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秋冬以來,全國多地疫情抬頭,零星病例頻發,最近,在大連金普新區的一對年輕父母和年僅三個月大的女兒也被確診感染新冠肺炎。

確診當晚,一家三口被轉送到大連市第六人民醫院。因為孩子太小,無法對其像成人一樣進行醫治,於是專家們就想出了一個特別的方法——母親吃中藥,母乳餵養嬰兒,結果還真奏效了。

入院不久女嬰就退燒了。元旦期間,專家組醫生為女嬰和她的媽媽又進行了一次全面檢查。檢查結果顯示,女嬰和她的媽媽體內都已經形成抗體,兩人核酸檢測第一次轉為陰性。

我們知道,母乳中含有豐富的營養以及免疫活性物質,能夠促進寶寶免疫系統的成熟,也有利於其自愈,那是不是孩子是靠自己的免疫力自愈的呢?

患兒透過吸吮乳汁來調理疾病,被很多人認為是聽都沒聽過的神操作,但這一方法自古就有了,屬於中醫的傳統療法之一,叫做“釀乳”,俗稱“過奶”,歷代醫書都有記載,民間也在廣為使用。

據文獻記載,名醫華佗就用過這個方法。

東陽縣有個叫陳叔山的人,他兩歲的小兒子得了腹瀉病,吃完奶後就腹瀉,一腹瀉就啼哭,久治不愈,越來越瘦弱。華佗診斷後說:他的母親懷孕時,陽氣生養於體內,未能達到體表,因此乳汁氣虛偏冷,孩子吃奶時也得到了母親的寒氣,所以喝完奶後就會腹瀉。華佗認為,應該主要治療其母,孩子就會慢慢好了。於是就給母親開了“四物女菀丸”(即四物湯),十天後孩子的病就好了。

唐代大醫孫思邈注云∶“四物湯為婦人要藥,有活血通經之功。佗以此法治病,即所云∶‘子有病治其母也。’凡治兒病,藥由母服,方取婦科,法自此始。”

後世醫家用就就更多了,範圍也更廣。隋代巢元方的《諸病源候論》、宋代名醫錢乙的《小兒衛生總微論方》、元代醫家曾世榮的《活幼心書》、明代名醫薛己父子的《保嬰撮要》、清代醫家陳復正的《幼幼整合》等醫書中都有相關論述。

透過母乳給藥為什麼能發揮作用呢?

現代藥理研究證實,母親服藥後,多數西藥,如如止痛藥、鎮靜藥、抗菌素類藥物、抗甲狀腺類藥物均可代謝進入母乳,對小兒產生較大的影響。

那中藥呢?有學者曾經試驗,給乳母口服單味中藥大黃煎劑後,用現代分析手段檢測出乳汁含有大黃素,還有學者給乳母服用黃連素,也在乳汁中檢測出了黃連素樣物質。這些都初步證實了母親服用的藥物可進入母乳,這也是母乳期間忌用藥的原因所在。

但中醫不僅認識到了其不利的方面,更看到了有利一面,於是產生了由母帶藥的“釀乳”治法。

“釀乳”的方式大體有三種:

一:如果孩子症狀較輕,可只給乳母忌口就可以了。

母親忌口,就能讓乳汁變得平和,孩子就能不藥而癒。當然母親除了忌口也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用一些食療方。

