從根本上改變自己的行為。

7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孩子有自尊心嗎?是讓孩子當眾出醜,還是給足面子,值得父母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