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扮演的家長這一角色能引發各種各樣的討論。但是,這些討論更多的是針對養育過程中出現的實際問題,卻很少提及家長如何與孩子以親密的方式體驗生活,或家長如何與孩子進行交流,因為人們缺乏分析這些問題所需的參考系。
當然,我們都知道,孩子需要與母親、親人或充當家長的監護人建立起情感聯結。這種對愛的需求是一種真實而徹底的需求,在臨床表現上也同樣如此。
儘管如此,卻很少有家長明白這意味著什麼。要知道,孩子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他所得到的關注造就的。只有當孩子與他人產生聯結並進行情感交流時,他才能產生自我意識,才能表達自己的情感,才能在與周圍人的同化或對立中塑造自我。如果聯結與情感交流的數量或品質有所欠缺,孩子就會自我封閉。在這種情況下,孩子成年後會變得害羞、自我封閉、敏感,甚至出現精神問題。而且這還不是全部,現在我們還知道,親子聯結的優劣會促進或降低孩子的學習能力,影響孩子今後的身體健康。
孩子能夠感知一切
嬰兒經常被比作海綿,因為其能感知周遭的情感氛圍,特別是從感知母親的情緒狀態開始,進而感知一切。
這種能力類似於心靈感應,對孩子的生存來說是不可或缺的,因為這種能力可以讓孩子更好地適應他所依賴的人(同時從真正意義上來說,也是手握他生死權力的人)。有關這種天賦的例子不計其數。
例如這個18個月大的孩子,當他和母親在一起的時候,每天要睡18個小時,比同齡孩子的平均睡眠時間要長。但當他和父親在一起時,睡眠時間就縮短了,與同齡孩子的平均睡眠時間一致。後來,父親對孩子的古怪行為做出了解釋:孩子的媽媽患有精神分裂症,而孩子很早就感應到了,也就是說孩子知道媽媽病了,不能跟他進行互動,為了自己的安全考慮,他絕不會去刺激媽媽。
還有克萊爾的例子。這是一位身體殘疾的年輕母親,她的寶寶2個月大。當父親給寶寶換尿布時,他像別的孩子一樣在尿布臺上亂動。而當克萊爾給寶寶換尿布時,寶寶的表現令人震驚:他一動不動,因為他知道不能給媽媽添亂。
最後還有拉尼亞的例子,她家的狗狗去世了。拉尼亞覺得最好向她7歲和5歲大的兩個孩子隱瞞狗狗去世的訊息。幾天後,在她送孩子們上學的途中,她驚訝地發現孩子們竟然在悄悄討論這件事。她不得不豎起耳朵聽他們竊竊私語:孩子們一直以為媽媽還不知道狗狗去世的事,因此他們十分小聲地說話,以免媽媽聽到了會難過。當他們開車經過屠宰場時,孩子們猜測狗狗的屍體也許就在這個離他們家不遠的屠宰場裡。
從上述例子中,我們可以得出什麼結論呢?不要妄想對孩子隱瞞一切。我們總以為我們可以對孩子隱瞞事實,這樣能夠保護孩子。但事實上,我們最好儘可能簡單地告訴孩子我們那些顯而易見的情感和問題,這樣才能讓孩子明白“媽媽有時候會難過”或“爸爸和媽媽在互相生對方的氣”並不是因為他在其中犯了什麼過錯。當孩子親耳聽到父母確認自己的所知所感時,就能夠安心,能夠專注於其他事情——那些與他直接相關的事情。
而如果父母試圖隱瞞,孩子會對他所覺察到的不對勁產生內疚感。因為在孩子的眼中,父母依賴他的程度完全等同於他依賴父母的程度。既然父母要對孩子所有的不適負責,孩子覺得他也應該對父母的所有不適負責。所以他總是會問:“是因為我做錯了嗎?”這種“是我的錯”的感受本能地紮根在孩子的心裡,以至於成年以後也難以甩掉這種負罪感。我們不也一直認為自己要對父母的幸福負責嗎?