二:如果孩子的問題稍微嚴重一些,而且主要是由母乳引起的,比如母體的溼痰、熱毒、火氣等透過乳汁傳給嬰兒導致疾病,就要以調製乳母為主,根據乳母的體質遣方用藥。

華佗用的就是這個方法。大連的這對母子用的應該也是這種方式。

三:如果是以子病為主的,則採用母子同治療法,也就是母親孩子都喝藥,這個藥是依據孩子的病情遣方用藥。

“釀乳”的應用範圍也非常廣,胎寒、胎熱、胎赤、胎怯、胎黃、百醉嗽(生後百日內有痰咳嗽)、吐洩、消化不良、溼疹、上感、蕁麻疹等常見小兒疾病都可以用這一方法調理。

不過這個方法也有侷限性,因為如果要靠患兒吸吮乳汁中的藥物產生療效,那麼乳汁中藥物的濃度就是個關鍵,但影響藥物向乳汁移行的因素有很多,不好控,所以療效也不穩定。

說到這裡,還是要提醒大家,母乳期用藥需在專業中醫師的指導下使用,千萬不可擅自服藥後哺乳。母親患有嚴重疾病或必須服用某些特殊藥物時,不宜採用釀乳法治療。

那麼介紹了這麼半天“釀乳”,又跟我們普通人的日常生活有什麼關聯呢?這也是我想強調的重點——藥可以透過乳汁傳給孩子,病也可以透過乳汁傳給孩子。

母乳是母親氣血所化生,母親體質的偏性就會透過母乳傳給孩子。

有人曾對嬰兒洩瀉病因做過調查,在 0歲~ 1歲哺乳兒中,母病及子佔 42 %,超過任何病因而居本年齡組第一,可見乳母對乳兒影響之大。

所以在孩子多由乳母餵養的古代,歷代醫家都非常重視乳母的選擇,認為乳母應該情志內守、冷暖調節、飲食有節、起居有常,才能安哺乳兒。

尤其在飲食上要忌生冷、肥厚油膩、辛辣香燥、厚味煎炒等偏性較大的食物,要儘量吃得清淡平和才好。

現在常見的一個誤區就是,很多人認為媽媽要下奶,奶裡營養要多,就一定要吃高蛋白食物,於是天天燉豬蹄、雞湯、魚湯,媽媽自己都吃得受不了了,但為了孩子的營養咬著牙還要吃,但是這麼吃下去,媽媽的乳汁就會變得特別濃厚,營養得不得了,但小孩子胃腸功能本來就不足,所以往往承受不了這麼高營養的奶水,於是就會乳食積滯,出現種種病症。所以《幼幼整合》裡才說“奶水清和,方為上品”。

當孩子生病的時候,我們一方面要用小兒推拿來給孩子調理(小兒推拿當然比“釀乳”更給力了),一方面母乳媽媽一定要忌口肉蛋奶水果,如有必要,還要根據自身情況進行食療等方式的調理,只有這樣,孩子的病才能好得徹底。

哺乳媽媽還要很多生活禁忌,包括不要給孩子喝隔夜奶,夏天洗完澡後不要立刻餵奶,情緒不好的時候、酒後、房事後,都不能馬上給孩子哺乳。

另外,當母親患有結核、癲癇、精神病、急性細菌感染性疾病、病毒感染、腫瘤時,應停止哺乳。

再回過來說說這個案例,其實我們很難得知這個孩子到底透過母親乳汁吸收了多少藥,退一步講,也許只有一點點,可就憑這一點點就能讓核酸轉陰嗎?因此我覺得還有一個可能,就是母親透過湯藥的調理,身體的陰陽得到了調節,乳汁也變得平和了,再加上乳汁裡本身就有免疫活性物質,孩子喝到了這樣的乳汁,用自己的免疫力戰勝了病毒,也未可知。

不過無論哪種情況,在這個疫情四伏的時期,都儘量不要讓自己身體的氣血陰陽失去平衡,因為一旦失衡,就會給病毒可乘之機。

因為中醫藥治療之所以能起作用,也在於調的是身體本身的內環境。

就像張伯禮在武漢時用的那個比喻,屋子裡有一堆垃圾,所以招來了很多蚊蟲,如果只是消滅蚊蟲,蚊蟲還會再來,中醫是清垃圾,把體內的垃圾清除了,讓身體內環境變好,機體就能自己調動能量去排除病邪。

所以調整身體內環境,讓機體處於一個最佳的狀態,這種方法就是對治新冠病毒的特效藥,無論是防病、控病,還是治病、養病,這個方法是所有調理方法的核心。所以說到底,還是要讓自己和家人擁有更健康的生活方式。

這次疫情讓很多人見識到了中醫的神奇,更加認可中醫,信任中醫,這是非常好的事情,而我更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夠了解中醫,遵循中醫之道,用更健康的方式去生活,因為“治未病”才是中醫的精髓所在。

11
  • 讓孩子早點睡的實用妙招,家長必看!
  • 將不良資訊拒之門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