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父母會在物質上給孩子足夠的支援,可往往會忽略孩子思想的變化,對許多父母來說,可能並不會意識到與孩子之間正確交流,其實就可以糾正孩子錯誤的思想,讓孩子好好成長。
當然了,這世界上是不乏聰明人的,所以他們和孩子交流的時候所採用的聊天方式,自然也是非常科學的。這其實也就是所謂的精英家庭和普通家庭的區別:交流的方式不同。
普通家庭的“有害”聊天方式到底是怎麼損害孩子的呢?1、敷衍
對許多家長來說,孩子是生命中非常重要的人,可從另一個方面來說,從封建時代流傳到現在的“家長風氣”卻也充斥在廣大的普通家庭中,怎麼回事呢?
相信許多家長都經歷過這樣的情景:孩子問問題,想要跟父母交流,可父母要麼不知道問題如何解決,要麼就是手邊的事情太多太忙,所以敷衍著孩子讓他去問老師,或自己想,更有消極一點的父母,可能直接一個“滾”字就解決了。
這樣用簡短而敷衍的語句搪塞孩子是許多家長都曾經犯過的錯,這樣的交流不能稱作交流,頂多算得上是“問了個好”。
正確做法:在孩子想要和自己交流時,父母應放下自己的身段,不要滿腦子自己是父母孩子是孩子,這樣的“家長主義”跟現代社會提倡的“平等”格格不入,孩子和父母當然也是平等的,在交流的時候,更是應該如此。
如果父母覺得自己是“父母”,養育了兒女,就高他一等,又怎麼會放下姿態跟兒女“打成一片”,從而了解兒女的思想和性格呢?
所以,在與孩子們交流的時候,父母親們千萬記住:保持耐心的傾聽和不時的回答,這樣才能讓孩子知道,你是在乎他的,你對他的問題已經“走心”了。
2、瞎聊
許多家長在外面與人交流的時候,可能會侃侃而談,從天南聊到地北,從阿富汗聊到美利堅,但這樣的聊天諸位家長也知道,大多數時候都不過是吹牛刷存在感罷了。
如果和孩子交流的時候,也採取這樣的態度和方法聊天,恐怕孩子能夠學到的也就只有“吹牛”了。所以,與孩子聊天的時候,也應該要注意方法。
正確方法:在跟孩子聊天的時候,家長們應該注意,無論聊什麼話題,儘量將話題往深層次聊、往孩子感興趣的方面去聊。引導孩子思考問題的本質。
比如孩子問:為什麼不可以吃陌生人的食物?那你就應該引導孩子認識陌生人有可能帶來的危害,然後進一步引導孩子對“食物”進行思考,讓孩子認識到社會潛在的威脅並不是像動畫片裡面表現得,好壞都寫在臉上。
與孩子聊天,不斷地提問孩子,讓他認知到事物的本質,這樣對孩子的獨立思考能力是很好的鍛鍊。掌握前面兩種所說的交流方式,家長們就能夠在與孩子們的交流中游刃有餘了。
當然了,值得注意的是,引導孩子思考這種交流方式需要家長擁有比較好的邏輯思維和知識面,所以,家長們可要好好鍛鍊自己的能力了。
所以,你看,其實養個孩子,除了關心他的衣食住行和思想性格以外,還能夠不斷地充實自己呀!