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懂事的孩子讓人欣慰?別天真了,他們只不過是父母教出來的“傀儡”罷了

鄰居小張今年30歲,在大家眼裡是個不錯的小夥,不僅孝順爹媽,對街坊都挺客氣的,大家有什麼事找他幫忙,小張絕不推脫,而且他也從不跟人吵架,那是出了名的好脾氣。

可是,誰曾想到這樣一個“好好先生”,卻突然把自己的家給砸了,父母和鄰居們都看傻了,以為小張發神經了。

看似毫無徵兆,其實一切都是有跡可尋。

小張從小在父母的教導下,一直就是個懂事的孩子,從沒有讓爸媽操過心。

小的時候,小張對鋼琴情有獨鍾,但父母認為練琴會耽誤學業,所以就禁止小張練琴,小張為了不讓父母擔心,從此只能把對鋼琴的熱愛埋藏在心裡。

中學時,小張對地理挺感興趣的,所以選學科的時候,小張準備選地理這一科,可父母覺得學地理沒前途,於是讓小張改選物理。

小張也沒說什麼,也許他認為父母是為他好。

高考時,小張考中了省裡一所重點大學,本想選擇計算機專業,可是他父母卻覺得計算機不好,讓他報“會計”專業,說是以後可以找個好工作,而且會計這個行業是越老越吃香,不像其它行業,人老了公司就不要了。

小張一始既往的聽父母的,在我的印象中,小張所走過的路,都是父母一步一步幫他鋪好的。

可是,他父母也沒想到,工作多年,小張依然是公司裡面一個小職員而已,並且每每有升職的機會都輪不到小張,這跟當初小張父母的設想那是天差地別。

後來才知道,公司不是沒給小張機會,而是每次有機會時,小張都不懂得把握,最後只能眼睜睜的看著機會被別人搶走。

小張的父母當然也知道這事,所以也訓過小張好幾次,說小張太懦弱了,不會跟別人爭。

對於父母的訓話,小張依然是逆來順受,一句話都沒有哼過。

可是這一次,小張終於爆發了。原因是父母給小張安排了一門親事,小張打心底裡不喜歡,可在父母的百般干預下,小張也只好把女方娶回家。

誰想到,剛辦完喜事還沒幾天,小張就突然跟媳婦大吵了起來,並且把家裡的所有東西都砸得稀巴爛。

這一砸,砸出了壓在小張心裡30年的怒火。說實話,小張這個人還挺聰明的,如果不是一直以來父母總是在干預小張的事,或許以小張的能力,他的作為遠不止如此。

有時候,父母為孩子安排好的路並不一定是康莊大道,也有可能是無盡深淵。

懂事的孩子總讓人心疼,他們太在意別人的感受,而把自己給弄丟了

心理學家武志紅說過,人只有為自己活著的時候,才是最有力量的時候。

換句話說,為別人而活的人生,彷彿傀儡一般,毫無意義可言。

小張的父母親手將自己的孩子教得這麼“懂事”,以至於他一直以來完全忽略了自己內心的真實感受,只為讓父母開心。

是他們一手將孩子變成這樣的,到頭來還要責怪孩子太懦弱,不懂得與人爭,這豈不可笑?

最失敗的父母莫過於教出一個懂事的孩子。縱觀人類歷史,我們可以發現一個現象:那些小時候越乖、越懂事的孩子,長大後越是一事無成。

孩子懂事的背後,可能要以犧牲自我為提前。懂事的孩子總是太在意別人的感受,以至於漸漸的迷失了自我。

懂事的孩子還可能會遭受到更多的不公平。有這樣一個選擇題,一起來看一下:

假設你必須要打一個人幾拳,你才能活命,你會選擇打誰?