然而,孩子不僅僅會認為自己應該對父母的不適負有責任,為了解釋父母為什麼要隱瞞真實感受、對自己發出的疑問撒謊或沉默,他甚至會自己編造父母的苦衷。
比如下面這個有趣的例子:一位懷有2個月身孕的年輕媽媽不想那麼早告訴4歲的大女兒卡羅琳她將要有一個弟弟了。其實這位母親多慮了,因為卡羅琳對家裡的保姆說:“我有一個祕密要告訴你,我媽媽的肚子裡有一個寶寶,但她自己還不知道。”卡羅琳根本不需要媽媽向她宣佈她早就知道的訊息,但是她無法解釋為什麼媽媽對她隻字未提。於是她想出了在她看來唯一合理的原因,那就是媽媽還不知道自己已經懷孕了。
還有另外一種情況,當孩子自己感受到的不適與他被告知的資訊不吻合時,孩子就會感到苦惱:他不得不將自己的感受放到一邊,接受父母告訴他的資訊;或者通過壓抑自己的感受來阻止痛苦的蔓延。這樣一來,孩子不僅與自己的感受割裂了,同時還失去了判斷自己心理健康的能力——一個至關重要的晴雨表——而這種缺失往往會伴隨他的一生。
在義大利導演路易吉·科門奇尼的電影《愛的世界》中,父親認為妻子的去世可能會對小兒子造成比對大兒子更深的負面影響,因此他讓年滿10歲的大兒子安德烈不要將此事告訴6歲的弟弟米洛。
為了履行對父親的承諾,安德烈不能流露出悲傷,只得把失去母親的痛苦悶在心裡,每天假裝心情愉快地玩耍,保護弟弟不受傷害。但是,不能說出真相的痛苦以及母親去世帶來的絕望使他對父親的感情越來越淡漠,因為在他看來,偏心的父親把所有的溫情都轉移到了米洛身上而疏遠了他。
而米洛早已明白母親不會回來了,他獨佔著父親的關愛,甚至為了阻撓安德烈與父親和解而故意讓自己病倒。
直到安德烈不幸摔斷脊柱即將失去生命,父親才恍然大悟,對大兒子敞開心扉。在生命的最後一刻,安德烈在母親的肖像下,終於聽到心碎的父親對他說:“你是任何一個父親都渴望擁有的兒子。”
孩子能夠模仿一切——見其子而知其父
我們的孩子會模仿我們的一切行為。這並不奇怪,因為孩子就是通過模仿來學習的,這種學習是經常的、重複的。反過來,一個孩子的行為尤其能暴露他父母的行為。
比如這個上幼兒園的小男孩在午睡時總是用布蓋住頭,園長擔心孩子會把自己悶死,讓他別再這麼做了。直到後來園長才明白,原來孩子的母親在家就是這麼哄他睡覺的,難怪孩子不能理解園長為什麼要批評他的這種行為。
此外,這個小男孩還會咬他的幼兒園同學,他的母親感到十分困擾。直到後來她才意識到自己在擁抱兒子的時候也經常會輕輕地咬他。所以說,小男孩只是在試圖複製這種表達感情的動作,不過還不知道應該控制輕重。
還有這個名叫科萊特的3歲小女孩,每當父親詢問她某件事的時候,她都會嚴厲地批評他:“你應該說‘請,科萊特’。”她的父親認為女兒的態度很是無禮。其實這是因為當她想要某樣東西時,周圍人總要求她說這句話,所以她也一字不差地複述。
