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父母的那一輩,因為從小過慣了苦日子,自然而然的養成了過分節儉和哭窮的習慣。我不知道你是否有過這種經歷,但是我卻有著最典型的哭窮的父母。
現在我和母親在一起也會經常聊起以前我小時候的事情,我對我的媽媽說:我曾經特別羨慕別人家的孩子手裡的一把小水槍,可是我從來沒有過。其實我並不責怪我的母親,但是我卻實實在在的沒有辦法彌補那些我失去的童年。
現在我有了孩子,我從不會讓孩子羨慕其他孩子擁有的東西,因為這些東西,我已經給了他,我害怕他再次體會我曾經過過的童年。
我也曾經開玩笑的和母親說:你看,我都沒有童年,因為我從來沒有同齡人有的玩具。母親接過話頭:就是現在時間倒流,我仍然不會買給你。我看著母親笑笑,這個話我是相信的,這麼多年母親從沒變過,但是我慶幸的是幸虧母親只有我一個孩子,我沒有同胞會體會我當年的不堪與痛苦。
前天弟媳帶著孩子來我家做客,我便帶著孩子去孩子王玩兒,與我家孩子的調皮搗蛋不同的是,孩子跟著我有些怯怯的,到了孩子王也不買東西,只拿了一個優酪乳。我不解的看著孩子,我以為是孩子比較認生,在我細語勸說下,孩子才小聲的告訴我說:媽媽說了,不能亂花錢,我家沒錢。我一時有些語塞。孩子又讓我不可避免的想到了我自己小的時候,那個經常告訴我沒有錢的童年。
家長有哪些對孩子哭窮的行為1. 不給孩子買玩具。不是看不見孩子看著其他孩子手裡的玩具羨慕的簡直要流口水的樣子,只是因為家長認為這些是沒用的東西,便用一句“有什麼用”草草的打發了孩子。
2. 不支援孩子的興趣。也許你的孩子喜歡彈琴,也許你的孩子喜歡畫畫。可是你認為沒有用,你認為學這些東西出人頭地太難了,然後你對著孩子滿含期待的眼睛說了一句“竟想些沒用的,家裡又沒有錢”便將孩子的眼睛裡面的火種澆滅。
3. 對孩子說沒錢。不允許孩子買玩具,買課外讀物,不允許孩子報興趣班學特長,不允許孩子喜歡漂亮的衣服有自己的課外生活,所有的一切的理由,都是一句沒有錢。
這就是伴隨著當代中國人甚至現代很多孩子也在經受著的哭窮式教育,這些父母也許是真的貧困,也許住著洋房開著轎車,可是他們對於自己的孩子卻比對自己吝嗇的多。
家長“哭窮”,拒絕孩子想法,有什麼影響?李健被成為音樂詩人,他用優美浪漫的歌詞訴說心中的輾轉柔腸,我們知道的是他清華大學的理工科學霸,但是我們更加熟悉的卻是通過他傳達著至善至美的音樂。
李健與音樂結緣於初中的時候,在那個整個社會都處於艱苦的時代,音樂是不折不扣的奢侈品,可是為了支援李健的興趣和夢想,他的父親咬牙用了一個一個月的工資買了一把吉他送給他。
李健的父親用行動鼓勵李健勇敢的追求的自己的夢想,也用行動告訴自己的兒子,在自己的心中李健是最棒的,值得最好的一切。
也正是父親對自己的支援,鼓舞著李健在音樂的道路上不斷前行。當我們聽到李健的歌時,就會發現,他的歌曲中充滿著人情的讚美,對人間大愛的歌頌。
家庭的貧困是客觀的,更是一時的,但是作為家長不應該用物質的窮圍成一張網套住孩子的們的心靈。
1. 哭窮使孩子變得自卑。父母對孩子的哭窮教育是造成孩子的自卑的罪魁禍首。讓孩子在別的孩子面前低人一等,抬不起頭來。當孩子羨慕的看著別人手中的玩具時,而別的孩子不給孩子玩兒甚至說讓你媽媽給你買的時候,孩子的心中的苦澀除了他本人誰都不能體會。
2. 哭窮使孩子變得心窮。物質上的窮是一時的,可是心窮卻是作為一種負面品質跟隨孩子一杯一輩子的。心窮的人,將被這種品質限制住一生的格局和眼界。
最近泰國的一位母親火了,火的原因就是她教育孩子的方式。她的家庭非常貧困,她就是靠擺攤賺錢養活孩子的,但是她卻從沒有和孩子哭過窮,當孩子想要什麼東西的時候,她教育孩子自己賺錢來買需要的東西,在孩子小小的年紀,跟著媽媽學會做冰棒,賣冰棒,切菠蘿,然後將賺到的錢買了自己的需要的東西。
這也是一個貧困家庭的孩子,也是一個物質條件不豐富的家庭孩子,可是她的母親卻沒有因為家庭的貧窮讓孩子的變得心窮。
一個家庭父母對待生活的態度,才決定著孩子的內心是否富足,他們既不會對孩子哭窮也不會給孩子奢侈的物質生活。
那些內心富足的孩子是怎麼養出來的?1.樹立正確的消費觀,金錢觀。告訴孩子家庭正常的消費狀況,不支援孩子過度消費,但是也會給孩子適度的零用錢,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消費觀。
2.只有父母的內心富足,孩子的內心才會富足。無論到什麼時候,父母永遠是孩子首位也是最後一位教師,他父母教導孩子的東西將會伴隨著孩子的終生。
3.支援孩子的興趣,給予孩子信任和愛。對於孩子的興趣和愛好,父母應該沒有條件支援的。這樣無條件的愛才能給孩子強大的安全感和信任感。
在這裡也提醒大家,哭窮並不是教育孩子的好方法,這種教育方法產生的副作用是會影響孩子終生的。真正的內心的富足才是父母能給予孩子的最好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