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見了熟人、客人甜甜地說一聲:“奶奶、爺爺或叔叔、阿姨好!"這樣的寶寶人見人愛。可偏偏有一些孩子,在家裡有說有笑、非常活潑,見了外人,即便是認識的人也不肯打招呼。甚至被爸爸媽媽督促著,仍金口難開,令父母很尷尬,只好怪孩子:“你怎麼這麼沒禮貌?”

圖片來源於網上 如有侵權 聯絡刪除

一、“閉緊我的小嘴巴

案例:星期天,媽媽帶著4歲的佩佩出去,一上電梯就碰到了幾位鄰居,媽媽熱情地和他們寒喧。此時媽媽暗暗地捏了捏佩佩的小手,示意她招呼叔叔阿姨。佩佩卻兩眼盯著地上,絲毫沒有反應。媽媽忍不住了:“乖,快問叔叔阿姨好!”佩佩緊閉著小嘴,彷彿沒聽見似的。媽媽有些難為情,她弄不明白,女兒活潑外向、伶牙俐齒,跟小朋友玩得也不錯,可為什麼見了長輩不打招呼呢

行為分析:如果需要打招呼的不只是一兩個人,寶寶有可能一時不知道如何應對;或者認為挨個問好很累,而這個行為是為父母做的,不是自己情願的,索性就全免了。這說明寶寶還沒掌握同時和多個人打招呼的技巧,也不懂得見了人要打招呼是禮貌行為。

2歲左右,寶寶的自我意識和自尊心開始萌芽,4歲時,寶寶就已經很有自己的主見了,因此在被父母要求著向他人問候時,自尊心強的孩子會感到很沒面子,產生逆反情緒,以沉默表示抗議。

圖片來源於網上 如有侵權 聯絡刪除

建議:

① 說明打招呼的理由。

寶寶的成長是一個社會化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他們需要學會與人交往。所以,媽媽可以藉助講故事、看圖畫書和在生活中的場景啟發孩子;熟人間打招呼是一種禮儀,表示一個人懂禮貌、有修養,是每個人都應該做的它能使我們成為一個受歡迎的人。而且,打招呼之後,問候的和被問候的人都能感到愉快。

② 了解寶寶的想法。

教子的前提是“知子”。媽媽不妨先問問孩子是怎麼想的,然後告訴他具體怎麼做,比如讓孩子說說在見到的人中喜歡誰,引導其在下一次見面時主動問候這位叔叔阿姨或爺爺奶奶。如果孩子能邁出這可喜的第一步,接下來拓展到一次向兩個人問好、逐漸適應問候更多的人。當然,在這個過程中,媽媽要真誠地做個表率,以自己的熱情感染孩子。

如果出現孩子不願招呼人的局面,以轉移話題的方式代替指令性的語言,引導寶寶開口說些他感興趣的事,才是媽媽明智的做法,因為反覆的提醒和批評可能使大家都面臨更為嚴重的尷尬境地,還容易強化孩子的這種行為。

二、媽媽說我很害羞

案例:每次帶磊磊出去碰見熟人,媽媽就搶先提醒:“快叫奶奶、問爺爺好!” 磊磊則漲紅了臉,依然故我,媽媽不得不以“這孩子害羞”敷衍過去。

行為分析:寶寶對自己的評價依賴於成人,爸爸媽媽說他怎樣,孩子很自然地認為自己就是什麼樣子。相對於外向的孩子,害羞的寶寶往往缺乏自信,而當著孩子的面說他“害羞”,如同給他貼上了標籤,並深深植入其內心,這無疑幫他們為自己的行為找到依據,越發地讓他們迴避和人打招呼。

圖片來源於網上 如有侵權 聯絡刪除

建議:

① 留出一點適應時間。

讓害羞的寶寶開口問好,不能硬來。如果孩子表現得很堅決,父母與其不停地勸說、命令,不如與朋友、同事、鄰居達成一致,不要求孩子稱呼他們。但是,父母和這些熟人碰面時,要表現出應有的熱情和友好,並不厭其煩地

一次次把他們介紹給寶寶,再把寶寶介紹給他們。一段時間之後,孩子將會發自內心地接納他們,並從父母身上學會自己該怎麼做。

② 幫孩子找到突破口。

害羞的寶寶需要較多的嘗試與時間來適應新的環境和外人。在某些場合,孩子也想打招呼,卻又不知道如何開口,這就需要父母慢慢引導,幫他們尋找方法,找到突破口。比如見到同事,媽媽可以對孩子說:“想想看,她是哪位阿姨?你應該對她說什麼呢?” 引導寶寶說出“阿姨好!” ,如果寶寶說了即便聲音很小,也要及時表揚,並鼓勵他:“媽媽相信你下次問阿姨好的時候聲音一定會比這次大,對不對?” 以此給孩子增強信心。

三、“這個叔叔好可怕”

案例:高高大大、有一雙鼓鼓的“魚眼晴”的羅叔叔是琳琳爸爸的同學,那天他到家裡來,琳琳看了他一眼就撲向媽媽懷裡,更別說打招呼了。爸爸納悶:琳琳見人通常打招呼,為什麼對羅叔叔會這樣?

行為分析:寶寶很單純,喜歡和不喜歡一個人僅僅靠直覺,如果哪位叔叔阿姨體態剽悍、面相不善或粗門大嗓,往往令寶寶望而生畏,避之唯恐不及,哪還會問好?

圖片來源於網上 如有侵權 聯絡刪除

建議:

① 暫時迴避。

對於像琳琳這樣的寶寶,父母不妨先帶孩子接觸那些和藹可親、喜歡小孩、長相比較和善的人,這些人能給孩子安全感。等孩子大ー些,再引導他結識更多的人,包括長相特殊甚至比較醜的人,和他們打招呼。如果可能媽媽不妨事先透露給寶寶,他將見到的人的相貌、特點,順便告訴他這位叔叔或阿姨心地特別善良、非常喜歡小孩、很會講故事等等,打消寶寶的顧慮讓寶寶產生親近感。

② 從點頭開始。

假如你的寶寶特別不願意開口,那就另闢蹊徑。告訴孩子,社交性問好的形式有很多,友好地看著對方的眼睛、微笑、握手、寒喧等等都行。你可以鼓勵寶寶先選擇最簡單的方式:點頭。如果寶寶做了,一定要表揚:“你會跟別人點頭了,媽媽真為你高興。點頭也是向別人問好的一種方式,以後長大了,寶寶還能學會其他的方式呢!

見面打招呼是一種社會性行為,社會性行為不像吃飯、睡覺等是天生獲得的行為,它必須經過學習。父母的熟人、朋友對於寶Bora說,可能就是個隨生人或不熟悉的人,跟不熟悉的人打招呼是需要勇氣的。作為父母,當我們的寶寶還沒有學會真正意義上的社會行為時,我們所要做的最有效的事情就是以身作則做寶寶行為的榜樣,做給孩子看,在各種場合應該怎樣行動。可能,即使看見父母的做法,寶寶也不能把它立刻反映在自己的行為中,父母還需要耐心地等待。不要忘了,寶寶在用自己的眼晴時刻觀察著這個世界。

88
最新評論
  • 讓孩子早點睡的實用妙招,家長必看!
  • 遇到挫折就放棄怎麼辦?只需5招!讓孩子擁有迎難而上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