因此,當孩子的態度出現問題時,我們首先要檢查我們自己的行為,因為十有八九,孩子的行為源於我們的行為,而不是因為他懷有惡意或本性如此。一些家長會反駁說,他們某個孩子的行為與兄弟姐妹完全不同,這就不能把責任歸咎到家長身上了吧,畢竟所有孩子得到的教育都是一樣的。事實上,儘管父母確實想要以同樣的教育觀念來養育每一個子女,但事實上他們根本無法做到用完全相同的方式養育所有的孩子。因為每一個孩子出生時,父母都處於不同的精神狀態,每個孩子都會在父母身上引起特殊的情感。父母傳遞給每個孩子的訊號都是獨一無二,只屬於這個孩子的,這就解釋了為什麼一個家庭中的兄弟姐妹對同一件事情的反應總是不盡相同。
孩子服從一切孩子天生就是順從的。但這一點可能很難被認同,因為孩子總會被貼上“不聽話”和“叛逆”的標籤,父母只能忍受或抱怨孩子。
然而,孩子之所以會積極配合父母,原因在於他覺得父母的情緒就是命令。因此,如果孩子表現出了令人不安的行為,父母最好審視一下自己的恐懼和無意識的慾望,因為很有可能孩子只是在迴應你的情緒。這種情況經常反映在孩子的睡眠上,孩子的身體沒有任何問題,卻經常出現睡眠障礙。
雅德抱怨她9個月大的女兒佐伊每晚會吵醒她三次,一開始她很反感,想不通為什麼女兒會樂此不疲地折磨她。經過反思後,雅德意識到,自己總是對突發性嬰兒死亡綜合徵感到恐慌,需要在晚上聽到佐伊的哭聲以確認寶寶還活著。因此她的虛假要求,她唯一有意識的要求——佐伊能睡整夜,也能讓自己好好睡上一覺,被她無意識中真正的要求,即佐伊向她證明自己還活著所取代。因此,佐伊只能通過吵醒她來服從她的要求。
熱拉爾迪娜也遇到了同樣的情況,她兩歲半的女兒利亞自出生以來每晚都哭個不停。原來,熱拉爾迪娜的丈夫在利亞出生之前曾心臟病突發,從那時起,熱拉爾迪娜就非常害怕自己的丈夫有一天會死。因此,利亞用哭聲迫使媽媽在晚上多次醒來,以檢查她的丈夫是否還活著。
再舉一個娜塔莎的例子,她每天晚上也會被5歲大的兒子塞德里克吵醒。當被問及晚上醒來有沒有什麼好處時,娜塔莎才意識到,由於自己白天都在工作,只能在晚上保姆走了之後證明自己是個好母親。所以當塞德里克被噩夢嚇醒時,娜塔莎就會安撫兒子好讓他繼續睡覺。儘管身體已非常疲憊,娜塔莎還是迴應著兒子的需求。就是在這個過程中,她產生了一種連自己都沒有意識到的快樂和寬慰,因為這意味著塞德里克即使在晚上都還需要她,她對兒子來說是有用的。所以,為了順從母親,塞德里克選擇用叫醒她的方式來讓娜塔莎確信自己具備身為一個母親所需要的品質。
最後是呂克的故事。呂克每天晚上都會尖聲大叫,當初母親瑪麗娜為了取悅丈夫蒂埃裡,才同意懷的呂克,畢竟蒂埃裡為了讓妻子同意懷第三個孩子,可謂百般糾纏。但是,蒂埃裡越為呂克的出生感到非常高興,瑪麗娜就越不能習慣和接受這樣的生活鉅變,她的生活才剛剛因為頭兩個孩子長大而勉強輕鬆下來。瑪麗娜對蒂埃裡感到有些不滿,丈夫一整天都在工作,留她獨自一人在家,她當初原本是為了讓丈夫高興才同意做出犧牲,現在蒂埃裡卻不想受到任何影響。因此,呂克要間接幫瑪麗娜懲罰蒂埃裡,他的哭聲吵醒了媽媽的同時也吵醒了爸爸。
