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的坐月子,指的是婦女產後一個月的身體調理時間。
傳統中醫認為,產婦生完小孩後氣血虧虛,所以此時需要好好的調養身體,否則不僅容易被外邪侵犯,還可能因此在日後留下病根。
不過從另一方面來講,婦女朋友經過懷胎十月生產之後,體內重建,此刻也正是女性朋友整頓健康的好時機!
坐好月子,養一輩子
產後根據產婦復原的狀況,可分做3大階段來看,分別是:去瘀生新期、補養氣血期,以及補養肝腎期。若坐月子期間把握好3大階段,補養得宜,不但有助於身體臟腑機能順利修復,更能有效調理體質,讓體質比產前更理想。
值得一提的是自然流產、人工流產、早產和自然生產、剖腹生產一樣都要坐月子,只是時間長短有差別,早產和自然生產、剖腹生產的產婦,坐月子時間最好能達到45到60天,自然流產、人工流產的產婦應休息調養約21天至30天。
第1階段——去瘀生新期
去瘀生新期:善用生化湯幫助惡露排出,自然產、剖腹產大不同
產後初期在調理上,主要目標是幫助惡露排出,以利於新血的產生。若產婦惡露未排盡就開始進補,恐將使體內產生壅滯的情況,甚至會導致腹痛發生。因此,在此時期中醫常選用的方劑為生化湯,生化湯的作用為促進子宮收縮(幫助惡露排出)及乳汁分泌。
至於生化湯應該喝多久?一般來說每個人需服用的天數不盡相同。一般自然產的產婦多建議在產後第3天后可開始服用,並連續服用5-7天;倘若西醫師同時有開立子宮收縮藥物的話,則需減量服用。
剖腹產的產婦則是需等排氣後再開始服用為佳,由於剖腹產的過程中醫師會將部分血塊清除,因此大約喝3-5天即可。不過,上述天數僅供參考,詳細情形還是要看每人惡露的排出情況去做調整。
自然流產、人工流產或早產後,喝生化湯調理10-15天,可使子宮化瘀血、生新血之外,還能預防流產後引起的月經不調。
第2階段——補養氣血期
補養氣血期:經典古方五紅湯,消除產後疲勞、減輕水腫不適
等到惡露排盡過後,則進入為期15-30天左右的補養氣血期。此期的目的主要是補足生產過程中所消耗的氣血,由於產後的脾胃功能會較差,因此不建議產婦吃的太滋膩,以免消化不良。
臨床常選用經典古方五紅湯去做調理,如此一來,不僅可以消除產後的疲勞感,也能夠調整身體的水液分佈,減輕產後水腫的情形。
此湯中,紅棗養脾補益氣血;枸杞補腎益精,養肝明目,補血安神,生津止渴,潤肺止咳;花生連紅衣一起與紅棗配合使用,既可補虛,又能止血,提升血小板;紅豆被李時珍稱為“心之谷”,赤入心,形似腎,可清心養神,健脾益腎;紅糖益氣補血、健脾暖胃、緩中止痛、活血化淤,能恢復正氣,提高機體免疫力,並有助改善貧血。
第3階段——補養肝腎期
補養肝腎期:來點桑葚雪蓮阿膠膏,杜絕產後腰痠、掉髮
月子後期至產後半年內,是體內修復的黃金時期,以補益肝腎為主。中醫認為「肝主筋、腎主骨」,由於產後肝腎之氣較為虧虛,故容易導致腰痠或骨節痠痛的情形發生。這也是為什麼臨床會發現,無論是自然產或剖腹產的產婦,都可能會有產後腰痠不適感的原因。
此外,由於「腎之華在發」,不少產婦在產後也容易會有掉髮的困擾。因此,中醫師提醒,想要避免上述問題發生,產後做好補肝血、充腎氣的調理相當重要。一般建議此時可用膏方調理。
同時搭配一些輕度的經絡伸展,除了能緩解身體痠痛以外,還可輔助減少產後嚴重掉髮,對於有意再生產的婦女,也能夠幫助身體培養日後良好的孕育環境。
哺泉小叮嚀
坐月子期間,最重要的是,由於產後子宮韌帶會較鬆弛,若尚在未恢復的情況下持續搬重物,恐將會導致日後子宮脫垂的情況發生。因此哺泉哺育指導特別叮嚀產婦,產後切記勿搬重物,以免造成後遺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