A:老好人,心地善良,待人溫和。

B:地痞惡霸,睚眥必報,心胸狹窄。

我相信不用說,大家都會選擇吧?如果你打了惡霸,肯定會被報復,但你打了老好人,他可能會忍氣吞聲,忍一忍就過去了。

小時候越乖、越懂事的孩子,長大後成為老好人的可能性就越大,這就意味著要承受很多的不公平對待,說白了就是會成為很多人欺負的物件。

此外,越乖越懂事的孩子還有一個弊端,那就是越容易抑鬱。

來看看心理學上怎麼分析這個問題:

人都是渴望被肯定的,而對於孩子來講,乖巧和懂事就是獲得別人肯定的最好途徑,可是乖巧和懂事的背後,也意味著要自我壓抑,把內心的真實感受藏起來。

久而久之,便會失去自我。但是人活著就是為了實現自我的價值,可是要實現自我價值就必須做真實的自己,而做真實的自己又無法被認可,這就會產生矛盾。

這種矛盾隨著孩子的長大,會無限被放大,到了一個臨界點就會徹底爆發。

因此,我們也就能理解,為什麼脾氣這麼好的小張會突然間把家裡的東西都給砸了,那是壓抑了很多年情緒。

一件小事,或者一句話,都能成為抑鬱情緒爆發的導火線。

所以說,大家眼中乖巧懂事的孩子,可能也只是教育失敗之下的產物而已。

綜上所述,那是不是就說明了孩子只要乖巧懂事,就不是一件好事呢?

當然不是。

讓孩子做回自己,是不是就要完全按照孩子的願意來做呢?

也並非如此。

育兒路上,父母應該做一盞明燈,而非“牽路繩”

孩子的乖巧懂事並非是壞事,但是必須要建立在能夠維護自己的利益的基礎之上。

打個比如,哥哥和弟弟在一塊玩,哥哥手裡有一個玩具,弟弟也很喜歡,就想讓哥哥給他玩,可是哥哥也要玩,所以打心底裡是不想讓出這個玩具的。

這時媽媽過來了,就跟哥哥說,做哥哥的要讓著弟弟,這樣才懂事。結果哥哥為了成為媽媽眼中那個“懂事的孩子”,只能忍痛割愛,把玩具讓給弟弟玩。

像這種情況下的乖巧懂事,那是不提倡的。

換另一個提前,弟弟想玩哥哥手裡的玩具,而哥哥其實並不太喜歡手裡的這個玩具,或者說沒有那麼在意手裡的這個玩具,那便可以把玩具讓給弟弟玩。

這種乖巧懂事是不傷害哥哥自身的利益,是可以被提倡的。

回到開頭講到的小張這裡,小時候對鋼琴感興趣,父母就偏不讓他學,想報地理,父母就讓他報物理,想學計算機,結果父母讓他報會計。

而小張為了讓父母高興,只好接受安排,在完全違背了他的初衷,在傷害到自身的利益之下,所展現出來的這種乖巧懂事,是不能被提倡的。

父母只有教會孩子在合理的範圍之內,敢於去爭取自己想要的東西,孩子才能成長為一個有目標、有追求的人,這樣的孩子長大後也必定會幸福。

不知大家是否注意到上面這段話的用詞,有一個詞特別要提及,那就是“合理範圍”內。

如果孩子想要的東西不要合理範圍內,甚至可以說是無理取鬧,那當然就不能由著孩子的性子來。

比如,同樣是弟弟想要玩哥哥手裡的玩具,但是哥哥不肯,弟弟就開始鬧,這個時候媽媽走過來,指責哥哥不懂事,不會讓著弟弟,甚至還親自上手幫弟弟把玩具從哥哥手裡搶過來,這樣做法就是錯誤的。

哥哥不肯分享玩具,弟弟還硬鬧著要玩,這個就是不合理的範圍。

另外,像一些觸及到德道底線以及法律底線的要求,也統統屬於不合理範圍。

育兒路上,父母應該做一盞明燈,孩子走到哪裡,燈便照到哪裡。千萬不要搞錯順序,並非人隨燈走,而是孩子所踏足之處,明燈便能即刻而至。

好爸寄語:

一個不懂為自己爭取利益的孩子不是好孩子,毫無原則的“乖巧懂事”也只是大人們為了能減少一些麻煩所想出來的讚美詞而已。

父母千萬不要用自己的意願去左右孩子的路,讓孩子自己去選擇,就算是摔得到處都是傷,他們打心底也是高興的。

而過程中,做父母的只要確保孩子是安全的就行了,其它的交給孩子,他們比你想象中的更有本事……

7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時代的一粒灰,讓孩子無法承受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