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媽媽,今天上的課太難了!而且我們老師上課講話太快,我聽不懂"

"天氣太熱一直流汗,我受不了了!"

"今天我同桌真的很討厭,他偷偷把我的橡皮擦藏起來了,害我一直找不到,不想再跟他玩了"

……

很多家長都會注意到,自己孩子很喜歡"吐槽",每次出門回家就抱怨這個抱怨那個的,

"話嘮,愛吐槽"成為了家長對孩子的印象,甚至還幫孩子"貼標籤"。

前幾天朋友小安就和我說了這個問題,她說自己孩子每次回家都抱怨不停,不是吐槽這個就是吐槽那個,甚至讓她覺得自己孩子是"吐槽挑剔病"。

其實孩子在小的時候,腦發育並不完全,這讓孩子的情緒管理能力也稍微弱了點,他們只能通過語言來直接表達自己的想法。所以說,孩子"愛吐槽"是一個正常現象,家長不必太過擔心,只要在這個過程中,家長能夠正確引導孩子就好了。

在此我推薦家長當好孩子的"情緒容器",幫助孩子調整好情緒。

什麼是情緒容器?

英國精神分析學家威爾弗雷德﹒比昂曾對人類如何習得情緒調節的能力做過獨到的闡釋。在實驗觀察中,比昂發現嬰兒剛出生時是沒有調節情緒的能力的,他們會通過哭鬧、蹬腳等行為來發洩自己的情緒。

但是在實驗觀察中,比昂發現,如果父母能夠接受孩子的情緒,去引導孩子、傾聽理解孩子的情緒,漸漸地孩子會學會調節和容納自己的情緒,獲得認識情緒體驗的能力,這種能力是孩子先前不曾具備的。

比昂將父母容納情緒的能力比作一個容器,容器體積如果越大,容器的內部越空,幫助孩子調節情緒的能力就越強。而如果父母容器體積越小,容器內部自帶的未經處理的情緒越多,就越不可能承接和調節孩子的情緒。

通過比昂的實驗,我們可以知道孩子情緒的疏解是需要靠父母的,有了家長的引導,孩子才能夠更加健康發展,那我們就要思考,要如何做好這個"情緒容器"呢?

家長如何充當孩子的"情緒容器"?傾聽和理解

我們知道,傾聽和理解對於一個人心理健康有多麼重要。

就算再成功的人,他也需要別人的理解,通過向別人傾訴來緩解內心的鬱悶苦楚,才能使身心健康發展。

相信每個人都有遇到過,有什麼事情憋在心裡不好受的情況,特別想要找人傾訴,大人都會遇到這樣情況,更不要說思維能力等都還不足的孩子。所以說,傾聽對於我們來說是很重要的。

1. 傾聽對於孩子的成長來說,有非常大的作用:

(1)傾聽能緩解孩子的壓力。

傾聽的第一步是做到放下偏見,讓孩子暢快地內心的話都說出來。

有時候家長無法做飯"完全傾聽",會不自覺地篩選孩子的"情緒",選擇想聽的內容。

比如孩子在學校和其它同學發生矛盾,一身苦楚回家想和家長訴說,當卻被一句"每天那麼多話,快點回房間看書!"給壓回去。

如果家長能夠傾聽孩子的苦楚,疏解孩子內心的情緒,會給孩子莫大的安慰,也能減輕孩子身上的壓力。

(2)傾聽也能拉進孩子與家長的距離。

家長越批評,越不在意孩子的情緒,最後只會讓孩子跟家長的距離越來越遠。通過傾聽,我們不僅能了解到孩子內心的不同想法、能了解他對事對人的看法、處理問題的能力等的資訊,還能讓孩子更加信賴我們,在每一次遇到問題時,會想到還有家長在他背後,拉進我們間的距離。

溝通非常重要,但是溝通的前提卻是傾聽,所以說,傾聽是家長和孩子相處的重要前提之一。

2.如何做到有效傾聽呢?

為了做到有效的傾聽,家長首先要學會"認真"。

我曾看過一個現象,就是孩子在和爸媽說話時,家長都是很敷衍地邊做自己的事情,邊"哦、嗯",在聽孩子講話的過程中,還時常走神,導致孩子講著講著就是去興趣,自己離開了。

這樣做不僅效果不好,還會讓孩子覺得你很敷衍,對他不夠重視。

放下手上的活,認真傾聽孩子的苦惱和吐槽,讓孩子感受到你的在意。

做好傾聽的第二步是"容納",包容孩子在吐槽時的一切心情,不去指責他,讓孩子把情緒發洩出來。在這一步,家長也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

做好傾聽的第三步是"迴應",在傾聽的過程中,給予孩子多多少少的資訊傳達,比如對著孩子點頭示意,或是邊看著孩子邊"啊……哦……這樣啊"等等,給予孩子迴應。

傾聽在孩子的成長中是非常重要的,家長需要特別重視,也要學會做好傾聽這個工作。

引導

在做孩子的"情緒容器"時,除了要傾聽和理解孩子,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步驟就是要對孩子進行反饋和引導,讓孩子通過家長的反饋,擺正心態,積極勇敢面對困難。

1. 引導並非說教。

很多家長都會有一個誤會,就是把教育當成"說教",引導也如此。

很多時候在孩子遇到困難或是其它問題時,本來鼓勵的話,到口中都會變成說教。

我曾遇到過一次,尼莫的朋友小晨在一次小測中考了90分,拿了全班第一名,很開心地回到家裡把開心分享給媽媽時,媽媽卻回了一句"上次不是還有95分嗎?跟你說不要開心得太早……你這被扣的分,還是上次錯題的同類型"。孩子一瞬間就頹廢了,滿心裡的喜悅全被媽媽打回去。

不用把"說教"用在孩子教育的每一步上。

2. 讓孩子主動思考

引導是通過"引"和"導"兩個步驟。在"引"上面,我們可以在孩子吐槽之後問孩子"你覺得這件事情是誰做錯了呢?那你覺得他以後應該怎麼做比較好?"通過引導孩子自己思考來讓孩子的情緒得到抒發和控制。

第二步的"導",是在"引"的基礎上進行的,在孩子回答完之後,可以適當點評孩子的回答,比如肯定地說"對,寶寶真棒,在遇到這種問題時,我們就應該……",在孩子說得不好時,我們可以舉例子反問他,如果別人對他做這種事情,他會開心嗎?然後再接著告訴他要如何做。

孩子經常"吐槽"雖然是件小事情,但卻能從中反應很多問題,你可以根據他的吐槽知道他在學校的經歷,或是他比較在意什麼東西等。所以,家長要重視起孩子"吐槽"背後提供的資訊。

學會做孩子的"情緒容器",從這兩點開始努力,雖然看似簡單,但是做起來還是有一定的難度的。

希望每一個父母都能做好對孩子的引導,讓孩子的生活身心變得更加健康。

最新評論
  • 讓孩子早點睡的實用妙招,家長必看!
  • 那些內心富足的孩子是怎麼養出來的,家長:我從不對孩子“哭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