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不僅對孩子有很重要的意義,也對孩子有重要的影響。
在如今的社會上,90後已經成為了中流砥柱,他們有著大膽的想法,也有著衝勁,是社會上最年輕的血液。
而隨著90後進入社會中,辦事的方式方法也開始發生了轉變,90後有著自己的思想,也有著自己的生存法則,也在用自己的方式去改變世界。
當初,“90後”是最不被看好的一代,他們不聽父母的話,想法太過大膽,有著自己的思想,被說是“垮掉”的一代,覺得我們無法在社會上立足,難當大任。
可隨著90後投入工作的時候,人們對90後依舊抱有偏見,但是,現在,90後正在用自己的力量改變外界對於我們的看法。
人們對90後又重新燃起希望,覺得90後已經可以承擔社會的重擔,而現在,90後最大的已經30歲了,也開始成家立業。
就連第一批95後也開始計劃著自己的人生大事,大多數都已經結婚生子,有了自己的寶寶,不過,95後的帶娃方式卻很別具一格。
第一批“95後”已經生娃,老舊育兒觀念被推翻,養娃方式獨具一格第一批“95後”已經25歲了,處在人生的黃金階段,也是生育的黃金年齡段,很多95後已經成家立業,有了自己的寶寶。
但是,95後的帶娃方式卻很不簡單,和以前的教育方式有著很大的不同。
以前的家長總是想著孩子能考一個好大學,能有出息,能有穩定的工作,能儘早完成自己的終身大事。
但是,95後的家長對孩子的要求真的是太“佛系”了,只要孩子能夠健康的長大,學習成績之類的,只要孩子努力了就好,沒有太過於硬性的要求。
“95後”寶媽帶孩子的現狀。比如在孩子們考試之後,以前的家長總是追問排名,追問分數,看看孩子成績是落後還是進步,總是給孩子報各種補習班。
而95後的家長,看到孩子的成績之後,也許還會開玩笑的說“你有點偏科啊!”
雖然只是簡單的對比,但是,卻不難看出當代95後父母的育兒觀念,與其說是“佛系”,還不如說是在彌補自己的童年。
那麼,為什麼都說“95後”是在彌補自己的童年呢?·童年被父母管束的太多
在很多95後小時候,基本上都被父母管束的太嚴重,在小時候,那個時候經濟也還沒有發展起來,家家戶戶過的並不是很富裕。
而且,那個時候父母的思想觀念還都很保守,不允許孩子做這個,也不允許孩子做那個,對孩子的要求都很苛刻。
所以,當95後成為父母之後,他們都在孩子的身上彌補自己的童年,給孩子一個自由的童年,也是在彌補自己的遺憾。
·童年被父母壓抑情緒
很多父母都會出現的一種“毛病”,那就是總是否定孩子,可當我們堅持做一件事情的時候,就被父母說成“主意正”,被說成不聽話。
而且,那個時候父母的想法也很封建,覺得孩子是不能誇獎的,一旦誇獎孩子就會讓他們“飄”,很少會誇獎孩子,總是對孩子打擊。
而孩子的自信心就會被打擊,對自己充滿質疑,也對自己沒有信心,做任何事情也沒有底氣,最終變得唯唯諾諾,甚至出現“討好型人格”。
所以,當95後當了媽媽之後,他們對孩子都是鼓勵的,想讓孩子內心裡充滿自信,也會放手去讓孩子做各種事情。
心裡話:其實,都說“95後”是最幸福的一代,但也只是那個時候人們對於孩子的看法,因為生活條件剛剛轉變好,只是生活上變得富足。
而現在的孩子,不僅生活上變得富足,精神上也能得到很大的改變和提升,所以,現在的孩子才是最幸福的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