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媽媽對剛出生的嬰兒,都感覺到非常地手足無措,孩子軟軟的一小坨,抱都不太會抱,孩子的護理更是兩眼一抹黑,不知道怎麼辦。
新生兒和嬰兒大不一樣,除了吃和睡之外,護理寶寶也很重要。護理不當會害了娃。
比如說臍帶護理不當,可能會導致發炎,面板護理不當,可能會導致孩子長疹子,眼睛護理不當,會導致孩子淚流不停,屁股護理不當,可能會導致小屁屁紅彤彤的,像猴子屁股一樣。
所以新手媽媽除了要給孩子喝飽睡好之外,還要學會護理寶寶。
新手媽媽,做好這十個關鍵部位的護理,讓寶寶乾淨健康成長第一個部位:囟門
其實分為前囟門和後囟門,囟門就是頭部骨頭之間的縫隙。沒有骨頭蓋住,所以相對比較脆弱。
但是新生兒頭上可能會因為胎脂看起來有點髒,也就是我們說的頭垢。
前囟要到一歲以後才閉合,後囟大概出生後兩個月就閉合,在沒有閉合的這段時間,家長要注意保護好。
不能用力戳,不要讓重物敲到。如果孩子的囟門上面有厚厚的頭垢,也不要置之不理。
可以先用一些維生素e或者橄欖油輕輕地按摩一下,過十分鐘之後然後再用溫水洗乾淨。一般多洗一段時間,這些頭垢就會洗掉了。注意不要用力去搓。
第二個部位:眼睛
新生兒出生之後,眼睛可能會因為鼻淚管不通,有點紅或者經常流淚。
媽媽在給孩子清理的時候,分別用兩根乾淨的棉籤沾上涼開水,輕輕的把眼睛上的分泌物擦拭乾淨。
注意一邊眼睛,一根棉籤,不要重複使用。
洗完澡之後洗乾淨雙手,先用左手食指輕輕從眼角向鼻頭下按去。再用右手手指按另外一邊眼睛。避免兩邊眼睛用同一個手指。每次按壓30次左右,一天按壓三次。
如果按摩沒有效果,要帶孩子去醫院沖洗。
第三個部位:鼻子
新生兒的鼻子時不時會有鼻屎塞住,這時候可以用一些生理鹽水,或者涼開水沾溼棉籤,輕輕在鼻腔外面擦拭溼潤鼻內分泌物。
之後輕輕的按壓鼻根,或者把孩子捏一下,讓他哭出聲兒,一般分泌物就會出來了。
或者把孩子抱到充滿水蒸氣的浴室裡待幾分鐘,讓水蒸氣呼吸到鼻子裡,讓孩子的鼻腔更溼潤,孩子哭鬧時,這些分泌物就會被噴出來。
第四個部位:耳朵
耳朵的護理主要是外耳的護理,平時清洗的時候輕輕地洗一下外耳就行,不要嘗試的給孩子掏耳垢,因為孩子的耳道很淺,可能會傷到鼓膜。
洗澡的時候也要注意保護好孩子的耳朵,防止水進入耳朵裡面。
第五個部位:嘴巴
孩子的口腔黏膜非常的薄,非常的嫩,新生兒喝奶的次數比較多,建議早晚用純棉的紗布輕輕的清洗孩子的嘴巴,按摩牙床,注意動作一定要輕柔。
紗布一定要用開水燙過,而且平時注意放在太陽底下暴曬。
第六個部位:脖子,大腿等面板皺褶處
不少新生兒胖乎乎的,很可愛。因為孩子吃多睡多,運動量少。脂肪就容易堆積,所以我們會看到孩子的脖子,大腿根部,手窩腳窩的面板有很多皺褶。
在洗澡的時候輕輕地拉開這些皺褶,用乾淨的棉毛巾把下面的面板清洗乾淨。再把水給擦乾,甚至可以用吹風筒幫孩子吹一吹乾。
弄乾之後用玉米粉或者松花粉拍在孩子的這些部位,防止潰爛。注意不建議買含有滑石粉的爽身粉,不利於寶寶身體的健康。
在使用這些粉的時候,不要太用力,預防被寶寶吸入呼吸道或者進入外陰。
第七個部位:臍帶
胎兒期臍帶非常重要,是母嬰之間氧氣營養交換的重要通道。孩子出生之後剪斷臍帶,新生兒完全脫離媽媽,成為一個獨立的寶寶。
臍帶剪斷之後會進行結紮,而這個結紮的部位就是一個有創傷的地方。
平時洗澡的時候注意避開臍帶,用醫生給的消毒劑進行消毒。
注意觀察,如果出現紅腫的情況,建議帶孩子去醫院看。
第八個部位:寶寶的屁屁
建議陰部和屁股要分開來清洗,而且分別用不同的紗布,避免汙染
寶寶每一次拉完大便或者換尿不溼的時候,都要進行沖洗。
建議家長可以用一個礦泉水瓶,在瓶蓋戳一個小洞給孩子直接沖洗,避免把孩子屁股直接放盆裡面,這樣容易被汙染。洗完之後給孩子擦上護臀霜,避免被屎尿傷到孩子的面板。
注意新生兒,面板非常的稚嫩,但是拉屎拉尿的次數又非常的多,所以護臀霜非常重要。
第九個部位:孩子的外陰
女寶寶的外陰建議從前向後,從中間向兩邊,用消毒過的乾淨棉紗布輕輕地擦拭。用水洗完之後也要用布來按幹,避免溼答答的。
男寶寶要擦拭陰囊上的皺摺部位,防止藏汙納垢。
第十個部位:孩子的手和腳
新生寶寶如果是足月出生的話,指甲也會長得很快,指甲太長,孩子會抓破自己的面板。所以家長要注意給孩子剪指甲,孩子的面板比較嬌嫩,可以選擇嬰兒指甲鉗給孩子剪指甲。
如果媽媽擔心會不小心剪到寶寶的小手,可以選擇這款電動磨甲器,裡面有6個磨頭,只需要把磨頭套上,就可以幫寶寶磨指甲了,不用擔心會弄到寶寶的肉,操作簡單又安全。
新生兒護理最關鍵的這十個部位,家長別忽略了,只要這十個部位做好了,孩子就能順利乾淨健康地度過新生兒期,快樂地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