孩子會把源自父母的一切都當作最高指示,並千方百計尋找一切跡象,比如父母清楚說過的話,以及他們最不起眼的動作:微笑、往後退了一步或因為緊張產生的抽搐。但孩子無法把握父母說話時的細微差別,或是父母的弦外之音。所以,當父母驚呼“你會跌倒的!”時,傳遞給孩子的效果與命令孩子“倒下!”的效果是相同的,因為孩子能感知到的不是每個詞的含義,而是父母的情緒。因此,孩子會將父母的消極情緒,如恐懼,理解為一個要他失敗的命令,而將父母的積極情緒理解成一個要他成功的命令。
也許在這一點上,我們與孩子並沒有太大的不同。試想一下,你將一個你十分感興趣的計劃透露給了一個親近的人,你會不會因為這個人聽完後持保留態度或熱情高漲而受其影響呢?他可能會讓你猶豫,讓你放棄;或者相反,他會鼓勵你甚至幫助你實現計劃。
而這種影響要乘以100倍,才能接近父母的反應對孩子所產生的影響。因為在孩子眼中,父母是無所不能的巨人,他們有地位、有權力,這使他們在給孩子留下深刻印象的同時又讓孩子害怕,以至於當孩子成年之後都會留下烙印,有時甚至需要心理醫生的介入才能把父母對他的影響降到正常水平。
因此,雖然父母覺得自己對孩子說“我怕你學習不好”是出於好意,但不幸的是,這樣只會害了孩子。很多時候父母的恐懼根本無法證明他們的關心,反而會毀掉孩子成功的機會,推著孩子走向失敗。
50歲的銀行家雷諾講述了一個發生在他身邊的故事。雷諾的兒子利奧成績優異,在巴黎一所最好的高中讀理科畢業班,他和班上成績第一的傑弗裡是最好的朋友。學期末的某一天,雷諾和傑弗裡的父親聊起了他們的孩子未來學業的光明前景,沒想到傑弗裡的父親會驚呼道:“這一切的前提是傑弗裡要通過大學的錄取分數線!”這讓雷諾陷入了極大的困惑。原來,傑弗裡的父親對自己在學生時代沒能考上巴黎綜合工科學校一直耿耿於懷,他甚至覺得自己是如此可憐,以至於他需要感到自己比兒子更優秀才能心裡好受些。傑弗裡的父親內心不願接受兒子比自己做得更好並且超越自己這個事實,因此無意識中會希望兒子在考試中考砸。幾個月後,雷諾得知這位父親的計劃順利“得逞”。儘管傑弗裡拿到了高中畢業文憑,但他在所有名校的入學考試中都失利了。從成績上看,這個結局不合邏輯,但不可否認,它符合孩子的心理邏輯,即任何年齡段的孩子都會順從父母。
還有一個相反的例子,摩納哥王妃格蕾絲·凱利的父親約翰·凱利是一名賽艇愛好者,但他被禁止參加英國亨利皇家賽艇會,因為組織者不想有來自工人階級的參賽者。後來約翰·凱利成了百萬富翁,並教會了兒子小約翰·凱利賽艇,希望他能參加著名的英國亨利皇家賽艇會。小約翰·凱利後來成功加入了皇家賽艇會,並在賽艇大賽中先後兩次贏得冠軍。
父母可以做什麼那麼父母該怎麼辦?承認我們的情緒會影響孩子的成長已經是很大的進步了,但我們卻仍然無法控制自己的消極思想,那麼承認又有什麼用呢?
