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忍字大法”,首當其衝就是控制情緒。

然而,面對熊孩子,控制情緒又談何容易啊!

為人父母,忍耐都是有限度的,我們的限度應該用到最正確的地方。

下面這兩件事,務必千萬“忍住”!

1、娃病了,別埋怨

孩子因為不聽話,生病受罪,大多爸媽第一反應都是:

“讓你衣服別那麼快脫,現在知道生病難受了吧!”

“早跟你說過不要下水玩,非不聽,感冒了知道找媽媽了!”

之前帶朋友帶孩子海邊玩,10月天氣微涼已經不適合再下水。

但孩子非要去游泳,朋友攔都攔不住,結果剛一回家就開始發燒。

朋友當時生氣得狠說了他幾句,結果孩子就嗚嗚哭了起來。

看他一臉委屈,我嘆了一口氣就去給他衝藥了。

唉,怎麼說呢:貪玩貪涼就是孩子的天性,攔也攔不住的。

而且,孩子在生病的時候不管是心理還是身體,都很脆弱,就算他們錯了,也應該等病好了再批評。

如果孩子身體不舒服時只能聽到你的冷言冷語,他的心會越來越冷。

生病的時候心情本就在冰點,等他恢復活力了,才能有心情思考你的話嘛~

2、好好吃飯,別責備

如果說生病時批評孩子是對他的心理造成傷害,那麼在孩子吃飯的時候訓斥他,則有可能會給孩子造成實打實的身體傷害哇!

現在寶媽奶爸們每天都忙得分身乏術,只有晚飯時偶爾才能聚在一塊說幾句話。

每天晚上回家時,都能聽到隔壁一位媽媽在訓孩子,聽得我抓心撓肺的。

有醫學研究表明:

孩子心情緊張時,會促使他的腎上腺素水平增高,從而進一步損傷胃黏膜屏障。

這也是導致幼兒胃道潰瘍和胃炎的重要原因。

孩子在飯桌上受到批評,難免會一邊抹眼淚一邊吃。消極的吃飯,會影響腸胃消化功能。

大冷天的,回了家誰不想高高興興吃頓熱飯呢!就算有天的矛盾和錯誤,也都等吃完再聊!

如果是很嚴重的錯誤,讓孩子停下碗筷,再教育。

最不可取的,就是孩子嘴裡一邊嚼著飯,一邊批評他。

除了控制自己批評的情緒,下面這兩件事,更需要“控制好你自己”!

3、娃是邋遢鬼?忍住你收拾的手

自從有了孩子,家裡就再也沒有乾淨整潔過。

你能忍受家裡亂成這樣麼?

在《西爾斯親密育兒百科》上看到:家裡適當亂一點沒關係!反而有助於娃的大腦發育!

大家看一下下面這張圖:

孩子腦內的神經發育就像在編制一張網(大腦神經元間連結)。

家裡亂,寶寶能看到摸到的東西多,網就編的快編的好。

若家裡太整潔,寶寶看到的摸到的東西少,網就編的慢或編的差一些。

孫儷曾在微博吐槽,孩子們在家直接把牆當畫板,亂塗鴉。亂塗亂畫,

鄧超卻說:"牆紙可以換,但孩子的靈感被抹殺掉就沒了,孩子這叫創作!"

其實孩子平時舉動看似“搗蛋”,實則都是探索。

自己吃飯,瀝瀝拉拉的到處都是,但也因此培養了進食的精細動作;

到處亂畫,翻箱倒櫃,培養了創造力和想象力。

所以,爸媽們,忍忍~

如果實在忍不了,就在家裡專門開闢出一個小地方,讓寶寶隨便折騰,定期清理就可以了。

畢竟孩子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才是更重要的嘛!

大小決定,給娃自己做

然而,為娃操心已經成了刻在我們骨子裡的本能。

亦舒說過“喜歡一個人,就總覺著他是天底下最笨的,處處都要人操心”。

但是,我們都不希望娃長成一個沒主見的人,獨立做決定的能力是要從小培養的。

馬伊琍曾分享過大女兒打耳洞的故事:

10歲的愛馬想打耳洞,馬伊覺得現在打太早了,而且自己穿完耳洞一直反覆發炎。

但馬伊琍並沒立刻阻止愛馬,而是打電話給醫生。

醫生說:“耳洞發炎極易遺傳,一打才會發病,沒有治療辦法,屬於良性腫瘤,建議不打。”

馬伊琍便把醫生的話告訴女兒,讓女兒自己考慮清楚再做決定,愛馬想了想後最終放棄打耳洞。

天真懵懂的娃們,總是有那麼多 “無理”的要求,小學打耳洞、染髮、大冷天非要露腿……

與其,我們嚴令禁止,最後只會鬧得雞飛狗跳。不如講清利害,讓孩子自己做決定,自己承擔後果。

李開復曾說,在他個人成長過程中,有一件事意義重大,就是四歲時他決定不要讀幼兒園而去讀小學。

他的父母答應只要考得上,就讓他讀,最後他考上了。

這是他人生第一個重要的決定,他因此意識到自己不是父母的附庸品,而是一個有決策權力的人。

之前一直在想,為啥我們總是為娃操不完的心呢?

是不是,我們不知不覺總是用成年人的速度去衡量孩子?

有很大一部分沒時間觀念的孩子,是大人不恰當的時間觀念製造出來的。

Allen老師覺得,真正優秀的娃,一定不是家長操心操出來的,而是“忍”出來的。

畢竟,一隻風箏能不能飛向高處,全看放風箏的人願不願意松線。

13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貴人語遲的說法正確嗎?怎麼樣才能讓小孩子早點學會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