父母必須表達自己的情緒。首先是因為孩子無論如何都能感知到我們的情緒,包括那些我們以為最好要向孩子隱藏起來的情緒。其次,試圖掩蓋情緒會使自己陷入緊張的狀態,而無法在與孩子相處時感受到快樂。因此,父母必須給自己制定一些規則。
第一條規則就是要努力減少自己的焦慮和不安。家長通常會認為焦慮是一種關愛孩子的表現,因為這是他們育兒經驗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有時焦慮可以有效地向孩子證明父母很在意他,但是家長必須提防這種焦慮對孩子造成的傷害,所以請有所剋制地表達焦慮。
第二條規則就是父母應該對孩子採取積極的態度,注重說一些鼓勵孩子的話。比如“我知道你能行”,這十分有效,在日常生活中就有許多例子可以佐證,比如我們經常會被具有誘惑力的營銷文案所吸引,或者我們總會嘗試用這樣的話語激勵談話物件:“您這麼能幹,我相信您會解決我的問題的。”而不會這樣說:“我想根本就沒有必要拜託您來解決我的問題。”父母巨大的影響力會使這種方法在孩子身上更有成效,孩子從中獲得的力量將使他能夠更好地戰勝困難。
最後,父母保護孩子遠離消極的批評也同樣重要,即使給予批評的人覺得自己是無心冒犯。此外,父母不要開關於孩子外形或性格的玩笑,也不要給孩子起荒誕或貶損的綽號,比如“我的小胖墩”“我的胖娃娃”等。儘管這些玩笑表面上親切,實際上都是包藏著各種詆譭的攻擊,將在孩子心上留下傷痕。
家人對孩子的預言和評價也同樣如此。比如家裡有人喜歡說孩子“長得像路易叔叔”,如果這位叔叔是諾貝爾獎得主,那這句話的確可能會對孩子產生積極的影響;若路易叔叔乃嗜賭成性之徒,那麼這句話就會對孩子產生負面影響。草率地貼標籤和下定義也一樣,比如“她憨得像只豬”“他又宅脾氣又不好”,或者“所有叫妮可的人都很潑辣”,這些都是對孩子的先入為主的偏見,否認了孩子的個性,往往會對孩子產生有害甚至不幸的影響。這也解釋了為什麼有時候孩子患上家族性疾病往往是家人一手造成的。
例如5歲的奧利維爾在某一個夏天得了感冒,奧利維爾家中好幾個成員都患有哮喘,最嚴重的就是他外祖父。外祖父一聽到孫子咳嗽就斷言:“奧利維爾有哮喘!”幸好父親反駁外祖父道:“哪有的事!”否則奧利維爾真的有可能會得哮喘,因為孩子非常容易被暗示的力量所影響。
有時,人們會通過家族遺傳病來解釋孩子的行為。
克里斯汀是一位20歲的年輕女性,她從對家人的觀察中得出了一個結論:為了避免被人懷疑自己患了精神疾病,她最好不要在家裡開玩笑。因為她的母親患有躁鬱症,家人發現她母親在狂躁的初期階段經常說俏皮話。家人的這種解讀對於克里斯汀是非常危險的,因為幽默在其他任何家庭都會被視為優點,在克里斯汀家裡卻被視為讓人不安的因素。對於克里斯汀來說,這種特殊的解讀會增加她患上這種疾病的風險。
為了對孩子採取積極的態度,父母必須更加重視自己作為教育者所需扮演的角色。父母應該明白的是:家長的職責並非彌補孩子的失誤或防止孩子因失敗而吃苦。恰恰相反,父母的職責是要從陪伴孩子的過程中享受到充分的樂趣,這樣才能耐心地教育孩子。同時將自己的價值觀傳遞給他,並讓孩子的性格和品質得到自由的發展和展現,直到他有能力離開父母的庇護。
《母子健康》推薦閱讀:書名:《超越原生家庭的養育》
出版: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
作者簡介:塞西爾·大衛-威爾,法國人,現定居美國。她是記者、作家、母親和祖母。著有《Béguin》《Femme de》《Les prétemdant》等書,同時也是法國新聞週刊《Le point》的專欄作者。本書以父母和父母的困惑為中心,是為父母量身定製的。全面深入剖析原生家庭的影響,幫你從糟糕的童年經歷中抽離出來,使原生家庭的烙印不再影響你養育的選擇。超越原生家庭,成為更好的父母。受到法國的《費加羅報》《女性週刊》《新聞週刊》《回聲報》《觀點報》等多家主流媒體聯袂推薦。
《母子健康》雜誌簡介:《母子健康》雜誌創刊於1992年,由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主管,中日友好醫院主辦。透過嚴謹而感性的編輯團隊,專業並權威的專家顧問,以健康第一的理念,為中國女性提供專業的婦產、兒科等方面的指導及保健,提供全方位的育兒健康新知,關注身心協調發展,將醫學常識融入實際生活,與父母一起共創和諧成長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